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相关节选内容可见:
21世纪审计理念的发展主题(序)
审计风险再认识与现代审计方法演变
现代企业风险管理审计框架
序
自从英国巴林银行、美国安然公司、世通公司等相继暴露出严重的财务丑闻后,现代企业风险管理成为国际上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美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出台了萨班斯法案,以重建公司信用、培育公众信心; 此外, 美国的SO组织也从2001年开始委托美国普华永道公司组织编写《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 Integrated Framework),并于2004年9月正式发布,用以指导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活动。在我国,随着中行、建行等国有银行多次发生重大的贷款舞弊案件以及新加坡中航油破产等丑闻,如何加强中国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更是在短时间内成为国人关注的热点。
当前,人们已经更加清楚地意识到仅仅从财务会计角度出发来实施内部控制已无法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变革的需要。因此,从内部控制走向全面风险管理是必然趋势。其实,全面风险管理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其理念和方法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就在跨国公司中广泛采用。其核心理念是将企业的风险管理融入到企业战略、组织结构、经营流程等各个环节,更为重要的是将风险管理第一责任人锁定为从事经营活动的第一行为人。因此,企业风险管理首要责任人不是财会部门,也不是专门设定的风险管理部门或内审部门。相反,第一行为人所从事的经营活动才是形成企业风险的根源。因此,如果要从源头上降低企业风险,最有效的办法是考虑如何在事前,而不是事后由第一行为人承担起风险管理的首要责任,从而由其直接进行风险识别、分析、判断并加以管理,将风险降低到企业可接受的水平。当然,全面风险管理强调的是全员参与、全程实时管理,需要财务部门或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及内审部门更全面、实时地参与这一过程,对第一行为人的风险管理策略、过程、现状和结果进行实时观察、分析、评价,提出改进措施等等。需要认识到的是,财务部门或风险管理部门及内审部门并不是企业经营行为的第一行为人,其所参与的风险管理行为在性质上更多是属于事后纠正型的。企业经营活动的第一行为人不会以思考采取何种内部控制来开始每天的工作, 但其必须将风险管理作为日常具体经营行为的首要考虑因素。如果企业经营活动的第一行为人不称职或不尽职,从而无法履行其应承担的风险管理责任,那么,企业出现重大且意外的风险事项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也正是从内部控制迈向全面风险管理的内涵所在。虽然全面风险管理的实践活动在跨国公司中已有一段时间,但对其全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国内的研究亦刚起步。本书详细介绍了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这对我国企业风险管理的理论探讨以及实践活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将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相结合可以说是本书最有价值之处。风险导向审计是现代审计发展的趋势,其主要理念是在全面理解企业经营风险的前提下,识别出固有审计风险,并进一步评价企业对这些固有风险的控制措施,而企业控制不足或无效部分则形成剩余风险,针对剩余风险,审计师又需要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从而将其降至可接受水平。因此,风险导向审计主要可分为三大步骤,即:风险识别、风险控制的评价、剩余风险的确定和管理。而风险管理审计则是风险导向审计的延伸,它将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融入到了风险导向审计的各个步骤。随着企业管理变革中的推进,以全面风险管理为基础的风险导向审计将会成为21世纪审计理念的发展主题。
本书对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风险导向审计作了全面介绍、深入探讨并提供大量运用工具、模型、以及来自实践的案例,从而构建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是一部不多见且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著作。我国目前对风险导向审计领域的研究较少,理论工作者和大多实践工作者对此还比较陌生,因此本书的出版,无疑是大大地推进我国风险导向审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使其迈向实质性的突破。
卓继民是我的学生。他在大学读书时给我的印象是为人朴实,真诚, 又非常的勤奋好学。
他所在的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外国会计专业九零级是一个极优秀的班集体, 学习气氛很浓,在我教过的外会专业十几个班中是非常突出的。他毕业以后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我总是不断地听到他的好消息:考过注册会计师了、拿到律师证了、考过证券期货资格了、被公司派往美国进修了。。。偶尔周末有空回到学校,他总是到我家谈谈工作的心得,交换一些对审计实务问题的看法。我能感觉到他在认真地思考一些问题,而不只是机械地按着既定的审计程序去重复一些没有任何创造性的劳动。他在努力地把学过的理论与审计实践结合起来,并不断地取得成功。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现代企业风险管理审计》是卓继民同志在实践中学习理论、检验理论,又将其进一步升华的力作。近年来有关审计理论和方法的书出了不少,但由实务工作者写的可谓凤毛麟角。读惯了学者写的书,偶尔读一本实务工作者写的,感觉很不一样,令人耳目一新,因此想把它推荐给广大的读者。
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看到学生在学术上的成就,做老师的由衷地高兴。乐而为序!
李 爽
2005年5月
(作序者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原副秘书长, 中央财经大学原副校长,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系博士生导师)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现代企业风险管理方法论 --- 全面风险管理
第三章: 全面了解企业经营,识别企业经营风险
第一节: 现代企业商务分析框架
第二节: 现代企业经营风险模型
第三节: 现代企业信息流程
附录一:现代企业主要管理信息系统介绍
附录二: 现代企业主要经营流程图案例
第四节: 现代企业绩效评价分析
附录一: 案例分析
附录二: 主要行业舞弊迹象及建议审计程序
附录三: 现代企业主要经营流程考核指标
第五节: 现代企业整体风险管理有效性分析
附录一: 企业整体风险管理评价对风险管理审计的影响
附录二: 企业整体风险管理评价中可询问企业管理层的问题
附录三: 企业整体风险管理最佳实践方案
附录四: 企业风险管理流程无效的后果
第六节: 风险识别汇总
第七节:风险识别同财务报表科目的衔接
第四章:企业风险控制评价
第一节: 风险控制识别
第二节: 风险控制设计评价
第三节: 风险控制测试
附录一: 具体性标准控制矩阵图
附录二: 具体性风险控制汇总
附录三: 风险控制识别,评价及测试案例
第五部分: 剩余风险确定和管理
第一节: 剩余风险确定和管理策略
第二节: 分析性复核程序的运用
第三节: 相关准则要求必须执行的审计程序
第四节: 全球通用审计实践---- 持续经营
第五节: 全球通用审计实践---- 期后事项
第六节: 全球通用审计实践---- 关联交易
第七节: 全球通用审计实践---- 法律诉讼索赔事项
第八节: 风险管理审计模式下的管理建议书
第九节: 风险管理审计自我评价
第六章: 风险管理审计通用审计程序
中英文术语对照
视野书店有售此书,购买地址:http://shop.esnai.com/ProductDetail.asp?ProductNO=13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