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首页 入收藏 English 可做什么 帮助 | XBRL中国 会计准则委员会
栏目分类
您的位置:测试栏目  >  ACCA动态  >  正文
如何做最坏的打算
来源:中国会计视野  发布时间:2013-08-16  
打印   RSS   字号: |  | 
以往工业灾难中吸取的教训,何以用来防止将来金融灾难的发生?看经济学家Tim Harford 如何解析。

金融危机的危害是如此巨大,因此很自然,大家会有这样一种想法,那就是应该通过立法杜绝所有的银行风险。应该立法取缔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金融工具,并要求银行维持庞大的准备金。但是这种想法会给我们当下自由自在享受的银行产品和服务带来威胁。金融错误的终结,也就意味着新的金融理念的终结,同时大部分我们所熟识的银行金融服务也会随之终结。

 

而我们肯定会怀念那些金融服务的。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岳父曾试图办理住房按揭贷款,但没办成。他是个牙医,那么这算是“个体户”——风险太高了。房产当时都集中在少数富裕房东阶层手中,由于没太多竞争,他们能以便宜的价格买入,然后出租给普通大众。外来移民或有色人群是最难从银行获得按揭贷款购房的。我们别忘了,尽管我们为了让大众更容易获得按揭贷款,步伐迈得太大了些,但我们的这些做法,当时在方向上是没错的。和其他行业一样,有些金融创新会失败,这是难以避免的。和其他行业一样,那些不可避免的创新失败,相对那些成功的创新,是我们必须付出的代价,而且这代价绝对是值得的——只要这失败的代价在我们的承受范围以内。经济学家John Kay 提出的“狭义银行”的概念,意图重构银行体制,使得金融体系能够继续承担风险,开发新的有价值的金融产品,但是又不会给整个金融系统带来威胁。

 

这就是我们从工业行业安全性当中学到的一个主要教训。我们首先应当设立更多可靠的指标,来监测行业运行情况,使得监管机构既能够预测系统风险问题,又能在危机发生时,对情况有足够的理解。我们对那些风险预警者应该给予奖励——或至少要给予保护,这样我们才能更快地发现那些潜在的风险。我们在公布潜在风险时,也可以更加系统化一些。核电工业目前就有一套系统来记录那些“有惊无险”的错误,同时将信息迅速传播给其他也可能犯同样错误的发电厂。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努力削弱金融系统内部的关联性,确保金融事故被有效隔离。

 

在2008年“生死攸关”的那几天,美国政府让雷曼兄弟破产,然后力挺美国国际公司(AIG),很多人得出了两个相互矛盾的想法:是否该像对待AIG一样,来对待雷曼?还是应该像对待雷曼一样,来对待AIG?但真正的教训应该是,当时完全有可能让雷曼和AIG 都破产,但又不造成系统性危害。要防止银行“大到不能倒”,这种想法是对的,但表达方式不对。正如多米诺骨牌效应所显示:认为一张骨牌太大,会引发多米诺效应,不能让它倒下,这样的想法显然是荒谬的。我们需要的是在系统中设置安全门,确保一张多米诺骨牌倒坍,不会撞到太多其他骨牌。

 

最重要的是,当我们思考如何预防将来的金融危机时,我们应该牢牢记住,在系统中有两个因素,使得那些不可避免的失败更容易演变成一场大灾难,这两个因素是:复杂性和关联性。工业行业安全专家认为削弱不同流程的关联性以及降低复杂性,本身就具有价值。金融监管机构也应该这样做。

 

深水地平线 

在2010 年4 月20 日夜幕降临后,Mike Williams 正在墨西哥湾一个浮动钻井平台的工作车间里。这平台称得上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奇迹,甲板有400 英尺长,250 英尺宽,而且创下了深水钻井的世界纪录:超过35000 英尺——这个深度超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该平台的工作团队刚完成了Mando 油井的钻探和密封,而且就在当天还接待了平台运营商Transocean,及油井的东家英国石油(BP)的高层,庆祝平台七年来无重大事故。但将要发生的事故,可就不仅仅是重大可以形容了:它是美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环境灾难。该钻井平台的名字叫“深水地平线”。

 

当平台的引擎开始疯狂运转时,Williams开始意识到事情有点不对头。他当时不知道有大量沼气从离海面一英里深处的海床冒了上来。沼气被吸进了平台的引擎,使得引擎运转过快。警报声响起;报警灯疯狂闪烁,甚至都破裂了;Williams 刚从桌前起来,面前的电脑显示屏爆炸了。紧接着更大的爆炸把他抛到了房间的另一头——被压在三英寸厚的钢制防火门下,巨大的爆炸力把这门从铰链上硬生生扯了下来。他努力朝紧急出口方向爬去,但又被另一扇飞起来的门撞飞了。头部血流不止的他最终爬到了平台的甲板,看到工作人员已经撤离了,他们不知道Williams及其他幸存者还留在平台上。Williams 最后一次想了想他的妻子和年轻的女儿,做了个祈祷,然后就从“深水地平线”平台的甲板上,纵身跃下。和Piper Alpha(英国北海油田钻井平台)灾难少数的幸存者一样,他当时跳下的高度相当于十层楼。Mike Williams 生还了;而其他十一人丧生了。

 

至于哪些人该为“深水地平线”平台爆炸及由此导致的大量原油泄漏负责,这就由法院去裁决了——同时还有几十亿美元的罚款。几乎有500 万桶原油流进了墨西哥湾,离路易斯安娜州海岸仅40 英里。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呢?

 

要为该平台事故承担责任的可能有:钻井承包商Transocean公司;负责用水泥密封油井的服务提供商美国Halliburton 公司;负责批准钻探计划的监管部门;当然,还有Mando油井的东家,整个项目的负责方,英国石油公司。尽管各方出于经济动机,都拼命互相指责,但是,在该文撰写时,拨开重重迷雾,浮出水面的种种细节信息揭示出了一种我们现在比较熟悉的模式。

 

第一个教训是,安全系统常常会失灵。当救起Mike Williams 的那条船绕回去把一只救生筏拉离着火的平台时,发现这救生筏被一根安全绳系在了平台上。平台的承包商Transocean,禁止员工携带刀具——因此,船和救生筏就因为这两条相互影响的安全规定,而被困在了火光四起的平台边(安全绳最终被割断了,员工得救)。我们再来看看一种叫马达加斯分离器(mudgas separator)的安全设备:当油井开始泄漏时,大量泥沙和天然气喷到了平台甲板上,员工急忙将这些泥沙和天然气导入分离器,但分离器很快就超负荷了,使得平台的大部分都笼罩在天然气当中。如果没有这个安全装置,员工就会将喷出物导向平台的侧边,这次事故的后果就可能不会如此惨烈了。

 

第二个教训是,潜在的错误可能会是致命的。英国石油公司自己的事故调查报告显示,事故中有八道防线被攻破。但这也并不奇怪,在这样的灾难中,几乎总是会攻破多道防线。在被攻破的防线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条是封井器,由一组排列安置在海床上的大型阀门和液压夯组成,用来在出现事故时密封油井。后来国会听证会得知,该封井器当时处在一种令人震惊的严重年久失修的状态:其中一个自动启动器已经没电了,另一个则有个部件坏了。该封井器的液压油也已经泄漏了,这就是说,虽然后来使用水下机器人启动了封井器,它也没有力量密封油井。这听起来骇人听闻,但是像封井器等自动保险装置通常是出于失修状态的,因为在理想世界中,这些装置是永远用不上的:“深水地平线”平台的封井器,在一英里下海底的极端条件下工作,而最后一次检修却是在事故发生的五年前。

 

第三个教训是,如果有人对风险及时举报和预警的话,灾难可能被避免。事故前,Mando油井出现不稳定情况已经有几个星期了,而且几个月来,英国石油公司的工程师也表示担忧油井的设计是否胜任工作。Mando油井的经理也在事故的三个月前报告了封井器的问题。

 

同时,油井承包商Transocean 公司在事故前几年的安全记录一直在恶化;公司在并购后显示出疲惫的迹象。在制度上,英国石油公司的确有保护安全问题举报人的相关规定。但实际上,近海钻进平台上的紧密社区环境,往往会鼓励墨守成规的思维方式,无视那些官方政策。石油公司,和银行一样,应该想办法鼓励人们大胆举报。

 

第四点教训是,钻井平台体系的各个部分之间联系过于紧密。

 

有时候,一个错误往往会引发另一个错误。该平台被设计作为抵抗轻微及严重泄漏的主要防线:平台上配有泥—气分离器,用来应付轻微泄漏,而且平台还控制着封井器。但是,在最需要平台来堵住泄漏的时候,平台自己却被一系列的爆炸毁了。由于最初的爆炸炸断了电缆,无法从平台甲板上启动封井器,结果“深水地平线”重蹈了Piper Alpha(英国北海油田钻井平台)事故的覆辙。如果采取了更安全的设计,本可以取消甲板控制室对封井器的关联控制。

 

第五点教训,正如Tony Lomas(普华永道合伙人,雷曼公司破产后,他担任雷曼公司破产管理人领队)所认为,早该设立应急方案,这对应对灾难发生会有帮助。英国石油公司——还有其他石油公司——他们的应急方案中居然含有保护当地海象的措施内容;而事实上这是不必要的。海象会自己照顾自己,原油泄漏发生在墨西哥湾,而海象生活在北极圈。事故发生时,对生活在北极圈的海象不会产生任何影响。个中缘由很明显:英国石油公司及其他石油公司,似乎是随意从书架上抓了一本应急计划来敷衍了事,而这本计划原本是用于阿拉斯加或北海钻探的。

 

最后一个教训是“正常事故”理论:事故总是会发生的,我们必须做好准备,应对后果。美国政府认为事故风险很小,因此批准了Mando 钻井项目。也许风险是很小——但事故的几率永远不会是零。

 

随着我们创造的经济变得越来越复杂,作为经济支撑的工程业,以及联系经济的金融业,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深水地平线”项目把深海工程推到了极限;在核技术不断创新的时候,发生了“三里岛”核事故;蓬勃兴起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也测试了金融业可能的边界。在面对那些不仅复杂而且还高度关联的系统时,我们应对复杂性的常用方法——试错法,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犯错的成本实在太高。

 

合乎直觉的答案似乎是,消除所有错误隐患。但这只是一个不能实现的梦想。可行的方法是,在行得通的情况下,尽量简化那些高风险系统,尽量削弱系统的关联性,同时鼓励大家及时举报各种潜在的错误风险,最后,也不得不做好最坏的准备。对于有些工程师来说,包括石油工程师,也包括金融工程师,这些教训,他们似乎必须一次又一次地吸取。

 

Tim Harford

《金融时报》“卧底经济学家”栏目的专栏作家,以及《男士健康》杂志“与经济学家对话”栏目的专栏作家。他的作品包括《生活的逻辑》和《卧底经济学》。本文节选自Tim Harford的著作Adapt: Why Suess Always Starts With Failure

【已有位网友发表看法,点击查看】  打印  意见反馈
更多关于 如何做最坏的打算 的新闻
评论区
    更多评论
    视野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订阅视野微信,
    每日获取最新会计资讯
    视野官方APP免费下载
    会计资讯、财经法规快查、
    会计视野论坛三大APP
    订阅视野周刊
    每周十分钟,尽知行业事
    立即订阅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
    网易云阅读
    鲜果 Zaker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旗下更多网站:学院主页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远程教育网  亚太财经与发展学院
    联系电话:021-69768000-68069(内容)68246(合作/广告)68247(用户/社区)  工作时间:8:30-16:30  webmaster@esnai.com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00028 沪ICP备0501352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1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