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即将过去,回望过去的一年感慨万千。梳理一下值得回忆的事件有以下几件:
一、孙女学业的规划
六年前孙女报考大学选择专业时,根据全家的意见选择了财务管理,这就意味着要继承我的事业——会计,这个我为之奋斗了57年的职业。2009年本科毕业时面临继续深造——考研?还是就业,孙女又一次选择了考研。这个决定充分的表明了孙女从事会计工作的决心和信心。她是要以继续学习的行为,更好的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要实现青出于蓝胜于篮的决心。
孙女的初步愿望实现了。2009年国家出台了研究生教育制度的改革,各大院校扩招了一批全日制的MPA 培养实用人才的会计专业研究生,孙女有幸被原校录取。会计专业研究生学制为三年,2009年学的是基础课,多数是复习大学本科的课程。为此,学习任务比较轻松,于是我和孙女研究设计了两项课外任务:一是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为做一名合格的会计做好准备;二是向考取CPA 资格进军,为毕业择业拓宽门路,当时想的是,如果CPA考过了两科或更多,就为进入会计师事务所当一名审计助理创造了就业机会。按照这一规划,孙女在完成研究生必修专业课的同时,学习有关知识,特别是按照CPA 考试大纲的要求有计划的自学,财务管理、会计、战略风险等课程。
2011年,两年半的研究生学习,孙女没有辜负我的期望她经过努力:一是,考取了会计人员上岗证书;二是,积极参加了CPA考试,截至2010年已考试通过了会计、审计、财务管理和战略风险等四科,今年又参加了税法和经济法两科的考试(目前尚未公布成绩);三是,在今年的寒假期间主动去了一个会计师事务所参加了实习,初步接触了审计实务,对现金、银行存款、固定资产及折旧、应收、应付款等科目的审计有了初步理解;四是,参加了学校统一组织的对某集团公司的会计核算制度的调研与设计工作,与调研小组人员一起起草了其中酒业成本核算办法。看到孙女的这些成绩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我想按现在孙女的学习精神和努力奋发的尽头学业有成的愿望一定能够实现。
二、职业的艰难选择
进入10月份,2012年校园招聘工作启动,一些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先后来到学校举行招聘会。这意味着孙女就要毕业,要走向社会,目前面临着着择业的双向选择。这对全家人来说都是一件大事。就孙女的所学专业来说择业面临两个去向,一是会计、二是审计。细分又可分为:工业、商业、事业、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还有就业地点的选择。从用人单位来说,聘用的条件有所要求,然而聘任中的一些潜规则,如男生优先,干部优先、女生要求身高、体态优秀者优先等(如容貌、眼睛大小等)。总之,双向选择吗。面对如此艰难地选择,我们全家包括孙女本人共同研究了应对策略:一、工作地点在本省一、二流城市;二、工作单位:先国营后私营;三、先工业企业,其次房地产开发企业,再次金融机构,最后其他单位;四、专业岗位,先财务会计,后审计。五、简历的投放,采取广投的策略,即有“会”(招聘会)必去,有“招聘”的必投的策略。实践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方法是有效地。虽然在整个招聘工作中遭到一些企业、单位的白眼和冷遇,然而孙女也拒绝了一些不理想、不满意的企业的录用。最后孙女与一家落户本省地处二流城市的国企,签订了内审岗位协议。完成了孙女择业的选择,这个结果全家包括孙女本人都非常满意。
2012年7月孙女研究生毕业,就要走向社会,即将由学生转换成企业干部的角色。对于如何走好这一步以至于今后奋斗目标的定位极为重要。为了孙女在今后的人生历程中成长为一名有用的人才,我们全家包括孙女在内研究设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略,具体计划如下:
一、干一行爱一行。首先全面了解这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企业文化精神、所处的地位和对国民经济、社会承担的责任,这一点通过网上搜集的资料就可以实现;
二、积极参加企业的岗前培训,尽快熟悉企业的战略目标、中心任务和基本业务,熟悉企业的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和权限尤其是财务、审计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备以及专业的尽职调查;
三、熟悉与内审岗位有关的业务、专业知识,特别是与内审岗位有关的财务会计、内控制度等法规、政策、上级有关规定等;
四、尽快熟悉内审岗位的基本职能、责任、权限,学习和掌握内部审计准则、内部审计实务指南以及内部审计理论和方法,有计划的学习内部审计理论专著;
五、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例如:中级、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考试。继续CPA 全科考试通过的计划实施。
六、完成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撰写与答辩。完成会计专业研究生的学业。
这就是2012年的初步想法。
这些设计完全是全家人的共同意愿,但我是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