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职业规划正文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

来源:中国会计报   发布时间:2010-04-09  作者:许玉红   编辑:zlcx

阅读:1021  打印   RSS 字号:||

会计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会计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基础性、管理型人才。加快我国不同级次会计人才培养,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于贯彻实施我国人才强国战略,对于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认为,构建我国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人才培养单位,也就是大专院校,在培养管理型财会人才方面发挥作用;二是用人单位,也就是行政、企事业单位,在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方面发挥作用;三是政府,也就是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财政部,在会计人才评价方面,建立针对不同级次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体系,即会计人才评价制度。

我国目前已基本构建了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中级、高级、正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全国会计领军人才等不同级次的会计人才评价制度。

其一是会计从业资格的评价制度。会计从业资格是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具有的执业资格,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入门证”。

其二是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制度。其中,取得初级职称的会计人员,应当熟悉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并正确执行基本的财经法规;取得中级职称的会计人员,应当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专业知识,对本单位日常财务事项作出及时准确的职业判断;取得高级职称的会计人员,应当侧重掌握财务战略、企业并购、股权激励、衍生工具、金融资产转移、财务综合评价等方面的知识;取得正高级会计职称的人员,应当侧重掌握大型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控、资本运作、信息系统规划等方面的知识。

其三是会计领军人才。

2005年开始,财政部着手搭建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平台,制定了《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十年规划》。其培养的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国际型的、复合型的、高端的会计人才。

(中国会计学会副秘书长许玉红)

更多关于 人才培养模式 的新闻 关于 人才培养模式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