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我在填报高考志愿时,父亲给我填报了江西大学经济系审计专业。我就这样走进了江西大学经济系第一届审计专业班,从此与审计相识相知,并与其结下不解之缘。
那时我还不了解审计,竟肤浅地以为,既然有个“审”字,就大概与办案有关吧,那今后就放开手来好好干吧!当时就连在重点高中教语文的父亲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等进入审计专业课堂,才渐渐明白误打误撞之间,父亲给我选择了一项神圣、光荣、严谨的事业。1989年6月,我快毕业了,一些同学托关系、找门路分配到外贸、银行等大型国企,我则在父亲的推荐下,分配到了南昌市审计局,当了一名审计干部,这使得我在以后的日子里,时常感到自己真是幸运。
深知自己才疏学浅,怀着几分惶恐和敬畏,我走进了南昌市审计局。在第一次参与审计时,面对被审单位好几个大纸箱装着的资料,我一时却无从下手。年过半百的老科长似乎察觉到了,走到我面前和蔼地说:“小邵,别着急,慢慢来,好好学,不懂就多问问其他同事。”短短一句关心的话,给了我莫大的安慰,也使我精神骤然一振,有这么好的领导和同事指导帮助,还有什么坎过不去呢?局机关经常利用周五的时间,让业务骨干传授审计知识和经验。局领导还安排我到湾里区审计局锻炼了两年,随着审计技能的提高,我对审计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感悟。
人生如梦,岁月如歌。一晃就在审计战线工作了二十个春秋,我由一名懵懂学子步入不惑之年,成长为一名注册会计师、高级审计师。从投资处来到财金处,又来到综合处,在这些岁月里,我与同事们完成了数不清的项目。经历了坎坷,遭遇过挫折,当然更有成功的喜悦,嬉笑忧怨、刻骨铭心、酸甜苦辣、回味悠长……
记得有一年,我们对某房地产集团公司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全面审计。这个单位亏损极其严重,资不抵债数额巨大,往来账盘根错节,对外投资、对外担保牵涉诸多官司,下属单位经营不善,经营资金体外循环,职工对某些领导意见很大。更要命的是,许多经办人已离开了单位。面对这样一个烂摊子,从何下手?真令人头疼。但我们没有退缩,从十几年来的公司债权、存货等账目入手,内查外调,寻找突破口,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审计资料装订了厚厚的十几卷。通过审计核减公司资产2亿元,分析了亏损原因,为该单位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奠定了基础。这项审计结果移送到了市监察局,引起了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作了重要批示。
还有一年,我们对房地产企业税收征管进行专项审计调查。这项审计得到了大部分企业的理解和配合,但也遇到了一些阻力。某民营企业对审计工作不理解,尽管我们耐心说服,反复宣传,但该企业却以审计人员无审计权限,只能调查问情况,不能审账为由多次拒绝审计,导致审计人员三进其门而不得入。这件事惊动了市领导,明确表示全力支持审计机关依法审计。后经过市领导亲自协调,排除干扰,扫除障碍,最终该企业还是接受了审计,通过审计,该公司把漏缴的上千万元税款如数缴清。
对某县财政决算的审计更令我难以忘怀。抽查某镇时,被审单位对审计产生了抵触情绪,多次找我们周旋,要求我们放弃追查,但我们没有理睬。为了确保审计证据充分有力,我们泡在凭证、账簿里,仔细审查,反复计算,奔波于税务、银行等部门,进行外围取证。经过认真细致地分析整理,该镇将有关单位缴交的税款存入个人储蓄存折,税款私存的事实终于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当审计报告出来后,该单位领导感激地说:“审计不光是来找错的,还是来帮我们的呀。”
追忆往昔,忙忙碌碌。凭证、账簿、报表……一个个项目、一本本资料、一串串数字……审计取证记录、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日记……这一切的一切,都记录了我从事审计天职的足迹。顶酷暑、冒严寒,下企业、跑现场,城里、乡村处处留下了我匆忙的脚印。为赶进度、写材料、学习财经法规,有时躺在床头冥思苦想,不知加过多少个夜班,也不知牺牲了多少个休息日,但我对审计的感情却更深厚了。
这些年来,伴随着一笔笔大额违规资金的查处,带给我的有无数的职业人生的骄傲,时常感觉自己如同一个角斗场上的斗士,在审计工作的战场上,随时聆听着战斗的号角,矢志不渝地朝着心中的目标前进、前进、前进……
(作者单位:南昌市审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