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颖,某电力局财务处副处长,干财会这行已经14年了。她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女人,温柔、小巧,目光中透出一份坚韧与聪慧。她从财会专业毕业,一直从事着财务工作,在这个数字的王国中,经历了从少女到为人妇、为人母的转变,走过了人生中一段多变、灿烂的时期。
多年的职业习惯养成了她理
智消费、合理投资、爱财不唯财的生活态度.在个人和家庭的消费过程中,她很少有冲动的行为,从结婚、买房到孩子的教育投入都本着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情的宗旨,合理利用财务杠杆,适度贷款。
由于她的职业特点,承担家庭的理财重任自然是责无旁贷。在她的家中所有的收入和支出都是透明的,任何重大的消费、投资都是双方共同商量的结果,从未受到“私房钱”的困扰;结婚10多年,他们夫妻俩也没有因为经济问题发生过任何争执。
她记得婚后家庭的第一笔重大开支是装一部电话机,由于父母亲离他们住的地方挺远,放心不下小两口的生活,时不时打电话到邻居家,让邻居传呼,弄得邻居很不耐烦,邻里关系变得非常尴尬。在当时,装一部电话几乎是一个普通工薪族一年的收入,黄颖还是决定用所有的积蓄装了电话。第一次在自己家里给父母打电话的情形现在回想起来她依然历历在目,老人的欣慰和关爱透过话筒一直传递到他们的心里。在她看来,当金钱和亲情需要选择时,金钱变得微不足道.如果可以尽自己的能力为亲情架上一座桥梁,她一定会在所不辞。
随着孩子的呱呱坠地,生活的压力日渐加重。每个月孩子的奶粉、尿不湿、雇保姆、看医生等等的费用几乎占去了当时家里50%以上的开支,一个月盘点下来,可以积攒的钱所剩无几。为此,黄颖削减了一些不必要的开支,为女儿买了一些保险,以作为将来孩子的教育基金。从现在看来,虽然每年的保险投资并不多,但还是很好地起到了规划的作用,也减轻了将来孩子教育投入上的一些压力,真是明智之举。
孩子一天天长大,黄颖结婚时的住房显得越来越拥挤。孩子的玩具、衣服、被子、书本以及新添置的一些生活用品不断地从各种柜子里冒出来,他们面临换房的需要。当时工薪阶层中很多人投身于轰轰烈烈的股市中,房价相对较低。黄颖考虑到他们的收入比较稳定,今后一段时间不会有太大的投入,决定用积蓄支付房款首期,其余的房款用公积金贷款解决。也许是运气,也许是职业的敏感,他们用从股市中抽身而退的那部分资金支付了一套适合3口之家居住的公寓,当时的决定使他们逃过了中国股市的一劫。随着全国房地产业的不断升温,房价也是节节攀升,看着周围的朋友或同事望房兴叹的时候,黄颖心中不由得产生了一丝庆幸。
在平时对孩子的教育中,黄颖也经常给她灌输勤俭节约的思想,不要造成浪费和奢侈。也许是潜移默化的影响,9岁的女儿也挺具有理财头脑的,会精打细算,从不乱花零用钱,并且主动提议把自己每年的压岁钱攒下来作为今后家庭买车的资助,为家庭献爱心。有一次,黄颖和女儿一起去新华书店买书,她正准备打车,女儿提议说:“妈妈,我们可以走到新华书店,把节约下来的车钱多买一本书,好吗?”看着女儿懂事的样子,黄颖觉得非常感动和欣慰。
从事财务工作,使黄颖很多时候都是在牺牲休息时间、加班加点中度过的,但是这份职业也同样带给了她很多快乐,并且时时渗透在她的生活中,用她的话说:“真是‘让我欢喜让我愁’,并且是喜多过愁,因为生活就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