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在2014年元月的暖阳里,回顾2013年的工作和生活,心中十分感慨。2013年是我工作的第十年。是非常充实的一年,也是比较幸运的一年;是充满收获的一年,也是比较疲惫的一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工作和生活也如斯。
五类工作
2013年个人所做的主要工作可以用“12345”来概括,即“完成1个税利测算、负责2次大会组织、开展3项自查整改、完成4篇公文写作、参与5份制度编写”,分述如下:
完成1个税利测算
我所在的行业每年都会要求预报工效挂钩的税利测算,只不过2013年的测算次数增加,测算要求提高。从9月份开始,每个月都在跟踪测算,11月底给出可容忍误差率低于2.50%。这就要求我们跟销售部门、生产部门、原辅料供应部门、人力资源部门以及费用管理控制部门都做好充分的沟通。从11月初的测算开始,我的脑子里就绷紧了一根弦。跟销售的沟通中,既要从对方的角度考虑市场的实际情况、下一年的销售压力,还要从己方的角度确保实现年度税利目标,为部门留一点余地;跟生产部门要沟通今年的预计生产情况及备货情况,考虑成本的增长空间;跟原辅料部门要沟通最后两个月预计来票情况,考虑对实现增值税的影响;跟人力资源部门要沟通工资福利的增减,考虑对成本费用的影响;最后再根据预算的情况统筹考虑期间费用水平。总体来说,今年最终的税利实现数跟预计数非常接近,这也要感谢同事们的大力配合。
这件工作做得好的地方有三点:一是做到了充分沟通,跟踪测算;二是没有依赖惯性思维,而是逐项统计,据实测算;三是对成本水平估计得比较准确。做得不足的主要是责任分解落实不够,没有让几家直属单位上报预计进项税来票数,大额技改设备来票数超出预计。
负责2次大会组织
根据领导的安排,2013年我负责了两次较大规模会议的组织和协调工作。这对我来说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和挑战。这项工作考验的是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包括统筹安排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周密思维能力。财务审计工作会议规模较大,200余人次,由我们与办公室合作完成。从会务手册的编写、主持词的草拟、会议文稿的校对、会议现场的布置、参会人员的座次安排、食宿安排、车辆安排,以及与后一场大会的衔接等等因素都要做到不出差错。在领导的关心和同事的协助下,大会组织工作圆满完成。有了这样的组织经验,后来的培训事宜安排起来就非常轻松了。
在与办公室同志的协作过程中,我也学到了很多。听到他说起这种规模的会议大约有40多个关键节点时我非常惊讶,这已经不仅是总结经验,而是将工作经验上升到管理科学,给了我很多启发。
开展3项自查整改
2013年是国内宏观形势风云变幻的一年,也对企业造成了诸多影响。我们单位就因此开展了三项自查整改工作。一是对公司2010至2012年各类审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做好整改自查工作。二是根据行业要求完成企业年金整改相关工作。操作层面的整改工作由人事部门负责,账务层面的整改工作由我们部门负责。部门领导会同人事部门领导反复商讨,从规范性、操作性、有利性三个方面统筹谋划,最终形成了一套既符合行业整改要求又兼顾公司职工利益的最优整改方案,得到了公司领导的认可。财务账务的具体整改工作由我牵头负责。账务层面的工作也很多,企业年金的整改牵涉到六家单位三年的数据,不仅需要判断是否补缴税费,补缴多少税费,补缴多少国有资本收益、调整分录如果编制,而且还要考虑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某子公司还处于筹建期,处理方法与其他单位不同,这些因素一个考虑不到可能就会导致满盘皆错。税费问题不仅包括企业所得税,还有个人所得税,如何与操作层面衔接等都需要考虑。只企业所得税是否补缴以及补缴的金额一项,我就用了三种方案测算,最终结果相同,才进行下一步计算。因为如果这一步计算错误,后面的国有资本收益也肯定算错,会比较麻烦。在税务师事务所年度审计的过程中,他们充分认可了我的工作底稿,认为做得非常细致精准。能经得起专家的审验,也是我一直以来希望达到的目标。第三项整改就是根据四部委《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行为处分规定》,开展公司津贴补贴发放行为的检查及整改工作。
完成4篇公文写作
2013年集团公司成立十周年。鉴于国内厉行节约的宏观环境和总体要求,公司没有举办其他庆祝活动,只提倡文以载道,出一期十年特刊以作几年。我们要完成一篇财务工作十年回顾的专题文章。这篇公文是我花了比较大的时间和精力完成的。为了理清脉络,把握重点,我细读了行业“改革开放30年”特刊,翻阅了公司十年来的工作会议报告,找到了部门十年来的工作总结,在此基础上定标题、列提纲、填内容、细润色。这份公文成文后5000余字,经部门领导审阅修改后得到了分管领导的四字评价“写得很好”。虽然文章还存在很多不足,但在当时的那个时点上,也是尽了最大努力。
不过,我觉得公文写作确实是比较难的,不仅要勤奋,还要有悟性,非常熬人。看到科班出身的办公室秘书都熬得出现了很多白发,我不禁感概,不是每个人都能在这条路上走下去,还是急流勇退比较好。
参与5份制度编写
2013年我共参与了部门五份制度的编写工作,完成了《公司费用科目核算规范(修订)》草稿,发布了《公司财务会计工作考核办法》,和几位同事一起修订了《公司国有资产管理实施办法》,起草了《公司机关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成立制度编写小组启动了《公司在建工程核算和管理办法》的制订工作。
制度编写工作个人感觉是比较辛苦的。要收集、学习该领域相关的最新法律法规,结合法规的要求考虑操作层面的各项事宜,在此基础上搭建总体框架,最后再用制度的语言逐条编写出来,在此基础上力求既保证规范性,又具有可操作性,同时要防止产生制度漏洞。在这个过程中既耗费了无数心血,又感到了无限收获,同时认识到自己在知识面、专业水平、整合能力等方面还存在的不足,也会因此促使你去学习更多的东西。
四点体会
总体来说,2013年的工作难度堪称我工作十年之最,没有一件工作是可以一竿子到底轻松解决的,不过干得多体会也多。现小结如下:
1、心怀感恩,认真工作。
唐朝的韩愈就曾喟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其实千里马之叹从古至今一直存在。所以,遇到一个赏识你、信任你、培养你的领导就显得尤为重要。2013年我们部门领导协调了很多关系、顶住了很多压力,为部门的年轻同志争取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从而跨越了职业发展的瓶颈。这种感激之情大家更多地是转化为工作的动力,遇到困难咬紧牙关坚持,费尽心力克服,绞尽脑汁做好。工作到十年以上,把一项工作做到什么程度更多地取决于自己的选择。比如,对一个问题是定性分析还是定量分析,显然后者更难,但是会有一个较为准确的结论,可以给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反之呢,是自己轻松了,领导为难了。实际上就是个此消彼长的关系,能量总体来说还是守恒的。
2、勤于思考,善于总结。
“勤于思考,善于总结”这八个字是我工作之初第一任领导要求的,确实也伴随着我这工作的十年。思考、总结、提升,既要勤奋,还要悟性。所以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并且把灵感放在前面。灵感也可以理解成悟性,有悟性能让人“闻弦歌而知雅意,见独木而测森林,遇迷茫而辨方向,务现实而求真理。”至于如何提高悟性,我个人感觉无非是三种途径,向他人学习,向书本学习,逼自己钻研。前两件好做,后一件较难。要将问题在大脑中反复思考,酝酿发酵,碰撞裂变,或许一时没有答案,或许很久没有答案,然而量的积累总会产生质的飞跃,正如雪莱所言,“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3、坚定信念,统筹安排。
作为一个两娃的妈妈,想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之间求得一种平衡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上班工作,下班带娃,想追求自我的进步真的是要不怕苦,不怕累,见缝插针地学。2013年我参加高会的考试,开始时工作比较忙,想从9月份开始看书,结果那阵子更忙,后来眼看只有1个月不到的时间了,书还是厚厚的一本,也产生过放弃的念头,但是想想明年还要到人力资源部去盖章未免太丢人,于是又坚定信念,等小孩睡着了再爬起来看,每天都觉得很困很累,最终还是坚持着把书看完。考前一夜孩子睡得很不好,我也被折腾了很久,做了很可怕的噩梦,醒来头昏脑胀。好在高会考试不算难,再加上我还有些考试的底子,于是顺利通过了。回想则既心酸又庆幸,坚持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但好在坚持了下来,有时候成败也就是一念之差。从2013年度来看,尽责的员工、称职的妈妈和合格的考生我都勉强做到了,但是从长期来看,还得要好好规划,合理安排,统筹兼顾。
4、历练心智,提高情商。
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我觉得很有道理。我在心智上翻开一个新的篇章大概就是从30岁开始。既得益于我读到的一些书,也得益于部门领导开创的这个心得体会式总结法。不是简单地从工作层面进行总结,更多地是从思想层面进行总结。每一年结束,必须要全面地回顾总结,倒不是要讲多少功劳,述多少苦劳,关键是要提高情商,走向成熟,能辩证地看待是与非,坦然地面对成与败,淡然地对待得与失,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寻找必要的平衡,及时调整情绪,理清思路。我个人体会,做事上尽量精确,处事上尽量糊涂,看事上尽量平和。如果倒过来,做事上糊涂,处事上精确,看事上激动就容易产生矛盾和问题。当然知易行难,这是一个修炼的过程,非朝夕能至。
三条不足
回顾2013年的工作和生活,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进步,获得了一些感悟,但我也更多地看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
1、世故人情的不足。“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曹公的这两句诗真是至理名言,里面有太多的学问和智慧。有些世事或许还能看明白几个点,然而难以做到洞若观火。更多人情,却实在难以练达。主要是性格方面的原因,偏于内向,不够圆滑,有时较真,缺乏长袖善舞的天分和八面玲珑的手腕。
2、管理经验的不足。走上管理岗位的时间比较短,管理经验比较少,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认识,造成了管理能力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很多茫然和困惑,尤其是主次矛盾的划分、分寸和尺度的把握、时间管理的毅力等几个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3、核心能力的不足。虽然会计是我的专业,但是我最感兴趣的却是文学。文学类的书籍看得最多,耗费了我很多时间,专业的书越来越看不进去,形成了一盘散沙的知识现状,每个方面都了解一些,然而都了解得不透,更不要说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网状知识结构。
其实这三个方面的不足,随便一个都可谓“硬伤”。然而,正如每一枚硬币都有正反面一样,我们既要正视问题,也不要被问题吓倒。毛主席说的“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应该是最好的应对之策。
两份期待
展望新的一年,我也有两份新的期待,一是希望工作上有新的进益,二是希望生活中有新的惊喜。工作和生活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既要各自取得进步,又要相互平衡,相得益彰。作为一个女同志,我希望自己既要做一个独立的现代职业女性,也能做一个贤惠的妻子,尽心的妈妈,让工作和生活都比较圆满。
一句总结
感恩逝去的2013,憧憬未知的2014!
后记:终于写完了,这篇总结我尝试运用了金字塔和倒金字塔相结合的结构,在我的想象中,就像两个圆锥形的冰淇淋,圆周部分贴合在一起,锥尖分别处于上下,既形成一个好看的形状,也像人生的历程一样。
视野注:本文为中国会计视野论坛职业规划版“2013,属于会计人的辛苦与乐趣——写下会计人的2013”征文活动,获得特等奖的文章。
延伸阅读:
[视野征文]走在入世与出世的边缘
中国会计视野马年财务对联集锦
会计文化的本质是真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