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做某外资公司的增资业务,去中国银行省分行发询证函。第一次去,银行的小姐说他们中行总行规定一律不准在事务所的询证函上盖章,只能买他们中行的询证函,200元一份,争论半天未果,企业掏钱买了一份。拿回来细看,与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文件所附询证函格式相差甚远,第二次又带了文件去,对他们说:你们的询证函没有投资方名称、款项用途,仅仅是个银行存款余额证明而已,而且与外管局规定格式不符。柜台上的小姐拿了资料去问一位男士,那位男士又去问另一位女士,该女士过来说:我们中行总行有规定的,11月就开始执行了,而且已经出了很多这样的询证函了,没有退回来的。我提醒她:验资询证函和审计的不一样啊,你们以前也出过验资询证函吗?没被外管局退回来吗?她很坚决的说:验资审计都出过的,没退回过!
只好悻悻而返,带了资料去外管局发询证函。外管局的人看了一眼,第一句话就是:中行怎么又是这种东西拿来?已经退回去多少次了!可怜我大冷天骑着自行车跑了那么远,无功而返。气势汹汹一个电话打过去,这一次小姐说去找科长,等了半天科长接了电话,说可以在我们的询证函上盖章,还说我们前两次来没说清是验资。my god!对资本金专户发询证函难道是为了审计??我们的询证函上清清楚楚印着“验资”,难道银行的人连看都不看吗?
还试图帮客户要回那白花的200元,没成功。
总结经验:我不能要求银行的人像事务所的人一样把验资和审计搞清楚,只怪自己态度太好了,如果第一次就据理力争,凶一点,要求他们主管领导出来解释,很可能一次就办好了。
本文版权属于作者和中国会计视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