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收藏|Eng|XBRL中国|可做?|帮助|         手机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视野茶会计人文正文
 

靖玉树的算书情缘

来源:中国会计报   发布时间:2011-11-18  作者:宫莹   编辑:杜旭冬

阅读:707  打印   RSS 字号:||
他的一生都与会计有关,从干会计到教会计,再到痴迷古算书,对于会计的热情从未减弱一丝一毫。

他的一生都与会计有关,从干会计到教会计,再到痴迷古算书,对于会计的热情从未减弱一丝一毫。

他就是靖玉树

他很低调,亦很谦虚。

会计职业他坚守了29年,并撰写了第一批中国的会计教材。

他倾其所有“疯狂”收集历代珠算书籍8万余册,梦想着建一座图书馆好好存放这些差点失传的“宝贝”。

因为痴迷珠心算,年近八旬的他依然坚持到临沂市珠算协会工作,且分文不取。

这一切,都源于他对会计的热爱和坚守。而这,也成就了靖玉树的“会计传奇”。

11岁走上讲台当老师

在靖老的记忆中,有很多往事印在心中。但11岁拿粉笔当老师绝对位列“难忘记忆”之首。

1942年,9岁的靖玉树开始在村里的抗日小学上学,这时候,他已经学会了几百个字。刚开始的两年里,靖玉树过得很快乐,他常常把鼻子凑到教材上闻,那是世界上最好的味道。两年以后,学校解散,学校改为“庄户学”,就是一边在家种地,一边学习。临别时,老师说:大家以后识两个字的教识一个字的,识一个字的教不认识字的。所有的人都没有当真,除了靖玉树。

回到家里,靖玉树想,自己认识很多字,完全可以教别人。于是,第二天,靖玉树自己上门动员学生,在地主的闲置房子里上课。第一天来了18个人,这18个人里面有很多人比靖玉树大。后来,陆陆续续又来了很多学生,学校办得很兴旺。就这样,11岁的靖玉树开始走上讲台,当起了老师。

“那时候,我还闹了个大笑话。”靖玉树对于几十年前的经历依然记忆犹新。

那年的夏天格外炎热,教室里又闷又热。学生们提议去村西河沙滩的大树底下去学习。于是,学生们抬着黑板,带着粉笔就去了。黑板是挂在树上的,靖玉树只能由成年的学生抱着,一边讲课,一边往黑板上写字。一个不小心,黑板要掉下来,靖玉树喊:“黑板要掉下来了!”底下抱着他的学生把靖玉树往地上一扔就去接黑板,黑板没接到,掉下来,正好砸到靖玉树的脚上,剧烈的疼痛使这个11岁的孩子忍不住哇哇大哭,其他学生们赶忙上来安慰:“老师,别哭了,别哭了,老师……”“现在想起这件事来,真让我哭笑不得。当老师当出这样的笑话来,有点丢人,但也是有趣的经历。”靖玉树笑着说。

29年会计生涯

1951年,靖玉树所在村子成立了联村供销合作社,县里动员正在当老师的靖玉树当会计。第一次听说“会计”这个名词的他却理解成为“快记”,于是欣然接受。真正做起“会计”之后,靖玉树才知道会计究竟是什么。“这对我来说,是一项困难,也是一个机遇。”靖玉树很庆幸自己能进入这个行业。

由于没学过会计,靖玉树开始自己想办法梳理账目,比如销售一类的如何放在一起,收入一类的如何放在一起。时间长了,靖玉树有了自己的一套记账方法

此外,靖玉树还遇到一个大困难———不会打算盘。对于当时的会计来说,不会打算盘,就几乎失去了当一个会计的所有资格。刚开始,靖玉树只能用笔算数。有一次,靖玉树去县里进行月度结算,当其他的会计看到他不会打算盘时,随口说了一句:“你去哪混不了一碗饭吃?不会打算盘,干嘛要当会计?!”这句话让靖玉树很受刺激。

回到村里,靖玉树开始白天黑夜地练习打算盘。半年之后,靖玉树打算盘的水平已经远远超过周围的人。当初“嘲讽”靖玉树的人说:“你怎么骗人呢?你明明会打算盘,为啥装作不会呢?”靖玉树回答说:“我原来不会打算盘,我还能这一辈子永远不会打算盘吗?”就这样,靖玉树成了会打算盘的会计。

1952年,县里组织会计班,靖玉树参加学习45天,发现老师教授的方法与原来自己创造的记账方法竟然完全吻合。参加完这个培训班之后,靖玉树对会计的整套记账方法和原理豁然开朗。

1953年,对会计已经十分精通的靖玉树犯了当老师的“瘾”。他在供销社办起了免费会计班,把一些对会计感兴趣、有文化的职工集中起来,每天晚上给他们上课。

这一干就是20多年,靖玉树先后在当地多个供销社当主管会计兼会计老师。1979年,他开始自己独立编写会计培训教材,还应省里要求,编写会计习题集。也许在现在看来,编一本会计教材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但是,在当时几乎没有什么参考资料的情况下,一本本的教材凝聚了靖玉树的辛勤与艰苦。

收购站“结缘”珠算古籍

会计不仅给了靖玉树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带来了与收藏珠心算书籍的结缘。

据靖老介绍,那时候他才十几岁,在收购站干会计。一次,他在收废纸的地方转悠时发现,有很多旧书被当做废纸卖掉了,甚至有一些是古代的算术书。靖玉树拿着这些书,感觉一旦扔掉它们可能就再也找不到了,便把这些旧书买下来保存着。

这次偶然的机会,开始了靖玉树与珠算的“一世奇缘”,也开始了收藏古代珠算书之路。

随着老人收藏的古代算术书籍越来越多,他渐渐地从中摸出了收藏这些古算术书籍的规律。他开始从在回收站转悠变成了与古旧书店联系。“后来我发现很多省、市、自治区的古旧书店里面也有一部分回收的古代算术书籍,而且他们收上来这些书并不好卖。我便跟他们建立了联系,只要收到这样的书,就卖给我。”据老人介绍,中国古代的算术书籍因为用的人少,所以一般不再出版,所以这种书便越来越少。而且古代的数学专业语言跟现在的数学语言无法吻合,所以即使是很多数学专业的人也看不懂这些书,收藏这些书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为收藏珠算古书倾其所有

随着藏书越来越多,靖玉树的忧虑也越来越大,太多的书让他没有地方妥善安置,有一段时间自己的房间里全都是书,床底下都堆满了书。

据靖老介绍,他现在的8万多册藏书,除了家里放的两三万册,其余的分别放在两个书库里,但是在保管上还是存在不少问题。书籍的防潮、防腐也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现在大部分的书还是只能简单地放在铁皮柜里。

“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建一个专门收藏这些古代算术书籍的博物馆,能将这些书籍妥善安置好,别让这些书毁在我的手里。毕竟这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精神文明的结晶,并不是我的个人财产。

靖老的书库在市区一个幽静的院子里。在这里,他收藏的图书总量8万余册,其中光清代以前的线装书就有3000多卷,大多数都是古代算术的书籍。其中,许多木刻本、早年铜活字版本,堪称存世孤本。

50多年的古代算术书籍收集让靖玉树在数学研究界出了名,因为他的古代算术图书收集的时间长,书目非常全,很多大学和数学研究机构的教授、专家都经常到他这里寻找自己需要的古代数学资料。靖玉树也根据自己收集的古代算书资料整理出版了一套《中国历代算学集成》,其中收集了从西周到清朝末年的各种古代算学资料。

79岁的靖玉树,收藏古算书已近50年,为此几乎倾其所有。

“中国的古算书大约90%已经失传,现存90%以上我这儿都有。中国人多数以为数学是舶来品,这未免可悲。造成这种局面并非中国人不愿读或不能读中国古代的数学典籍,实在是因为无书可读。我要尽我所能,把它们收集起来。”靖玉树说。

文武双全的八旬老人

与靖老的第一次见面是在山东临沂。这一见足以让我印象深刻。

一位无比亲切的老人,没有任何架子。年近八十,侃侃而谈,思维清晰到让人怀疑他的年龄。

靖老的电话是名副其实的热线,他经常会在电话里与珠算界的同行探讨珠算、研究工作,一聊就是几个小时,因此电话占线是常态。

说靖老“文武双全”并不过分。

文能财务、武能耍刀。除了珠心算,让靖老心仪的就要属习武和书法了。习武是靖老几十年的习惯,每天耍耍大刀是他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一种诠释。而他遒劲有力的书法更是如此。在临沂王羲之的故乡,靖老和他的两个儿子可是当地有名的书法家。

“活到老学到老”是他一直秉持的精神。言谈间,靖老透露自己下一步计划就是想学电脑,因为不会操作电脑耽误了很多工作。当我探求靖老不输年轻人的充沛精力的原因时,他半开玩笑地说:“一辈子研究珠算,锻炼的呗!”采访中,靖老提了唯一要求:“若是我有十分功劳,你给我写八分,我没有任何意见,但若是写了十一分,我就不高兴了。”面对如此谦逊的靖老,我只恐手下的笔无法生花,写不出他的一二,诚惶诚恐地点头答应……

推荐:初入职场——会计新人职场宝典
【已有2位网友发表看法,点击查看】 分享 打印 意见反馈
更多关于 靖玉树 算书 珠算 的新闻
评论区
我来讲两句:
  • 昵称: (评论通过审核后可获得10个金币奖励) 快速登录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