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晶晶,于濛)
11月16日,在财政部大礼堂的毕业典礼上,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企业班一期(下称“领军班”)50位学员接过毕业证书,顺利完成学业,自此告别过去六年的培训生活。兴奋、喜悦、留恋、不舍……这6年,已经镌刻在50位学员的内心深处,成为他们最甜美的回忆。
难忘成为重大会计改革的参与者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在人民大会堂举办我国新会计准则发布会,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实现国际趋同,这是中国会计准则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事件。冀东水泥吉林有限责任公司财务总监李迎军清楚记得,领军班的学员们那一天都异常兴奋、激动。
与寒冷的天气形成如此鲜明对比的原因是,他们经历了首期班的“魔鬼式”训练,每一项新会计准则的发布背后都蕴藏着他们不分昼夜的付出。
那是在新准则发布两个月前,领军班首次开班,由于新旧会计准则差异较大,学员们每天废寝忘食地消化新会计准则,然后对每项准则进行测试直至深夜2点。这是一份艰苦而重要的工作,因为在新准则发布前必须衡量实施新准则后到底会给企业带来多大的影响。不少学员为此回到企业后还在做相关的调查、测试直至春节除夕夜前两天。
参与新会计准则的发布只是一个开端。几乎所有学员都认为在领军班这个平台上,获得了许多参与重大会计改革事件的机会。包括参与上海亚欧财务报告准则研讨会、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研究和制定、会计行业人才发展纲要的讨论和制定等。
因为参与,所以理解得更深入。学员们都纷纷成了会计准则专家、内控专家,他们回到各省市后,成为新鲜血液注入到所在的企业、注入到所在的地区、注入到会计行业。
难忘名家大师
“过去6年培训得到的收获比前几十年加起来的收获可能还要多。”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公司投资银行部经理兼河南农开投资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陈祖友毫不夸张地说。
说起最喜欢的老师,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财经管理部总经理生育新的思绪一下就回到几年前的一堂课上。那天,台湾政治大学郑丁旺教授为他们讲述国际会计准则的变迁。
在他的记忆中,那一堂课很是“解渴”。
郑丁旺教授不仅从宏观面上为他们勾勒国际会计准则的变迁轨迹,更结合具体的准则条款细致地讲解条款变革背后的故事。生育新在感叹郑丁旺教授渊博学识的同时,还被他那准则条款“活字典”般的专业精神所折服。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常被用来形容某些人不求甚解的状态。但在现实中,很多人都只知道条款,却不清楚条款为什么要这样制定。对于生育新他们这样的业内精英来说,显然不能停留在这么基础的层面上,获悉会计准则变革的内部动因有利于在工作中掌握主动性,而不是随着准则而变。
在生育新看来,他们是幸运的,郑丁旺教授的这堂课为他们解决了这个问题。
“通过郑丁旺教授的讲述,让我们把握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变迁过程及其原因的脉络,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生育新感慨地说。
备受同学好评的还有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夏大慰院长对博弈论的专题讲述。
“夏院长运用博弈论思想深入浅出地分析当前的实事,浅显易懂,便于学员在实际工作中应用。”上海紫江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秦正余说。
“碰撞、裂变、提升”,这是开设领军班的初衷。不只吸收名师大家的智慧和视野,还在同学间交流中相互启发、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
陈祖友说,他在这6年的培训中遇到了很多新鲜事物,从知道到关注,从关注到了解,最后把过去零零星星的知识、经验都串起来,逐渐形成条、结成面。“知识结构有了很大的调整,理念、观念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开始跳出会计看会计。”今年1月22日,陈祖友所在的公司发起设立了河南农业开发产业投资基金,这也是全国第一只农业产业投资基金。设立这只基金的想法就萌生于2007年集中培训期间,有了这只基金,企业的发展战略在陈祖友头脑也日渐清晰起来。
难忘真挚深厚的同学情谊
中国通信服务公司副总裁侯锐已经多年没有坐过经济舱,多年没有住过双人间的宾馆,但是都在今年去英国学习的时候经历了。不过,侯锐说这21天她过得非常开心,因为是和领军班的同学在一起,六年的培训让他们已经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自然、自在、谈笑风生。
其实,在进入领军班的第一个元旦联欢晚会上,《团结就是力量》的歌声就已经点燃了每个学员内心最深处的激情、渴望和纯真情谊。中国五矿集团审计部副总经理赵晓红说,没想到阔别校园10余年后竟然能够重新激昂青春,从那一刻起,同学们注定将携手走过6个春秋,建立像大学校园里才有过的最真挚深厚的同学情谊。
李迎军至今还记得就在新会计准则发布前一天,是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资产财务部副部长杨鸿雁的生日,全班同学从各地奔赴北京,和她一起度过一个开心、热闹的生日聚会。这只是一个开端,他们已经记不清和多少个学员一起庆祝生日,度过了多少个美好、至今回想起来依然甜美的夜晚。
这份情谊所带来的除了愉悦,还有彼此的信任。
每个学员身后都是一个知名的品牌企业,每个学员身后都是一个合作的团队,每个学员身后都是不同的业务板块。但是,在如今商业竞争异常激烈、商业保密意识日益强烈的今天,没有谁会为一个陌生人或者一个普通朋友开启这扇大门,让对方了解、研究、学习。但是,如果是领军班的学员就另当别论了。
赵晓红说,他们第一次成立研究小组对企业内控这个课题进行研究时,另一个领军班同学因为所在企业内控体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毅然接受他们的请求,愿意提供相关资料让小组讨论研究,并带领小组成员进行实地调研。
陈祖友说,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学员无偿地相互提供帮助,这是用金钱所买不来的。至今遇到问题,陈祖友首先想到的就是寻求领军班学员的帮助,他都从来失望过。
这份友谊,50位学员已经将其珍藏在心里。培训结束,但友谊长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