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伦敦奥运会,一片名叫哈灵根的赛狗场铺上了木地板,变成了篮球场,中国和英国篮球队就在这里交战,吴成章率领的中国队54比25击败了普莱斯率领的英国队。1978年,哈灵根球馆被铲平,如今这里变成了一个超级市场。
64年后,88岁的吴成章和85岁的普莱斯在伦敦重逢,他们是64年前那场战役的“幸存者”。那支10人组成的中国篮球队只有两名队员还健在,队长李震中已经96岁,瘫痪在床。而英国队也只剩下普莱斯一个人还能见证64年后英国再办奥运会,普莱斯施展着他典型的英式幽默:“我出名并不是因为我的职业生涯有多辉煌,而是因为我足够长寿。”
普莱斯对64年前的奥运记忆已经模糊,只记得当时英国队只赢了1场球,吴成章却记得每一个细节,记得他们是如何打表演赛赚到了去英国的路费,记得没有什么人参加当时中国代表团的升旗仪式,记得他们虽然125比25横扫伊拉克队、创下了那届奥运会的比分悬殊纪录,但因为对规则了解不透彻,中国队还是没能进入八强。
1948年奥运会后,吴成章一直没有离开过篮球,1984年,身为篮球教练的他退休了,还组织了一支“古花”篮球队,队伍里都是古稀(70岁)和花甲(60岁)之年的老将,吴成章一直打到76岁才挂靴,如今用门球强身健体,用桥牌锻炼记忆。普莱斯一直也不是职业球员,他原本是一名注册会计师,白天上班,晚上打篮球,1948年奥运会后,他改行卖起了家具,直到2006年退休。运动伴随了他一辈子,他打网球、板球、壁球,85岁还喜欢去打高尔夫球。
如今的篮球和64年前太不一样,那时候,没有赞助商,媒体也不关注奥运会,他们自筹资金参加比赛,普莱斯参加奥运会的全部收获就是一件运动外套、一身运动衣裤、一件背心、一条短裤和一顶草帽。中国队的平均身高1米88,而英国队最高的队员也只有1米88。
然而,老爷子们都很怀念旧时光,普莱斯说:“在那届奥运会的篮球馆里,有一句顾拜旦的话我记得很清楚:胜负不是最重要的,重在参与。现在的人们似乎只在意胜负,奥运精神已经变了味道,这令我有点难过,或许我已经是个老古董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