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会计视野 发布时间:2013-08-16 编辑:wennie
经过长达三十年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碳排放国。中国还将继续快速发展。比如,到2015 年中国将拥有230个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4.5 亿人次。中国的人口(有望在2030 年前后触顶,达15 亿)和经济增长对能源、水资源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根据世界银行2012年发布的报告,中国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和自然资源的损耗占中国国民收入总值的9%。
中国政府认为,中国人均碳排放量仍远低于美国、加拿大等国,并且不接受西方耗能大国的指摘。不过,正如AA 近日委托发布的一份名为《绿色经济:对中国企业的鞭策与引导》的报告指出,中国正在切实努力,通过一系列的政策调整来遏制碳排放。从十一五计划(2006 至2010 年)开始的相关行动仍在继续。当前的十二五规划对节能减排和落实节水政策投入了大量财政资金,旨在将目前依赖于化石燃料的“褐色”经济转变为“绿色”经济。
鉴于褐色经济的工作机会预计将逐渐接近顶峰然后开始减少,中国政府同样希望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创造绿色经济的工作机会。碳减排的挑战在2011 至2020年间,中国对新能源相关产业的投资总额将达到7,700 亿美元左右,其中对风能的投资达2,310 亿美元。不仅如此,中国还将继续开发所有形式的能源,如煤能源、水力能源、核能、生物能、太阳能和风能等,以满足对能源的巨大需求和支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在实施减排过程中的能源供应是个难题。中国碳排放的80% 仍来自燃煤,鉴于中国的煤炭储量可观,煤在未来几十年内仍将是主要的能源。中国也在计划开发页岩气和煤层气等新化石燃料。同时,为满足国内需求,中国也在进口越来越多的化石燃料及其他自然资源。
辅助政策伴随中国减排行动的辅助政策包括:用高效的燃煤电厂取代小型、低效的旧厂,扩大能源网络覆盖面,将能效和碳减排目标下放到各行业和各省,试行排放交易、改革能源市场和价格。煤炭产量也可能在未来几年受到限制。同时,政府也出台了试图鼓励“绿色交通”的政策,例如,发展综合动力和电动交通工具和建造铁路网络。除能源需求外,对水的需求也是中国的一大难题。中国的水资源总量仅占世界总量的7%,而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工业、农业和城市清洁饮用水的匮乏已成为制约中国发展的一大瓶颈。加强水资源管理已成为“十二五规划”中的首要政策之一,并设定了具体的相关目标及财政拨款。中国政府正在促使企业,尤其是其控制下的国有企业,改进可持续发展措施。中央政府为政策定调子、定方向,同时也为政策的监管和执行奠定了基础。
过去十年,政府措施的成效包括:
* 将与污染相关的成本核算纳入会计准则中;
* 实现“点名批评”违反环境法规企业的可能;
* 修订法律,强调企业的社会和道德责任并追究污染企业的法律责任;
* 迫使寻求上市的企业改善其环保业绩;
* 实施绿色采购政策;
* 发展绿色贷款、绿色信贷、绿色证券和绿色保险计划;以及
* 与国内证券交易所合作,鞭策国企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政府引导可持续发展措施的同时,购买中国制造产品的跨国采购商也在提高对环保措施的关注并努力使他们的供应链“变绿”。这方面的行动主要有:减少能源、水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污染和浪费以及合理处置废弃物。国际知名企业也开始注意员工低薪和工作条件恶劣的问题对其声誉的影响。
因此,多重压力在促使中国现有经济向更绿、更可持续的经济转型。虽然从多方面为变革作了准备,但实施转型所需的变革仍是个巨大的挑战。会计行业在协助中国企业适应运营和立法环境的变化方面可以发挥自身的作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已向各自的中国客户提供了可持续发展和气候变化服务,为非财务报告提供鉴证服务并将环境和社会风险因素纳入企业估值中。
Anne peland
AA可持续发展全球论坛成员,独立顾问,在环境和社会尽职调查、可持续战略的制定、实施、培训、汇报以及利益相关方参与领域有20多年的工作经验。peland为香港、加拿大、国际金融公司的咨询公司提供服务,是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利益相关方理事会、香港的一些商业组织和政府组织的成员。她同时任教于香港大学。
由Christine Loh 执笔的《绿色经济:对中国企业的鞭策与引导》(The greenenomy: pushes and pulls on rporate China)一文可从www.aaglobal.m/acuntability 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