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职场动态正文
 

海外投行现裁员风波 国内券商却逆势扩张

来源:证券日报   发布时间:2012-11-14  作者:尚玉   编辑:无忧草

阅读:1087  打印   RSS 字号:||
投行裁员的时机是资本市场健康状况最灵敏的反周期指示器,所以投行总是在市场周期变化之前裁员。

“过去银行在没有足够客户群的情况下,大量扩大自营业务,以此维持金融业的发展,如今监管要求发生变化,这些泡沫将被捅破。”一家大型海外投行的首席经济学家曾这样表示。这一预言目前正在逐渐得到验证,投资银行产能已过剩,在经济疲软、盈利下降的背景下,世界各地的投行开始自金融危机以来最大规模的裁员。

从国内来看,为节省开支,券商也在各部门中进行人员的调整,包括精简繁荣部门同时增加量化、固定收益以及资管部门的人手

海外银行疯狂瘦身

部分机构裁员过万

去年下半年以来,各大银行前赴后继的裁员消息令市场颇为寒冷。全球银行业疯狂裁员,花旗、汇丰、瑞银、瑞信、高盛、美银美林等全球金融机构纷纷卷入裁员风暴。“银行裁员的时机是资本市场健康状况最灵敏的反周期指示器,我们总是在市场周期变化之前裁员。”美国一家大型投资银行的高级银行家如是说。经道琼斯对八大投行全年的追踪调查,发现自去年至今投行职位数下降5.6%,该行业总职位约减少10万个。

据媒体报道,2011年底花旗集团首席执行长潘伟迪称,从该季度起,花旗银行计划在未来几个季度中完成裁员4500人,此次裁员相关的开支将达4亿美元。据了解,其目标为每年减少3%-5%的开支,约20亿美元。实际上花旗银行2008年就曾裁员7.3万人,是该年度华尔街投行裁员人数的第一名。

今年10月初,瑞士私人银行宝盛银行对外宣称,待收购美银美林的部分财富管理业务完成后,将大规模削减原美银员工,以及在并购后重新组建集团中的后台员工,该行将削减超过1000个岗位。瑞银宣布在未来三年内,将总计裁员1万人,这是其自金融危机后多次裁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

据透露,本次瑞银的万人裁员计划的分配为:英国40%;瑞士25%;美国30%;其它地区(包括亚太区)5%,中国区基本不受影响。

瑞银去年8月底宣布裁员3500人,预计到2015年前将实现裁员1万人。本次裁员大部分集中在投资银行业务。固定收益类业务因为对资本金占用较大,故成为此次瑞银裁员的重灾区。

消息人士透露,美银美林香港分部也成为裁员的重灾区,证券部和衍生工具部成为主要裁员对象。初步统计,今年8月以来,香港外资行共计裁员人数超过250人,而金融界大规模的失业,已冲击高端消费,中环的高级食肆及部分豪华车车行首当其冲被拖累。

投行界的裁员声响彻2012年,美国银行9月份表示,计划在今年年底裁员1.6万人。英国银行巨头苏格兰皇家银行1月份宣布,计划未来3年裁员3500人。今年9月底,银行集团又将拟定的投资银行部门裁员人数从3500人提高至3800人,裁员现象进一步加剧。

今年11月初,高盛集团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发布的文件中称,为精简开支,高盛集团只任命了少数合伙人,已将合伙人的雇员数量从438人下调至407人。

近期,高盛中国区并无裁员计划,而是把重点放在调整其领导层在中国区的阵势。高盛召回旧将马克·史华兹担任集团副董事长兼亚太区董事长,马克·史华兹派驻北京;任命韦达文接替蔡金勇,领导中国投资银行业务;9月,高盛宣布宋冰将出任高盛高华总经理兼法定代表人职务。最近,高盛还新成立了中国IBD(投资银行部)常务委员会。

据了解,高盛中国3年来IPO的成绩单为零,今年以来,正准备登陆上交所的重庆银行东莞银行是高盛高华的客户。

高盛高华前CEO蔡金勇离任之前曾对媒体正式回应过这个问题,他说,尽管IPO方面没有做什么项目,但仍然执行了不少在市场上有影响力的大项目。

“高盛归根结底还是文化的原因,其一很注意风险控制,在中国的业务中规中矩,它不会拿自己和客户的声誉冒险,所以做项目有些保守。”一位接近高盛的业内人士透露。

此外,高盛CFO维尼亚称上个月高盛已经部分完成成本节省项目,此项目旨在节省19亿美元开支,主要通过裁员以及削减其它非薪酬支出。据统计,该集团自2010年底以来已经削减了3100名员工,员工总数减少9%。

合资券商业绩参差不齐

恐裁员人心惶惶

从目前宣布裁员的海外投行来看,大多没有中国区的裁员计划。分析认为,作为亚太甚至全球重要的市场之一,多数投行并没有收缩业务的计划。尽管如此,统计显示,2012年合资券商承销业绩仍然十分惨淡。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截至11月13日,今年以来144家公司首发上市的主承销商中,合资券商仅有中金公司、瑞信方正、中德证券、海际大和证券4家获得8单新股发行承销业务,其余合资券商今年均一单未中。

据了解,创收最高的合资券商为中德证券,本年度以来中德证券通过承销博林特和中信重工获得承销保荐收入2.1亿元,是今年前三季度承销保荐业务创收最高的合资券商。

一名相关投行人士表示,“中德证券公司项目数量及承销收入金额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并不大,但业务状况也并不如去年那么好”。但与大型券商不同,中小型券商所受的影响并不严重,业务上人员并不饱和,故今年并无明显裁员行动。

然而始终被标杆为“中资投行贵族”的中金公司,今年以来业绩平平。

今年10月下旬,中金公司也加入了裁员大潮,裁员对象主要集中在投行业务部门,裁员的数量大约在30名—40名。相关投行人士表示,10月初就有中金投行部门的人四处打听其他券商裁员的事情,“他们正在定计划裁员,现在人心惶惶”。

据了解,此前中金公司研究部已经完成裁员。除了裁员,中金公司部分员工被降薪,基本工资的降薪幅度在20%至30%,奖金部分则尚无定论。中金公司一位前中层透露,因为中金自身的管理问题难以解决,且宏观形势发生较大变化,中金很难再现过去的辉煌。

国内券商有的放矢

资管固收迅速扩张

反观国内,今年以来由于股市疲弱,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券商的投行、研究所、经纪业务都掀起了裁员风潮。10月29日证监会召集58家券商进行座谈。有与会人员透露,证监会要求,每个证券公司要认真分析员工情况,合适的留下,不合适的淘汰。

据了解,中信证券投行内部将进行削减式整合,将由原有的三个组整合为两个组。有中信证券内部人士曾表示,内部传闻称10月底高达20%至30%的裁员,涉及到投行中的高层管理和项目执行人士。

一位光大证券的投行部人士透露,今年保代的薪酬和去年相比并无太大变化,但仍对未来降薪表示忧虑。

然而与券商投行业务不同的是,资管部门却逆势扩张,量化投资和固定收益部门也迎来了春天。

今年10月19日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及配套实施细则正式实施,中国证监会则在加强事后监管的同时,大幅度放松原有的管制。包括券商资管产品实行备案制和资管投资范围扩大将带来新的机会。

据悉,华鑫证券、第一创业证券等多家券商的资管部正火热招人,长江证券资管部最近一次性招录了20多名员工。某行业前15券商资管部门甚至匿名招聘渠道营销经理岗位和销售策划经理岗位。资管部门火热程度可见一斑。据报道,近年来西南证券研发人员新加入了13人,资产管理的人员新加入了8人,两个部门的员工数量分别出现了26%、67%的增长。

“券商资管行业全面放松后,无疑将迎来大发展,未来资管的发展方向,是高端定制化,也就是说把资管部的人才队伍分成若干个小单元,每个单元有一两个特色的产品,把这些产品做精做好。这也是我们不断招人的原因。”深圳某券商资管部负责人表示。

据Wind数据统计,目前券商总资产管理规模已超过9735亿元,券商资管规模从2011年年末的2819亿元上升至近万亿元,增长了2.5倍。目前,我国证券公司资管收入占行业总收入比例仅为3%,而美国投行该比例达到13%,国内资管业务潜力巨大。

“从我们发售产品的情况看,那些风险可控、收益适中的量化套利类和固定收益类产品特别受投资者青睐。”上海一家券商营业部负责人表示。随着量化产品逐渐受到市场欢迎,一些追求更高收益的券商量化产品也跃跃欲试。

据Wind数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9月底,共有22只量化型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成立,40只量化型阳光私募产品成立,18只量化基金产品成立。国内市场逐渐开始关注量化产品发行,包括基金、券商、私募都纷纷推出各自的量化产品。

另外,随着债券市场的良好发展,未来券商固定收益部门也有较大的发展。北京某券商固收业务人士透露,“固收业务人员这两年来的收入越来越高,一些做得好的券商,固收部门的平均收入已经高于投行部门。”据透露,目前券商固收部门吸引了许多原投行部门人员的跳槽。

更多关于 投行 裁员 券商 的新闻 关于 投行 裁员 券商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