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面上的几位斑竹,常一起探讨和聊天,很自然的从陌生到熟悉,到成为好朋友。不过这都是很虚拟的,说存在吧,素昧平生,就如神龙般见首不见尾,说陌生吧,谈笑之间,或多或少的影响着我的观念和思想。其中对大家影响颇深的,应是汪老师了,他的出现给评估版面增添了许多活力,也是由于他的竭力推荐,我也混迹于斑竹之列。天意说,我们这些人之间应该不叫网友,因为,网友这个字眼中充满着太多的虚幻的东西,我们之间多少应属于同行之列。仔细想想觉得言之有理。且常以我有如此些同行而兴奋不已,得益于这些同行,我品尝到评估的许多快乐。所以对他们我总心存感激。有这么群人能如此对评估能有热忱对待,如此执着的坚守,着实使无数一线评估师感觉到了一丝希望。
大家天南地北,如果不是网络,也许这一生也不会听说,不会谋面。我从没想到过有一天我也会见网友,毕竟已经不属于那种年少痴狂的岁月。今年六月初,天意在去宁波出差时特意绕道经过了南京,因为那里有个汪老师,后听说天意在南京千杯不醉,也不知场面是何等壮观。尔后,天意到北京参加了评估师培训,正好和兔子同班。正是由于天意的积极态度,拉开了几位斑竹之间见面的序幕,拉近了大家之间的距离。
今年七月底,汪老师在网上说他有可能到湖南C市洽谈项目,可能会经过长沙。天意说那好啊,等汪老师见了JINGWAN,我们斑竹之间也算得上聚过次会了。呵呵,看来简单的天意总能说出许多平实的道理。
汪老师是个非常忙碌的人,行程一推再推,终于确定到了八月中旬,也正是这样恰倒好处地避开了长沙的火炉天气。汪老师一下飞机就被客户劫持而走,两天之后谈罢项目才致电接见我,他说他在酒店商务中心订机票,我找到那里,一眼就认出了他,倒不是因为与汪老师似曾相识,只因为除了汪老师就只有两个美女在帮他订票了,我想当然的认为他就是汪老师了,这个人向我展露他的笑颜,并叫出我的名字,呵呵,就这样,传说中的汪老师就这样从童话世界走入了现实生活。汪老师称其为老师,故然带着眼镜,诲人无数,故然口若悬河,这些与想象之中非常吻合,所以并不觉得陌生。
我们更多得谈到了探讨版面,谈到许多评估业的兴衰存亡,说及天意,兔子和许多大家都熟悉的同行,讲起这些,我们觉得自然而亲切。
后来我还见到了一位值得一提的人,就是汪老师此行的客户,在心底默默地说了声谢谢,谢谢他为我和汪老师制造了此次见面的机会。
我起身告辞,汪老师热情相送,呵呵,当时情景,让我不由篡改了大诗人的一首诗:JINGWAN乘车将欲行,忽闻岸上扬歌声,湘江流水长万里,不及汪伦相送情(此诗已根据神龙建议做修改)。呵呵,将其做为我与汪老师的此次见面总结,再好不过。
见过汪老师,一直想写点什么,后来由于些琐事,一直将其搁置,如今再写时,却已是少了许多的灵感,但是我想还是有必要写下来,我想人生的这些有意义的片段不应沉没于茫茫岁月。
从我们几个人之间的见面,我感觉到时空的距离并不遥远,遥远的是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一线评估师一人的力量和智慧或许有限,如果我们的心能有灵犀,联合起来,也许能对整个评估界形成影响。如果你是评估师,是否与我们一起共赴这心灵之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