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iel的来信:
杨斑竹:你好!
??今天一个偶然的巧合,我拜读了您在中国会计视野电子杂志试刊1期“Y专栏”中写的《会计考证与职业发展的5W问题》这篇文章,顿时有种“三伏天饮冰水”的感觉,真爽!一直萦绕心中的困惑被您讲了出来,我的感觉就象地下党员找到了组织——特别亲!(笑)
??我就是一个随波逐流的家伙,会计本科出身,做了一年财务后,现在在做内审,已经2年多了。为了提高工作能力,我报名参加了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和注册内部审计师的考试,每天的学习压力让我喘不过气。有时候会觉得很奇怪,其实自己的理想是在投资理财方面,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的时间和金钱在这些资格考试上呢,考试究竟对自己带来什么?由于理想暂时无法实现,只好安慰自己说“财务和审计对未来的投资生涯也会有所帮助”,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耽误青春?
??杨斑竹,如果不耽误你时间的话,期望得到您的帮助和指导。
??祝 天天好心情!
?????????????????Daniel 2002-07-01
Y的回信:
Daniel,
??你好!
??欢迎回到组织,也感谢你对组织的信任(今天是七月一号喔),一笑。考虑到一些因素,我替你改了个英文名而原信未作任何修改,相信你能理解吧。
??其实,回想我们的老一辈,由于计划经济铁饭碗的影响,他们中很多人的生涯之路并没有太大的变数,所谓职业规划等等更不知从何谈起。而反观目前的情形,没有走出校园的人所能看到的只是考试考证,而步入职场的年轻人面对的又是太多的信息,太多的道路,太多的选择,向少数的有思想有经验的前辈请教自然是一个方法。但坦率的说,这何尝又不是一种对他们自身的威胁,所以也有困难。在这样的前提下,我衷心希望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中国会计视野社区中的职业规划这个版面还有即将建立的财务经理人俱乐部,能够成为无私交流,共享经验,接收新知的根据地,而我也愿意为之而努力。所以,再次欢迎回到组织中来。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过每天上下班公交车内一些人的表情?如果要我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我会说那是灰蒙蒙的。一张张疲惫而无奈的脸,告诉我他们并不热爱他们的工作。我甚至可以看出他们的内心,“为了付帐单,为了领一份薪水,就这样吧”。人的一生中,除去睡眠,很大部分的时间就是工作,我一直在想如果不能在这大段的时间内感到快乐感到成就和希望,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哀!然而,更大的悲哀在后面,我遇到过好几个人,他们都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想放弃想辞职,可是当我问及他们内心的真正理想时,竟然告诉我从来没有想过。所以,恭喜你,在一些人尚未找到自己目标的时候,Daniel,你已经有了一个较为明晰的前进方向,对于工作才两三年的人来说,应该是很不错的了。
??接下来,以你的案例,我们谈一下如何有效地实现你的目标,或者说至少在短期内朝这个方向靠拢。
??首先,再次确认一下自己是否真正地热爱投资理财这个领域,愿意为之付出汗水和努力,这是最重要的前提。
??其次,问自己那个性是否适合从事投资理财,比如自己是否是那一类独立思考、不情绪化的人,这一点在投资理财(无论是公司理财还是个人理财)上是关键的因素。
??再次,判断一下自己是否有在这方面的有利优势,比如独特的见解,对宏微观经济信息的掌握,是否有相关的人脉和导师等等。
??如果你的回答证明你的确热爱而且适合这一职业,那么,不妨让我们作一个SWOT分析,这是我在业务和自身发展上一直使用的一种模型。
??Strength(自己的优势)
??其实刚才那些问题的正面回答都将是你最重要的优势,把它写下来,放在自己常用的本子上,时刻提醒自己我有怎样的理想和追求,把它作为一种对自己的承诺。
??其他的优势还有很多,你所说“财务和审计对未来的投资生涯也会有所帮助”,这是丝毫不错的,最近上海出了一本杨怀定(名盛一时的杨百万)自传(个人觉得是过来人语,很值得一读,何况你的目标在于投资理财方面),其中就谈到一些以往在股市还不成熟时成长起来的大户,由于看不懂财务报表和国家国际经济形势,慢慢就被淘汰了。以我的浅薄之见,作为财务管理人员,有很多优势是行业外的人无法比拟的,比如对财务决策的理解(现金流,现值,回报率等等概念),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优缺点的体会(很多人并不在意,但其实对于财务人员来说,了解一个企业的运作和控制流程,对于自身的工作和将来的发展,都有莫大的好处,希望你能认真思考一下),谨慎理性的思维方式(这点要从两方面来判断,呵呵)等等。应该说,你三年左右的工作经验和根正苗红的学历背景对你在投资理财方面的发展打下了一个不错的基础,实在是不该妄自菲薄啊。
??至于说到考试,让我们回到以前提到过的考试目的上来,WHY?你是想做一个财务经理还是想做一个职业理财人?如果是前者,我觉得CPA之类的证书还是有一点意义的,因为这是你专业水准的体现,对于将来的提升发展有帮助。而如果你想成为一个职业理财人士,那么,我觉得只要能够把绝大多数的知识点了解了,就不必费太多心力为一张不是很相关的证书努力。毕竟你本科是会计专业的又做过内审,相信如果不是用来考证的话,常规的财会知识已经足以运用了。问题的关键还是对于前途的选择,如果犹犹豫豫,取舍不定的话,是很难及步入正轨的。我有一个好朋友,我喜欢叫他“考棍”,几乎你能想到的证书,十之八九他都有了,尽管他现在做起了自己喜欢的事情,然而这些证书的作用也已经“雨打风吹去”也,不夸张的说,是什么作用也没有发挥过。为什么不善待自己的时间精力去善待自己的承诺呢?或许,多读一些投资运作方面的杂志和书籍对自己的帮助更大一些。
??其他的优势,我能想到的还有是年轻和敢于拼搏愿意努力,佛经上说“至心一处,无事不成”,愿与你共勉。
??Weakness(自己的缺点弱势)
??你有投资理财的经验吗?你受到过起码的专业培训吗(是不是考虑参加一个)?你有充分的资金可以运作吗(是不是要逐步开源节流了)?你还可以列出一些,毕竟我对你的情况还不是很了解。
??不用担心和忌讳,现在我们做的是一种围棋上成为“形式判断”的工作,对自己的现状有了充分的理解之后,就可以按照棋理往下走了,所以尽可能的真实地反映自己,才会在SWOT分析中收益。
??Opportunity(自己的机会)
??在这方面,我推荐一种Brain Storm(头脑风暴)的做法,找一张白纸,把你所能想到的可以朝投资理财方面前进的方法都写下来。举个例子吧,比如说一个人希望户外活动和新鲜空气,那么他能选择的路会有很多,做个渔夫、森林管理员、经营园艺中心、园丁、园艺杂志撰写人、邮差、海洋救生员、滑雪教练、景观设计师等等,只要你用心去想,不要考虑逻辑,也不要考虑先后次序,更不要考虑是否可能就简单否决,把所有可以想到的思路都列出来,然后为他们列出一个个可以执行的方案。
??比如你可以参加一些投资方面的培训班(为了知识和技术,可以选择CFA,为了实践和人脉,可以选择当地的由投资方面高手办的讲座,然后寻找机会找到自己的导师)。你还可以参加一些这样的团体,了解一些圈内的事情,比如理财周刊的几个俱乐部等等。
??Threaten(面对的风险威胁)
??严格地说,由于你还没有进入投资理财的门槛,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不存在竞争者威胁的话题。但是我可以列出一些其他的事项供你参考。比如如何在不耽误自己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朝自己的目标前进,如何平衡时间和精力。
?? 好了,现在是最令人振奋的时候了,你要将所有这些信息综合并且列出明晰的Action Plan(行动方案)。我把这个工作交回你的手上,希望你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S),避免或弥补弱势(W),抓住各个机会点(O),将风险降到最低(T)。完成后千万不要忘了寄回给我,使我也能有向你学习的机会。
??顺便说一下,在做行动计划时要注意这样几点,第一是可实现性,你的行动结果一定要有可实现的可能,否则自己也会因为好高骛远而最终灰心。第二是要有明确的时间等衡量目标,比如不要只是简单地说“掌握投资知识”,你可以这样归纳,“在XX年考完XX证书”或者是“在三个月内读完那一本专业书籍”。
?? 罗嗦了这么多不知道是否对你有帮助,还是那句话,有空还是常到组织这里来,你的参与对我们这个并不热门的非考试版面很重要。台风过后,上海还是阴雨绵绵,但我还是要去健身房,就此搁笔吧。保持联系。
??恭祝夏安。
???????????YANGJC
后记
??近两个月收到将近二十封财务同道的来信,其中的信任理解和关怀,常使我自责自己对于Y专栏和版面的慵懒(上次竟然为了喝咖啡而耽误了写稿),我会尽快将其中有代表性的问题整理出来,继续在Y专栏与大家一起探讨,希望大家依然支持我们的这片小天地。
本文首发在中国会计视野电子杂志第4期。
作者介绍:
现在某跨国公司从事财务分析工作,曾先后在PWC、汉高、KPMG从事审计或财会工作。视野社区――职业规划版面版主。
作者版权声明:
A 级推荐转载授权: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著作权人。我同意中国会计视野作为此作品版权的独占代理人。在撤销本委托之前,我不再将此作品投给其他媒体,有关此作品发表和转载等任何事宜,由中国会计视野全权负责。未经中国会计视野转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联系视野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