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采访邀请时,王宁很好奇。作为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财务处处长,她说自己是一个浑身上下找不到闪光点的人,不知道这是不是可以对应那句话:平静之处也是深邃之处。
“跑偏,我总是不能走在最初理想中的那条路。”王宁半开玩笑半认真地为自己总结道。1988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学习概率统计专业的她,在毕业的时候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中科院数学所的科研工作,参加了1992年我国第一次较大规模组织的国家公务员考试。
而她报考的是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规划统计司的一个职位,“当时我的愿望就是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做一名人口统计领域的研究者。”结果,她如愿以偿。
统计师的副业
统计工作没做多久,王宁就兼职做了会计。上世纪90年代,王宁所在的规划统计司开始承办公司,因为有着相关业务技术,她被安排兼职从事会计工作。
“既然是工作需要,那就做吧!”王宁心想。没想到这一做就是近20年,而且还成了全国会计领军人才。
接手这个岗位之后,王宁发现,会计工作非常严谨。当时的她,对“借和贷”都还不能完全理解,更别说具体业务的操作了,于是她每天都拿着会计方面的课本,一边看一边做账。
即使是依葫芦画瓢,其中的纠结也是外人难以理解的。
“每次做账表、记科目的时候,我都要研究半天,通过翻阅书籍找出入账表的依据。”王宁笑着说。这样的工作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直到有一天,她顿悟了“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原理。而这样的顿悟绝非凭空得来的,而是源于王宁不断地填充知识,并将其运用于实践。
1998年,历经了此前3年的苦读、通过20多门课程考试的王宁,用坚持和勤劳拿到了中国人民大学会计本科专业自考学位。同时,通过3年的工作实践,此时的王宁已经熟练掌握了相关思路和方法,在工作中已经游刃有余了。
副业成主业
“会计是我的副业,统计才是我的主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王宁都在心里这样告诉自己。
2000年以前的她,一边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规划统计司工作,一边在当时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所属的两家企业先后做会计,但心里始终放不下最初的梦想——统计分析者。
2000年的一次调岗,使王宁心头一喜,“到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是不是可以做回统计工作了?”然而,又一个意外状况打乱了她的计划,当时的老会计离退,单位财务部门面临严重缺人的状况,因为王宁有会计工作经验,单位领导又把会计岗位派给了她,并许诺:再来新人的话,你就可以做回老本行。
1年、2年、3年……就这样,副业彻底变成了主业,王宁从普通员工升任为处长,并成长为全国会计领军人才。而这样的历程也让王宁的会计知识和实践得到了升华。
“前两次我是在企业做会计,如今则是在事业单位,从表面上看比在企业要容易一些,事实上,在事业单位要面临复杂的政策性规定,需要协调诸多关系。”王宁深有感触地说。
2006年年初,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招生,有着丰富工作经历的王宁,通过笔试、面试、资格审查等筛选过程,顺利成为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行政事业类首期学员,从此,王宁站在更高的平台上,在会计路上,不断进取、完善自我、阔步前行。
奋斗路上的精彩蜕变
作为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行政事业类首期学员,王宁和她的同学将要完成6年的奋斗之旅。领军班的学习生活究竟带给他们什么样的蜕变?对此,王宁有切身感受:知识的扩展、能力的提高、观念的转变。
“我们上大学的那个年代,学习的路径比较单一,主要是从课本上获取知识,其他途径很少,领军班的学习让我们用全新的方式去学习,那就是碰撞、交流、提升;那时候的课程也比较固定,领军班则是用引导教育方式,让学员的思维发散,除了会计,还有政治经济、宗教艺术、科技管理等课程,它们构筑了一个立体型的知识库。”王宁坦言,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会计从业者对此很感兴趣,因为可以从中获得新的思想架构,而这样的架构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模式:横向思考模式和纵向思考模式的叠加。
在以前的计生工作中,王宁的接触面相对较窄,时间长了,难免产生一些既定模式,思路不容易打开,“领军班的学习,使我的兴趣得到了扩展,培训内容包括不同领域学员之间的交流探讨、出外考察其他领域的工作方式、专家对最新政策的解读和引领……这些都让我们开阔了工作思路,并让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得到与时俱进的更新和完善。”领军班的学习还让王宁对生活和工作有了一种新的诠释,“比如有一堂音乐艺术欣赏课,就给了我一些这样的感触。以前在闲暇听乐曲的时候,我听的只是一种旋律,那次音乐课是要引导我们去品味、理解音乐传达的信息和故事。
此外,宗教由来的讲解、国际政治形势现状的分析等,都让我加深了对生活的理解,让我更加懂得生活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