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至6月4日,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企业类四期英语集训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美丽的校园内举行。我坚持参加了全程培训。近1个月时间,受益良多,感概良多,但印象最深的是英语教授常挂在嘴上的3句话。
NO.1:英语是CFO的短板
英语教授把我们这些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称为CFO。英语集训一开班,他就严肃地告诉我们,我们必须认识到,英语是我们这些CFO的短板。
仔细想来,确实如此。论学历,我们不是博士就是硕士;论职称,我们不是正高级会计师,就是高级会计师;论职业资格,我们有的是ACA,有的是AA,多数是CPA;论职务,我们要么是国有大银行总行的部门总经理,要么是国有企业的总会计师,要么是中央企业总部的财务处长;论年龄,我们全部在45岁以下;论工作经历和工作业绩,我们身经百战。所有这些,似乎已经很完美了,足以让我们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但是,我们的英语水平怎么样呢?我们这个班,常年出国使用英语的就2-3个人,有海外硕士学习背景的仅有1人,有海外工作背景的仅有1人,多数同学只有海外短期培训或者进修经历。因此,能够比较流利使用英语的只有2-3人,少数同学可以磕磕巴巴开口说,多数同学是学了几十年英语,不知怎么开口说英语。
我不禁反思:中央企业要“走出去”,外国企业大踏步走了进来,我们要与狼共舞,我们能不能用英语与外商谈判?多数人还不能。对我们的专业,我们有丰富的经验,有深刻的理解,但是,我们有没有能力站到国际论坛上用英语来表达我们的见解?在我们所有各期企业类会计领军(后备)人才中,有这个能力的,凤毛麟角。这就是我们的短板,是我们大踏步走向国际化的绊脚石。我们必须补上这块短板,搬掉这块绊脚石,才能走得更快更远。
NO.2:英语应成为我们终身的朋友
教授问我们,我们怎样认识英语?我们回答:英语是一项重要的工具!教授说:对,但这只是第一层次。
他说,他终身在学习英语,不断在使用英语,英语已成为他的朋友。“英语应成为我们终身的朋友”,这是他要我们记住的第2句话。
我对“朋友”的理解是:在你孤独时陪伴你;在你遇到困难时,挺身而出,帮助你渡过难关;在你高兴时,你愿意与其分享快乐。
把英语作为朋友,就是在孤独时,听听英语歌曲或者英语新闻,看看英语书籍,走进英语的世界,就不再感到孤独;把英语作为朋友,就是在我们遇到职场瓶颈、商业谈判陷入僵局,或者某一天我们站到国际论坛上,我们突然发现,由于我们与英语朝夕相处,结下“深厚友谊”,我们脱口而出,一口流利、漂亮的英语,让领导、同事、谈判对手或者听众对我们刮目相看,问题迎刃而解;把英语作为朋友,我们用英语来表达我们的快乐,这就是与英语分享快乐。
总而言之,终身学习英语、使用英语、享受英语,这就是英语成为我们终身的朋友。
NO.3:课堂内敢于“丢脸”,课堂外才能长脸
在英语课堂上,教授总是把“大胆说英语,不要怕丢脸”挂在嘴上,总是告诫我们,“课堂内敢于丢脸,课堂外才能长脸”。临别时,教授专门抽出时间,给我们以“farewellspeech”,其中有一条仍然是“课堂内敢于丢脸,课堂外才能长脸”。总之,就是要求我们不管英语有多烂(broken),都要大胆张口说,平时多开口,战时才顺溜。
一个月的培训期内,我们每天上午1个小时,下午一个小时,分小组站到前面去,就我们自己选择的主题,开口用英语表达我们的观点。刚开始,确实有好多同学说出来的英语够破够烂,犯的错误让同学们捧腹大笑,确实够“丢脸”。但是,同学们按照教授的指点和要求,大胆开口说,坚持开口说。慢慢地,不少同学出现了变化。有的越来越大方从容了,有的语法错误越来越少了,有的发音越来越准确了。我们讨论的主题越来越难了,形式越来越丰富了,最后我们能够展开辩论,我们可以模拟召开新闻发布会,有的同学未经准备就可以流利回答“记者”提问,我们可以举办英语晚会,用英语主持节目,表演小品……如果没有那每天2个小时的“丢脸”,哪有模拟新闻发布会的流利?哪有英语晚会的精彩?如果我们长期坚持“丢脸”,当我们坐到与外商的谈判桌上,或者站到国际论坛上,是不是就可以长脸?您或许会问,30天才记住3句话,不少吗?我的回答是:不多,确实不多。不过,《论语》15900字,《孙子兵法》和《道德经》都是区区5000言,您能说它贫乏吗?如果能够按照这3句话的要求去做,您还能说这30天受益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