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职场动态正文
 

麦肯锡:大学生仅10%符合跨国公司要求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5-12-17  作者:魏和平   编辑:david

阅读:6591  打印   RSS 字号:||
什么才是跨国公司的人才标准?根据麦肯锡的上述报告,跨国公司"10%的人才标准"主要包括必备技能、实践经验和英语水平。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是跨国公司招人难。近日,在由北京市青少年学习节组委会、中国人民大学学工部和大学生杂志社联合举办的“中国毕业生就业现状论坛---过剩与稀缺”上,麦肯锡公司全球董事吴海表示,“只有10%的大学生符合跨国公司的人才要求!”
  该论断来源于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与麦肯锡中国分公司共同的报告---《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该报告是对83位跨国公司招聘本土大学毕业生的人力资源专业人士访谈的后作出的。
  吴海披露,根据麦肯锡的调查,未来3年,大中型跨国公司在中国大约需要人才70万~80万人,如果算上所有外资企业和优秀的中国公司,大约需要200万~300万人;而未来3年,中国大约有1100万~1200万名大学生毕业。

10%折射的用人标准

什么才是跨国公司的人才标准?根据麦肯锡的上述报告,跨国公司“10%的人才标准”主要包括必备技能、实践经验和英语水平。
  该报告显示,跨国公司发现大学毕业生当中极少有人具备从事服务业的必备技能,“10%的中国求职者适合在外国企业中担当我们所研究的9种职位:工程师、财务人员、会计、定量分析员、通用类人才、生命科学研究人员、医生、护士和辅助人员”。
  以工程师为例,中国拥有160万名年轻的专业人士,然而,被访的人力资源主管都认为,此类职位的求职者存在的主要缺点是教育体系偏重理论,和欧洲或北美的工程类大学毕业生相比,中国学生缺乏参与项目或团队协作的实际经验。另外,英语差是跨国公司拒绝录用中国求职者的主要原因。吴翔透露,在其客户中,有一家在上海的跨国公司,一名雇员由于英语方面的理解问题,把一个纽约大客户"丢"了;还有一个本来准备在中国投资实验室的跨国公司,由于人才问题转向了泰国。
  “对跨国公司来说,他们招聘应届生,不仅仅是在招聘员工,还是在招聘三五年后为公司挑大梁的人才。”吴海说,这也是跨国公司对大学生求职者要求比较高的原因之一。
  美国思而文公司/ETSTOEIC(托业)中国区总经理吴翔认为,中国的人才成本比印度低,市场比印度大,但跨国公司却纷纷把研发中心设在印度,关键问题是中国的人才难以符合跨国公司的标准。

怎样让招聘主管“眼睛一亮”

在跨国公司喊出“招人难”的同时,不少大学生都认为,现在多数单位招聘不仅考试和面试,还在工作经验等方面有要求,实在太苛刻了。
  吴海表示,麦肯锡选择大学生,主要看“你能否很好地融入这个团队”和“是否有能力把相关行业的知识学会”,“很多职位和大学里学的知识并没有联系”。他说,课外时间做什么可能是判断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标准,“在课外活动中,可以看出他们的爱好与追求,做与不做是一回事,做好与做坏又是一回事”。
  “除了名字,看不到什么区别。”吴翔说,让他困惑的是,大多数的大学生从简历上没有“让人眼睛一亮”的感觉。
  一名法律系的研究生说,“学校教育就是学习知识,而公司招聘却看能力,什么是能力?感觉很虚。而且,我们就是想实习也没什么机会,一些跨国公司并没有实习生制度,个别有的名额也很少。”他认为,培训适合自己的人才,是企业应该担当的责任。吴翔认为,大学生们在抱怨实习机会少的时候,能否考虑一下多参加一些社会非营利组织,不仅会积累一些工作经验,还了解了社会。

先学会适应,不做“匆匆过客”

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在未来5年的研发投资预期中,中国将成为最吸引全球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的国家,有高达61.8%的大公司表示将在中国投资研发。美国Business Objects公司中国区董事、副总经理张晓军透露,他们公司已经在上海张江设立研发中心,并已经实施招聘应届大学生计划。
  曾在多家跨国公司担任重要职务的张晓军透露,一家公司把员工分为几类,一类是工作有激情的明星员工,常常超水平发挥,公司会通过职位和待遇的提升来留住他们;一类是占大多数的企业公民,为公司创造的价值超过公司付给他们的,这类员工要稳定;此外还有一些业务能力和个人能力、价值趋向都难以达到公司要求的“过客”,公司会通过一些调整让他们离开。
  张晓军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想进入跨国公司的大学生,一定要有自己的职业规划。
  根据张晓军提供的一份资料,可以看到,某跨国公司对提升的管理者有领导、问题解决、态度、国际商业等6大方面的27个指标,不仅包括策略、利润导向、变革管理、直率谈话、关心他人等方面,也包括追求卓越、自信和勇气、压力承受、自我改进等问题。
  张晓军认为,大学生就业是自己和社会之间的一个匹配的过程,对选择进入跨国公司的大学生来说,一定要有“打工的心态”,“在工作中,不是时刻挑战什么,而首先是适应它,尽量做一个‘企业公民’,而不是‘过客’”。

更多关于 大学生 跨国公司 职业规划 的新闻 关于 大学生 跨国公司 职业规划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