热点透视: 谁推倒了美国公司的“多米诺骨牌”?
是隔岸观火、幸灾乐祸,还是引以为戒、深刻反省?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剖析丛书将给您圆满的答案
主编: 葛家澍
副主编:常勋、李维安
该套丛书约请了国内顶尖的会计学、经济学专家学者,分别从公司治理、公司文化、审计、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等不同方面与层次,引用大量第一手翔实的材料,对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案件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审视与剖析。本套丛书的两大特色是:语言轻松风趣、大小案例相互穿插,事实与分析交相呼应,不仅不会使你感到枯燥无味,而是引用确切翔实的数据和事实说明真相,分析原因,总结教训,力求使各方面的读者均可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启示,有所裨益。
 |
会计数字游戏——美国十大财务舞弊案例剖析 黄世忠 定价:48.00元 简介 本书通过对世界通信、安然、施乐、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等十大财务舞弊案例的剖析,试图揭示号称拥有全世界最发达、最透明、监管体系最完备的资本市场的美国。为什么证券欺诈和财务舞弊仍层出不穷、屡禁不止? 七大病因: 盈利预期——“狗摇尾巴,还是尾巴摇狗”? 股票期权——激励源泉,还是舞弊动因? 独立董事——明察秋毫,还是明哲保身? 财务总监——会计行家,还是理财高手? 管理咨询——增值服务,还是误入歧途? 会计准则——规则基础,还是原则导向? 独立审计——高尚职业,还是唯利是图? |
 |
注册会计师:经济警察吗? 李若山 定价:20.00元 内容提要 被称之为“经济警察”的注册会计师们在经历了百年的风风雨雨之后,近来在爆炸似的会计丑闻中似乎逐渐从辉煌走向黑暗。从人人向往的崇高职业走向千夫所指的罪人……。 注册会计师们怎么了?他们是不是经济警察?如果是经济警察?他们为什么不好好履行他们的职责?如果不是经济警察,他们又是什么呢?他们在这经济社会中又该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本书以案例加分析的方式,以深入浅出的语言描述了注册会计师是如何在市场经济中发展起来的。他们又是如何练就了能查会审的四大查账招数。他们天生又有哪些致命的“软肋”,最后就是因为这些“软肋”,才如何不幸地落入“安然”公司圈套的。并对社会随之的惩罚进行分析,指出这些惩罚的“公”与“不公”……。 作者力图以简洁、幽默、轻快的笔调来撰写审计中的理论问题,并想通过事件与案例的分析来反映其中深刻的社会经济问题。 当然,有否达到此效果?只有请君一阅了。 |
 |
信息披露:实话实说? 刘峰 定价:26.00元 内容提要 2002年9月,已退休的通用电气董事长、被誉为美国20世纪后50年最伟大的企业家杰克•韦尔奇因为离婚官司曝光其奢侈的退休后福利。针对媒体的质疑,通用电气公司发表声明,认为公司已经披露了韦尔奇的退休后福利。究竟通用电气当时是如何披露韦尔奇的退休后福利的?2003年6月,美国政府正式对Martha Stewart提起诉讼,这一事件的过程如何?它与信息披露有什么关系?安然事件与信息披露之间有什么关系?等等,是本书所介绍和讨论的对象。本书还对美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种类与内容进行了一般性介绍,并试图给出一个解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为什么“弄虚作假”的一般性框架。 |
 |
美国的公司治理:马奇诺防线? 李维安 定价:28.00元 内容提要 世纪之交,各种灾难层出不穷,“9.11”、“安然事件”、“伊拉克战争”、“SARS”等等。所有这些灾难似乎都在昭示,人类的各种制度安排并不尽人意。单就等级制度组织而言,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范围,政府在出问题,各种教派及一些非政府组织挑战政府的权威;公司出问题,市场挑战大公司的治理。尽管股份公司是人类少数几项伟大的制度创造之一,但美国安然等大公司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同样也说明了这一制度的破坏性。美国的公司治理真的就是“马奇诺防线”?本书给我们一些深度启示。 |
 |
美国公司文化:潘多拉的盒子? 薛有志、郗沭平 定价:16.00元 内容提要 美国公司发生的系列财务丑闻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美国公司文化逐步偏离诚信的必然结果,是美国公司文化中股东投机文化、经理机会主义文化、以资本为核心的经营文化、公司成长中的扩张行为、短视的管理文化等腐朽成份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总爆发。正如希腊神话“潘多拉的盒子”中的瘟疫一样,美国公司文化的弊端已暴露无遗,留给人们的惟一东西就是希望。 |
专家点评
诚信是市场和企业的基石。企业违反诚信规则,无异于饮鸩止渴,毁了自己,殃及社会。《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剖析丛书》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件进行了深刻剖析,揭示了造假者贪婪、欺诈的真相和自掘坟墓的下场。希望这套丛书对重塑诚信风尚起到应有的作用。
—— 冯淑萍 教授 财政部部长助理
导致安然等公司崩溃的因素不仅是会计和审计,而且还有更深层次的经济原因。除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外,证券公司、资信评级组织、律师事务所、大众媒体、政府监管和民间自律组织都难辞其咎。政府宏观经济调控部门更应深刻反省。《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剖析丛书》是这方面的生动教材。
——汪建熙 教授 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剖析丛书》证明,经济刺激确实是市场经济的推进剂,但对私利的无休止的追求也可能滋生种种贪赃枉法的行为。在贪得无厌面前,任何法律和监管都将无济于事,社会公正也将荡然无存。因此,要在企业和整个社会推广“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文化,在政府政策的层面上则要恰当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张为国 中国证监会首席会计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世界跨入21世纪,在人们憧憬科技更加进步、经济更加繁荣之际,美国爆发了震惊世界的一系列会计造假案,严重挫伤了美国乃至世界资本市场投资者的信心,一时间,世界经济笼罩在阴霾之中,注册会计师的社会公信力也因此受到极大伤害。各国政府和有识之士,纷纷行动起来,探究问题根源,引以为戒,实施积极的防范措施,恢复资本市场信誉,振兴并繁荣经济发展。
这些事件对世界范围内的会计、审计、公司治理等领域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资本市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建设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葛家澍教授主持编写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剖析丛书》,为我们在这方面的探索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支持。
探讨安然等事件的文献很多,该丛书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无疑有现实的说服力和极大的借鉴价值。同样重要的是,该丛书不是就会计论会计,而是把会计与公司文化、公司治理结合起来。因为离开一定的产权安排和公司治理结构,注册会计师是无法生存的;该丛书所阐述的注册会计师到底在怎样的意见上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和承担社会责任,对我们给注册会计师在市场经济体系中以合理的定位也提供了重要借鉴。
这套丛书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以上所述是我粗浅学习后的体会。
——陈毓圭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秘书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有迹象表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似乎正在成为资本市场的流行病,它是虚假陈述这种违法行为的重要表现形式。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是对资本市场信息公开性原则的直接蔑视,严重损害了投资者正当权益,腐蚀了资本市场的道德基础。没有信息的透明度,资本市场就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吴晓求 著名经济学家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投资人与经理人角色伴随着股份制公司的诞生而得以分离,随后就成为市场经济各种制度建设中的一个永恒主题。《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剖析丛书》详细记录了近两年美国公司中出现的会计丑闻,从中我们看到通过制度建设使投资人与经理人二者和谐化的努力面临着多么大的困难。也许众多的事实只能证明,无论对股东还是对CEO们,制度最终只能激励道德上的“好人”,而不足以防范道德上的“坏人”。
——赵 力 经济观察报社社长
出版社订购联络电话:010—88190406或88190414
汇款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甲28号新知大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邮购部(100036)
邮购请注明所购图书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