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晓文、李宏贵等保代再忽悠股民
瑞银证券是我国证券市场上首家由外资直接入股的全牌照证券公司,其保荐代表人丁晓文、李宏贵等人也有着多年从业资格,但他们保荐的公司多在上市后业绩就出现“变脸”。尤其是2011年,瑞银证券保荐的三家公司中,就有两家上市公司上市后业绩报告出现“大变脸”。难怪有投资者说:“瑞银与保代丁晓文、李宏贵等人忽悠股民的水平又提高了。”
保荐三项目两项业绩大降
2011年,瑞银证券完成比亚迪、庞大集团和新华保险三单IPO项目,合计赚取了3.1亿元保荐承销费收入,主承销收入一项排在2011年证券业第九名。不过,仅有三宗IPO中,就有两家上市公司上市后业绩出现“大变脸”。
首先是比亚迪,年报显示,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488.27亿元,较上年增长0.78%;营业利润14.1亿元,较上年下降49.04%;净利润13.85亿元,较上年降低45.13%。据了解,真正引发市场关注的是比亚迪的营业利润指标几度变动。
众所周知,去年6月将比亚迪在上市后立刻业绩翻脸,上半年营业利润仅3.27亿元,同比下降达87.55%,三季报公布的营业利润同比下降仍达84.49%。接近九成的利润连续下滑,业界普遍认为比亚迪全年营业利润将下降50%以上。然后柳暗花明、峰回路转,最终公布的数据是49.04%,刚好不过50%的红线。
根据《保荐业务管理办法》的规定,发行人在持续督导期间,公开发行证券上市当年营业利润比上年下滑50%以上,证监会可根据情节轻重,自确认之日起3个月到12个月内不受理相关保荐代表人具体负责的推荐;情节特别严重的,撤销相关人员的保荐代表人资格。
分析人士表示,只有比亚迪年报的利润下降幅度在50%以内,作为公司上市保荐代表人的瑞银证券保荐人丁晓文、汤双定,才免于证监会的处罚。“从营业利润下降近90%拉到50%以内,比亚迪恐怕是用心良苦。”
其次是庞大集团。年报显示,公司2011年度实现营业总收入554.55亿元,同比增长3.13%;实现净利润6.50亿元,同比下滑47.43%。虽然庞大集团的利润没有超过规定要受罚的“下滑50%以上”这一规定。但上市不足一年业绩即出现“大变脸”,不免让人怀疑庞大集团的上市是保荐人瑞银证券以及保荐代表人李宏贵和张浩“精心包装”的成果。
“上市企业首年业绩就出现大幅下滑,保荐人是怎么进行保荐的,保荐代表人是做什么吃的?”有投资者气愤地表示。
中石油、西部矿业等也出自瑞银之手
资讯显示,2007年至今,瑞银证券独自保荐或联合其他券商一起保荐的上市公司一共13家,其中,独自保荐的有比亚迪、庞大集团、兴业证券和际华集团等7公司,与其它券商一起保荐有中国石油、中国中铁等6家。
在瑞银证券担任保荐的这16家公司,除上述比亚迪、庞大集团两家外,给投资者带来印象最深的恐怕要算同为2007年上市的西部矿业和中国石油两家了。
资料显示,由瑞银证券保荐,丁晓文、李宏贵任保代西部矿业,在上市的2007年表现平平,2008年业绩便大幅下降。2007年,西部矿业实现营业收入87亿元,同比微增5.93%,实现净利17亿元,同比增长12%;2008年,西部矿业净利润仅为5.7亿元,同比大幅下降67.29%。
在2009年-2011年的四年间,西部矿业业绩也是差强人意。资料显示,2009年公司实现净利润6.02亿元,同比增长7.99%;2010年实现净利润9.89亿元,同比增长64.46%;正当大家以为公司业绩就此“苦尽甜来”时,2011年,公司净利润又出现了下滑,同比滑13.21%至8.59亿元,今年一季业绩更是同比暴跌91.13%。
上市之初,市场处于大牛市中,西部矿业一度表现不错,股价摸高至68.5元,不过其后一路走低,至今己经较当初的高位跌逾八成。
中国石油是瑞银证券联合中信证券以及中金公司保荐的,瑞银证券保代为丁晓文和乔捷。与西部矿业一样,中国石油2007年上市以来业绩表现也是平平,上市至今的净利润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2%、-21.99%、-9.35%、+35.56%和-4.92%。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中国石油A股上市后的四年中,业绩仅有一年是同比有上升的,这与当时保荐机构瑞银证券等宣称称的“发行人拥有以上游业务为核心,优化高效的一体化的完整业务链,通过参与石油石化业务链各个环节的运营,显著地实现了不同板块间的协同效应,优化了经营管理效率,并且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盈利水平”相差悬殊。
在走势上,中国石油在上市当于摸高至48.62元的历史新高后,一路走低,至今股价己较当初的历史高位跌去近80%,可见瑞银证券及其保代的“忽悠”让股民的损失是多么惨重。
瑞银保荐最差公司上市三年便出现巨亏
或许在一些投资者眼中,时常出现在报端,套牢了一大批股民的中国石油和西部矿业是瑞银证券保荐出来的最差的公司。其实不然,瑞银证券保荐出来的最差公司是应为上市5年以来,业绩出现“2涨3跌”的中海集运。
据统计,中海集运自2007年上市以来,其发布的5份年报中,有3份净利润是同比下跌的,仅有两年的净利润同比是有所增长的。资料显示,2007年至2011年,中海集运实现净利润分别为33.24亿元、1.31亿元、-64.89亿元、42.03亿元和-27.43亿元,同比分别为上升396.66%、下降96.03%、下降4917.73%、上升164.77%和下降165.27%。
资料显示,中海集运为瑞银证券与中金公司联合保荐的项目;瑞银证券参与此项目的保荐代表人为罗民、吕晓峰。他们在中海集运在保荐书上指出:“发行人拥有灵活的船队调配机制,根据市场情况在不同航线间调配运力,干线稍带内支线,提高了运营效率和效益。同时,内贸和外贸航线的互补性,使发行人得以在国内或国际市场发生波动时以另一市场的运力进行调剂,大大提高了资源调配的灵活性。此外,发行人通过各种策略性经营方式有效地降低了船舶建造和运营成本。”
不过,从中海集运上市以来的发布的5份年报来看,公司的表现并如保荐人说的那么“神活”。就拿上市次年业绩下降96.03%的2008年来说吧,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减速的影响,2008年中国出口贸易出现大幅度减速。按保荐人的传递出来的信息,中海集运可通过“内贸和外贸航线的互补性”等来稳定运营效益。不过投资快报记者从中海集运2008年报发现,运输收入下降11%,但运输成本仅仅下降0.93%是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96%的主要原因。
二级市场上,中海集运在上市之初受当时市场处于大牛市的影响,一度摸高至12.57元,不过其后一路走低,至今己经较当初的高位逾七成。“忽悠”给股民造成损失惨程度也没比中国石油和西部矿业差多少。
比亚迪、庞大集团上市保代人概况
丁晓文、汤双定
投资快报记者查阅相关资料获悉,丁晓文已具有10年证券行业从业经历。2001年至2006年,在银河证券投资银行部任副总监;2006年加盟瑞银证券,先后任职瑞银证券北京代表处以及瑞银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
其合作伙伴汤双定同样具有近10年的从业经历。据悉,汤双定于2006年至2008年任民族证券投资银行部董事,2008年3月至今出任瑞银证券投资银行部执行董事。
在比亚迪之前,丁晓文还曾负责保荐美邦服饰、西部矿业、中国石油的IPO的保荐工作;汤双定在民族证券期间曾负责过大亚科技的非公开发行工作。
李宏贵、张浩
资料显示,李宏贵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和首批保荐代表人,拥有超过十年投资银行经验,2006年加入瑞银证券,任公司投资银行部执行董事的李宏贵,自2004年注册为首批保荐代表人以来,先后承担中材国际、西部矿业、中国中铁的IPO的保荐及持续督导工作,晋西车轴IPO的的持续督导工作,以及深桑达A的股权分置改革的保荐工作。
合作伙伴张浩在承担庞大汽贸IPO保荐工作之前,还参与兴业证券、中国石油和美邦服饰IPO工作、中铁二局2007年非公开发行A 股等工作。
专家建议加大处罚力度
既然证监会有相关处罚规定,但为什么还有很多公司上市后立马业绩变脸?为什么仍有很多保荐机构及保代在IPO过程中不尽责?分析人士表示,保荐人IPO过程中不尽责现象之所以会屡教不改,与证监会的处罚太轻有关。
据统计,自2004年以来,证监会对保荐人(包括保荐机构和保代)开出罚单不过56张。并且当中处罚措施大多数是“谈话提醒”、“出具警示函”等这类不痛不痒的处罚措施,明显偏轻。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表示,要把保荐代表人个人的历史记录写在企业的招股书上,包括保荐人是谁、保荐过多少企业、有多少出了问题、是否曾被警告和罚款。保荐人的历史记录是否有污点应该成为是否买所保荐股票的重要依据。
“如果上市公司出了问题,每一个中介机构都应该有责任,但主要责任应该是证券公司和保荐代表人。保荐代表人的保荐工作应该确立一个期限,例如三年甚至更长。在三年内,如果所保荐上市的企业出了问题,保荐代表人都应该有责任,特别是在信息披露真实性以及盈利预测方面的责任。”刘纪鹏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