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军人才班搭建了一个难得的平台,6年来,侯锐认为自己的变化是巨大的。
“像重新回到了大学时代,大家在一起感觉像大学时代的同学。”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侯锐如此形容自己在“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后备)”企业一期班的感受。
6年时间一起经历过多次培训,大家喜欢用“战友”这个词来形容彼此间的情谊。特别是回忆起第一年被称为“魔鬼训练”的集中培训,这些来自各行各业的会计精英们接受着“填鸭式”的教育,进行着高强度的脑力运转时的情形。
“亢奋”,是侯锐用来形容那次培训时自身状态的一个词。全天都在学习、碰撞、裂变、提升,每天睡觉时间只有三五个小时,最晚的时候,侯锐曾凌晨三四点才睡。整个人处在一个非常亢奋紧张的状态,这些“准中年人”觉得自己又青春了一把。
今年8月,参加企业类领军人才境外(英国)培训时,侯锐又重新感受了一次“昨日的时光”:飞机是经济舱,所住酒店房间为双人间,吃得简单随意。“那是我参加出国团里条件最简朴的一次了”,但她却认为这是她出国经历中最为留恋的一次。了解国际会计准则发展趋势和英国企业财务功能转型中的实践经验,这样难得的学习机会让考察非常充实,收获多多。
“感情真诚而质朴”是这一期学员彼此共同的感受,领军人才班为他们搭建了一个难得的平台。6年来,侯锐认为自己的变化是巨大的。
2006年,从中国电信集团总部财务部一名处长被提拔到集团下属的广西电信公司任党组成员、总会计师,作为当时集团内同级别最年轻的干部之一,面对一个拥有50亿资产、1万多名员工的公司,侯锐心里颇有忐忑。在领军班培训时,侯锐向同班的同学取经。
同学魏永春有类似在基层工作的经验,闲聊中建议她“少说、多听、多做”,这个建议侯锐一直铭记于心。初到广西电信公司主管财务工作时,侯锐有些想法与公司部分干部员工不计投入贪求规模的观点并不一致,但她也并不急于反驳。经过考察、分析,侯锐在第一次工作会上用数据和事实详细深刻地分析了公司几年发展的历程,论证了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观点,给与会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些一期班同学之间不经意间的帮助,带给对方的影响都可能是深刻而巨大的。
在中国电信推进财务管理体制创新时,为顺利推进省级财务共享中心(SSC)试点工作和集团账务“一本账”项目,通过在中石油工作的领军班同学牵线搭桥,侯锐和中国电信公司的同事前往中石油现场学习“财务一本账”经验。此类事情已不胜枚举,早已渗入侯锐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终于要毕业了。”侯锐戏说。并非觉得时间久,而是万千感慨与不舍。她曾有过险些“留级”的危险:2008年的英语培训,正遇上电信行业重组。当时已从广西调回集团总部任财务部副总监的侯锐,由于工作脱不开身,不能全程参加培训。
正当侯锐左右为难时,财政部会计司处长狄凯亲自给侯锐的领导电话协调此事。最终考虑到这一特殊情况,“法外开恩”,准许侯锐培训期间返回公司工作,但以必须参加考试并通过来作为条件。所幸英语是侯锐的强项,顺利通过考核,如此才躲过“留级”一劫。
一个多月前,刚刚结束首次举办的企业类领军人才境外(英国)培训不久,还处在倒时差的眩晕中,侯锐接到了中国电信集团党组通知—她被派往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任副总裁。这份有更广阔空间的工作,对她来说是一份毕业前的最好礼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