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鼠回宫,金牛出笼”。2009年是中国的牛年。虽然十二生肖中称牛为“丑牛”,但牛在人们心目中并不丑,它不仅是人类的榜样,而且还是人类最亲近的动物之一,它友好、善良、忠厚,富有亲和力,它是无私奉献、勤勤恳恳、默默无闻的化身。作为一名审计干部不仅要向“老黄牛”一样,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脚踏实地,而且还要有“四种精神”。
一是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审计是综合性经济监督部门,是个得罪人的单位,在别人看来是专门挑毛病,不栽花只栽刺的差事,不但得罪单位,而且有时还得罪个人,经济责任审计甚至还要得罪领导干部。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审计这种职业,不但要练就过硬的业务本领,火眼金睛,而且还要加强自身建设,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纪律。审计人员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权利观,要经得起金钱、美色的诱惑,筑牢拒腐防变堤坝,绷紧廉政建设这根弦,甘于寂寞,乐于清贫,无私奉献,保持良好的行业形象。要管住自己的嘴不乱吃、乱说,管住自己的手不乱伸、乱要,管住自己的腿不乱跑、乱动,管住自己的心不乱贪、乱占。培育“依法、求实、严格、奋进、奉献”的审计精神。
二是要有忍辱负重的精神。目前,基层审计机关普遍存在人员少,任务重,办公条件差,职业准入不够严,专业结构不合理,编制数量不足,人员年龄老化,知识结构单一,干部流动机会少,复合型人才更少和经费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困难和压力相对更大一些。但是绝大多数审计干部能顾全大局,以工作为重,“舍小家、顾大家”早已是他们不言而喻的人生信条;工作加班加点,不计报酬,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有的人甚至毕生精力都抛洒在审计事业上。他们长年伏案,都不同程度地患有近视眼、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等职业病,但他们毅然战斗在审计一线,无怨无悔。
与“老黄牛”齐名的就是“孺子牛”。鲁迅先生曾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这使“孺子牛”的精神得到升华和拓展,从此人们便用“孺子牛”来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服务的人。甘当“孺子牛”实际上就是甘当人民的公仆,自愿为人民服务,自愿为人民谋福祉。这是党和政府的根本宗旨,是共产党人的天职。审计干部需要有这种忍辱负重的精神。
三是要有开拓创新的精神。时代在变,知识在变,万物在变。现代社会,一日千里,知识经济要求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目前,被审计单位会计电算化程度已达到相当水平,一些部门和单位的违纪违规行为越来越隐蔽,作案手法也越来越多,仅凭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几本帐本、几张报表、几本凭证、几句承诺,是很难全面发现问题的。如果审计干部不与时俱进,不开拓创新,还是老一套审计方法,一直躺在过去的成绩簿上,不思进取,不掌握现代科学技术,不运用信息化手段,单靠传统的审计方式,根本无法与时代接轨,迟早是要被时代所淘汰掉的。原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同志早就指出“现代审计人员不会使用计算机将失去审计资格”。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对干部队伍的教育和培训力度,创新审计手段和方法,转变观念,创新理念,培养求真务实、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审计干部把握宏观、辩证思维、组织协调和审计操作等方面的能力,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使审计人员熟悉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熟练掌握财务管理、会计、审计、金融、法律及计算机等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业务素质水平,以适应新阶段、新形式、新任务对审计工作的需要。
四是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新形式、新任务、新要求,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审计人员要不断拓宽视野,转变观念,更新知识,要从传统的思维定式中走出来,从传统的审计方式方法中解脱出来,跳出“就审计论审计,就事论事”的圈子。要站在时代前列,用战略的眼光和思维,观察和思考当前社会经济生活发展的新形势,自觉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加强“人、法、技”建设。要掌握和运用现代审计技术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将学习贯穿于审计工作全过程。要用雷锋同志的钉子精神和毅力刻苦钻研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学为我用。荀子的《劝学》篇中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的佳句。要将“牛”的“倔犟劲”转化为审计干部的“钻劲”。我们审计人员就要有这种坚忍不拔,持之以恒,脚踏实地的精神,发扬“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紧盯社会热点、难点、焦点不放松,紧盯财政资金不放松,紧盯国计民生资金不放松,紧盯案件线索不放松,紧盯政府重大投资项目不放松。努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审计领导人才队伍,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业务过硬的审计专业人才队伍,一支类别全面、素质优良的审计管理人才队伍,为经济建设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保驾护航。(作者单位:湖北省郧西县审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