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会计人物正文
 

齐大庆:一名会计学教授的人文情怀

来源:新浪   发布时间:2007-09-29  作者:待查   编辑:zlcx

阅读:6895  打印   RSS 字号:||
 一名会计学教授的人文情怀   ——访长江商学院副院长、会计学教授齐大庆博士

一米八五的个头、牛仔裤、笑容可掬……在长江商学院,他总是和每一位遇见的同事亲切地打招呼,因为在他看来,每个人只有职业的差别,人和人的本质上应该是平等的,所以他说“不管做什么工作,我们应该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每天都要跟很多人接触,别人的这种言行举止都会影响到你对今天生活的体验,所以我觉得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让别人觉得每天都很美好,这是每一个人应该做的”。他就是长江商学院副院长、会计学教授齐大庆博士。

学生时代:不解的人文情结

齐大庆出生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父母亲都是大连理工大学的教授。在这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中,他从小就受着双重熏陶,文理科的水平一直都保持均衡的发展,成绩也非常优秀。从中学开始,他才渐渐表现出对文科的特别偏爱。

齐大庆上学的那段日子正值上世纪80年代初期,国家当时正处于拨乱反正阶段,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国家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国家更多的是寄希望于通过科学现代化来促进经济发展,所以当时青年的学习典范都是一批像陈景润这样年轻有为的科学家。抱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想法以及出于从事科学工作在政治上犯错误的可能较小的考虑,作为理科教授的父亲坚持要求齐大庆读高中的理科班,拗不过父亲的他于是选择了理科。

1981年,齐大庆顺利考入上海复旦大学生物物理系。生物物理专业是复旦学期最长的专业,需要攻读五年。大学的前三年,齐大庆和同学们跟物理系一起上课,后两年则是和生物系的同学一起学习。虽然物理一直也是他比较喜欢的学科,可是骨子里对文科的那种渴望总是在其心底萦绕。

机会终于来了。那时复旦的校长是谢希德老人,在任职复旦期间超前地提出复旦的学生可以攻读双学位的建议。很快,复旦就开始安排双学位课程。那年,齐大庆正在读生物物理专业三年级,根据当时的新规定,他可以申请国际新闻专业作为第二学位,这实际上是复旦新闻系和新华通讯社合作开设的专业。新华社在工作中发现,新闻报道中的很多领域不仅需要有专业的新闻素养,还需要有相应的专业知识配合,两者兼备的人才能成为优秀的专业记者。

国际新闻专业的考试非常严格,特别是英文水平要求很高,因为该专业基本上培养的是英文方面写作和报道的记者。经过严格筛选,他终于如愿以偿。1984年,已经读了三年物理专业的齐大庆,大学四年级时开始了生物专业和国际新闻专业的文理兼修。五年的生物物理课程加上大四开始攻读的国际新闻的课程,齐大庆在复旦整整学习了六年。

记者生涯:充满梦想与激情

1987年,在毕业前半年,齐大庆来到了地处北京市宣武门大街的新华社总社,开始了实习生活。起初的三个月,他是在体育部度过的。那时,他总是到处追踪各个体育赛事和运动员,生活忙碌而又充实。来到新华社的第四个月,他转到对外部的特稿部。在新华社特稿部做记者,需要就特定行业的特定事件或特定课题等进行全方位采访和多角度报道,文章以深度分析为主,并要求用英文撰写。在这里实习的齐大庆,非常喜欢这种带有研究和调研风格的报道写作方式,因表现优异,他毕业后被新华社的特稿部留了下来,成为这里的正式一员。

齐大庆在新华社工作了三年。其间,新华社的工作氛围和人文环境让齐大庆现在回忆起来还充满着幸福。特别是在特稿部的那段时光,那时的年龄正是一个年轻人理想主义色彩最浓重的阶段,对国家、对个人来说,一切都在快速发展着,蒸蒸日上。齐大庆当时的报道重点是石油行业,国内大多数的陆上油田和渤海的海上钻井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一直涉足经济领域的齐大庆,有很多机会接触各类型的企业,慢慢开始对企业管理发生了浓厚的兴趣。1989年下半年,国内的环境使他萌生了出国留学的念头。他希望能够去美国攻读MBA,以便完成从旁观者到企业运营管理的参与者的转变。当时在国内这还是一个很陌生的专业。

考过托福、GMAT,齐大庆就忙着开始申请美国的商学院。虽然拿到了很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在美国读MBA能拿到全额奖学金却异常困难。他清楚地记得当时提供奖学金最高的就是哥伦比亚大学,但也只是半奖,这对于当时的国内留学生来说,远远不足以支撑他们在美国的求学和生活。正在这时,位于夏威夷的东方研究中心(East-West Center)为齐大庆提供了全额奖学金。这家隶属美国国会的研究中心侧重研究亚洲,多年以来都有邀请亚洲年轻人去帮他们做研究的传统,同时提供全奖支持他们就读夏威夷大学,希望借此潜移默化地影响亚洲的青年。该研究中心下属的一个研究所专注亚洲尤其是中国的能源政策方面的研究,于是,新华社特稿部报道了三年石油行业的经历,帮助齐大庆有了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

1990年,齐大庆正式辞职离开了新华社。因为在复旦读的双学位在当时是等同于研究生的,所以和研究生毕业后的服务期限一样长。因为还未做满服务期,出国前要先到复旦大学交纳9000元的赔偿金。在上世纪90年代初,这笔钱还是很大的一个负担,最后赔偿金是由齐大庆的父母积蓄加上亲戚朋友处借款凑来的。上飞机赴夏威夷的时候,齐大庆的兜里总共只有30美元。

1 2 3 下一页
更多关于 齐大庆 会计学教授 的新闻 关于 齐大庆 会计学教授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