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估计,企业采用财务共享服务以后,其财务人员可削减1/3至2/3。我国有1200万会计人,大幅度削减可能会给社会和政府造成巨大的压力。
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会计信息化不会使财务人员闲置,对于需要重新分配岗位的财务人员来说,再次分配也算不上分流,而是又一次转型。针对这一争论,《中国会计报》记者日前采访了业内专家、企业财务主管以及一些有切身体会的基层会计人,他们普遍认为,“业务财务人员”和“销售财务人员”是“闲置”财务人员比较理想的转型方向。
他们被淘汰了吗?
李文是某大型集团总公司财务部门的出纳,在企业没有进行财务集中核算前,她的愿望是成为一名会计。
李文是会计学本科毕业的,最初来集团应聘时,她就知道自己要从出纳做起。为了积累在大集团工作的经验,她在出纳岗位上尽职尽责,但始终觉得自己没有学以致用。“几年前,我们集团开始进行财务集中核算,集团更是从下面的子公司调来一个出纳到总部,总部的财务岗位减少,财务人员都要等待重新定岗,当时我以为自己马上要失业了。”与李文有同样恐慌的财务人员不在少数,企业的会计信息化给企业带来了成本、流程、资源等各个方面的优势,但信息化带来的所需财务人员的减少,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在李文与新任出纳交接好工作后,李文被财务部主管叫去谈话,主管问她是否对销售部门感兴趣,“我以为主管要安排我去那儿工作,虽然我不反感,但毕竟没有销售经验。”当时李文心里很忐忑,回答不感兴趣,怕失业,回答感兴趣,又怕做不好。但最终的谈话结果,让李文很吃惊。
“我被安排到总部销售部门做财务工作,在集团内部这也叫销售财务人员,我不仅没失业,而且实现了成为会计的愿望。”李文高兴地说,在接触到销售部门的财务工作后,李文才深刻地感觉到财务对销售的协助是多么重要,“以前销售的账目比较乱,而且没有一个严格的预算,造成了很多浪费,当财务人员介入后,整个流程优化了,我觉得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拯救”核算岗位财务人员
对“实行财务共享后,需重新定岗的财务人员是一种分流”这种说法,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兴通讯”)财务管理部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总监郑立红非常不赞同。在她看来,这是财务人员转型的机会。
“2005年第一次实行财务共享时,我们将集团下属子公司的出纳都集中到了总部,统一称为审核会计。以往核算这个岗位是最消耗财务人员精力的,每次做报表时都要动用很多人力。集中后,由总部统一做审核工作,解放了各地子公司的财务人员。”中兴通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营总监熊黎介绍说,2007年中兴通讯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搬到了西安。
熊黎就是当年中兴通讯第一次实行财务共享时从贵阳调到深圳总部的审核会计主管。“以前每个营业点都要有出纳和作为会计的财务经理。出纳和会计必须有良好合作,一个管账一个管钱,于是本来应该参与到营业点运营等方面的财务经理,就被许多琐事牵绊住了,每个月都非常累,以致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多的优秀财务人员应该参与到企业的经营决策中,而被解放的财务人员就正好可以起到这个作用。”郑立红表示,实行财务共享后,一部分财务人员被转称为“业务财务人员”,协助子公司经理进行成本管理、预算管理以及与财务有关的绩效管理,其特点是不再核算,且与子公司业务紧密结合;另一部分则被转称为“销售财务人员”,其职责是,不仅要寻找大客户,还要为大客户购买本公司产品设计融资方案,是一种复合型人才。
目前,在中兴通讯西安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也有财务人员担任装订财务档案、操作计算机和扫描仪等工作,其分工更加细致,并没有财务人员因企业采用财务共享服务而遭解聘。
清华大学会计学教授于增彪表示,企业因财务共享而削减的大多是核算岗位的财务人员,其去向取决于个人的知识与技能、个人对可转岗位的适应能力以及公司的发展前景。
尽管企业实行财务共享后可能会产生削减财务人员的影响,但于增彪建议,企业不要因此而拒绝采用信息技术,“这关系到企业的竞争能力,但同时企业需要对被削减的财务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然后将其分配到一些新的岗位。”
被救与自救
在企业实行财务共享服务等模式后,财务人员的个人问题成为了领导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
某保险企业自2006年引入财务共享服务管理模式起,上到总部,下到各地保险营业部的财务人员都经历了一次岗位大调动。其间,有人走出家门闯世界,也有人选择继续留在当地。“我们会根据每个财务人员的特质进行安排,但充分尊重员工的决定。”这家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
重庆女孩小孟便是其中一例。在安徽分公司做出纳的她,在企业实行财务共享后,被调入公司北京总部做审核会计,当时小孟还没有成家,于是北京就成为了她又一个事业起点。幸运的是,在公司总部,小孟遇到了生命中的“另一半”,并在北京安了家,这是小孟从没有想过的事情。
对于不愿意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工作的财务人员,这家保险企业为他们在当地安置好了新的岗位,“有些财务人员转型做了销售人员,或者成为几个经营点的财务主管。也有被集中到总部后因为不适应北京的环境而回到地方的,但最终都找到了各自新的位置。”上述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表示,这是企业对员工选择的尊重。
企业对员工的关心固然重要,但财务人员应对财务共享模式时也需要从自身寻找解决方案。
针对越来越多大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趋势,于增彪建议,在职的财务人员和在读的会计系本科生、研究生要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设定基本目标。在职的财务人员,不仅要坚持自我学习、自我深造,积极接受继续教育,而且要将自己的工作与所在单位的经营目标和战略结合起来;在读的会计本科生、研究生,则不仅要掌握与自己职业目标相匹配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学会“受用终身”的自我学习、自我深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