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许多年轻人,逢年过节发短信还是比较勤快的,可就是缺乏个性,往往是“二手货”转发,有时候,连称呼及署名也没有,这样的短信,就好比是在汤里加了水,一点味道也没有。在虎年春节,徒弟却发了一条“原创”的短信给我:“师傅,一年来您辛苦了,谢谢您悉心指导,祝您在新的一年生龙活虎、事业龙腾虎跃!另外,您的本事我还没学够呢,新的一年期盼您的教诲!”接着,我也给徒弟发了一条“原汁原味”的短信:“徒弟请放心,我不会像猫教老虎一样,自己留一手,我会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看家本领全部教给你。祝新春愉快!”在我们会计师事务所,人家都叫我“老法师”,但我喜欢和年轻人“混”在一起,说实在的,那是“双赢”的:一方面,年轻人可以从我身上学点东西;另一方面,我也可以“沾点朝气”,心情会很舒畅,心态也会年轻一点。春节期间,我与几个老同学相聚,大家都感叹“又老了一岁”,有人却指着我说:“他一点不老,50多岁的人了,看上去像40岁也不到。”说实话,我和儿子在一起的时候,人家乍一看还以为是“哥俩好”,这种闹误会的例子还真不少,因此,我自我感觉也挺好,我说:“我体内的机器肯定是老了,但我心态确实不老。”老同学向我讨教“不老”的诀窍,我说:“寻找忘年交。”为了培养“新人”,我总是放手让年轻人“大胆地往前走”,他们很快成为业务骨干。十几年来,我已带了四个徒弟,其中有两个已成为事务所的合伙人。我看着自己的徒弟有出息,心里总是甜滋滋的,这也是对自己最好的补偿。我想,我们“老法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经验丰富的特长,要树立职业奉献精神和“甘当配角”的精神。
总之,我们要使自己的心态年轻一点,应该有所作为,比如,实现角色转移、寻找忘年交等,这样,既可以使自己“越活越年轻”,又可以使我们的事业人才辈出、后继有人,顺利实现“新老交替、平稳过渡”,这才是真正的师徒“双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