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会计史话正文
 

从《大斗酌酒判》三则看唐朝审计

来源:审计署网站   发布时间:2010-06-25  作者:朱文涛   编辑:zlcx

阅读:1560  打印   RSS 字号:||

在中国历史上,唐代特别是其中期以前,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国强民富,国泰民安,因此,这一时期,审计的“免疫功能”也得到充分发挥。中国审计博物馆内展陈有一大一小两个酒斗,小斗约盛2公斤,大斗约盛6公斤。这两个酒斗背后,就有一段与唐代审计相关的故事。

唐代审计职能主要由比部承担。据《文苑英华》卷五〇四《大斗酌酒判》序言中载:“元日会序宾,光禄以大斗酌醴,祈黄耉,比部以无令式,勾征。诉称:以引以翼古之道也。”意思是说,元日、冬至等朝会,由光禄寺负责供给与会宾客酒食,因以超过制度规定的大斗供给宾客酒料,使酒的支出数量比旧制增加。比部审计后,认为光禄寺此举无法律法规作依据,是“超标准接待”,向光禄寺征收赔偿,光禄寺则以行“古之道”进行辩解。

按照唐代官制,比部与光禄寺级别相当。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时代,“上审下”通常易于被接受,而同级之间,比部这个“审计项目”的结果反响相当大。在《全唐文》中,收录有三人对大斗酌酒一事所作判文,各执一词,见解各异。第4部卷三百三十一,收录的是王昌龄所作《大斗酌酒判》:“……瞻彼有司,未详光禄,嗟引翼之攸懵,何令式之无稽?徒欲致讥,诚堪耸诮”。对于光禄寺的辩解,王昌龄的态度很明确,他认为是无稽之谈,光禄寺所谓的“古之道”让人怡笑大方,堪称昏聩。细考王昌龄的生平,可以推定,这则判文应该写于其擢博学宏词科(开元22年)之后。此时的唐朝,经过了百年的发展与积累,已臻於鼎盛,进入了黄金时代。但是,此时,唐玄宗专宠杨贵妃,不思进取,且极尽铺张之能事。上行下效,朝庭各部门的奢糜之风日盛,种种腐朽迹象表明,此时的唐朝已处於盛极而衰的边缘,仅靠比部查处来控制奢侈浪费之风,显然已是独木难支。

《全唐文》第04部卷三百三十《大斗酌酒判》的作者沈东美,时任膳部员外郎,他在判词中竭力为光禄寺开脱,“……式夷式已,以引以翼,方得古人之礼,宁亏圣主之私?郎署虽欲深文,卿寺岂宜甘罪! ”他认为光禄寺的行为中规中矩,符合常情,比部勾征,有小题大做之意,光禄寺不宜惩罚。膳部“掌陵庙之牲豆酒膳”,是一个以接待工作为主的部门,因为当时已经处于一种崇尚铺张浪费的社会氛围之中,沈东美在给光禄寺辩解的同时,似乎也有“给自己留条后路”之意。

对于比部与光禄寺之争,刘润亦有一判词,载于《全唐文》第05部卷四百一:“……光禄乃遵乎古道,未蹈深愆;比部则格以金科,言从勾纳。法其画一,理在征收,刑贵惟轻,不宜加罪。”他认为,光禄寺的行为确实是“遵乎古道”,没有大错;而比部也是依据法律法规在履行职能,实施处理。因此,他的结论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比部应该处理,但也要考虑实际情况,不应重责。刘润于唐开元年间擢书判拔萃科,“司法判断”为其所长,因此,他的判言较具理性。

比部与光禄寺关于大斗酌酒之事的争论结果,史书上未见有记载,“不了了之”应该是意料之中的结果。不难发现,“审计处理难”的问题自古以来就有,但是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破解这个难题最好的办法还是在于审计本身,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要立足全局、设身处地、客观全面地加以分析,透过现象看其本质,据法据理,适度处理。从这个角度来讲,本案留给我们的启示至少有三点:

1、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就要敢于“据法力争”。比部审计,完全是有板有眼,依法进行,而光禄寺的辩护,虽然头头是道,却都是在“论理”,很显然,合理不一定合法。比部不怕得罪光禄寺这样的实权部门,不怕得罪光禄寺的座上之宾,敢于“据法力争”,这为增强大唐统治的免疫能力,延续大唐的盛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扩大审计效应,就要善借外力“联合监督”。审计,意味着要“求疵”,而有疵者往往并不都愿意为人所知。大斗酌酒一案之所以影响深远,除了案件本身涉及“行政机关招待费”这个热门话题外,与公开案情,让公众参与评判讨论也有很大关系。著名诗人、政府官员都就此事公开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提出责问甚至责骂、有的提出处理意见,发挥发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不仅对整个社会都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而且增强了审计影响力。

3、提高审计质量,就要强化“和谐文明”的理念。对光禄寺符合“古之道”的违规行为,比部没有简单的盲从附和、鼓掌喝彩,而是“格以金科,言从勾纳”,无可厚非,但是,倘若比部站在光禄寺的角度帮他想想怎样标本兼治、杜绝今后,用现在话讲,就是做到“监督与服务并重”,或许就不会出现“不了了之,审无下文”的尴尬局面了。古语云:“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礼之用,和为贵”,构建和谐社会,审计也是责无旁贷,在审言审,我们更要说,“审之道,和为贵”。而这也是发挥审计宏观性、建设性和开放性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江苏省南通市审计局 朱文涛)

更多关于 中国会计古代史 大斗酌酒判 唐朝审计 的新闻 关于 中国会计古代史 大斗酌酒判 唐朝审计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