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人事制度改革一直备受关注,目前基层企业对尽快实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呼声较高。
熟悉近期政策情况的相关人士对记者透露,未来混合所有制企业有望全面推行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的职业经理人制度,政策将明确经理层职责、权利和义务,严格聘用期管理和目标考核,建立退出机制。
该人士称,处于一般竞争性领域的商业性国有企业可能会率先推广试行职业经理人制度。
在国资领域的人事制度改革中,一直希望将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配置人才相结合,但实际上,干部能上不能下的僵化人事体制依然存在。
目前,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下”的方式主要是到龄退休和干部交流。因业绩不佳、效益下滑、安全事故、廉政问题、能力不胜任等不在状态的情况而“下”的数量有限。
在央企逐步实施董事会改革后,如何赋予董事会人事决定权、建立进退有序的职业经理人管理制度,成为央企的重要课题之一。特别是央企二三级公司通过兼并重组或上市成为混合所有制公司后,如何利用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制度优势管好人、用好人也是很多央企的实际需求。
央企中的中国建材集团近年来联合重组了几百家私营企业,一般在新组建的企业里为私营企业保留了30%的股份,从而已经形成了一大批混合所有制的企业。联合重组时,多数原来的私营企业创业者继续担任新企业的管理者,直接转成了规范治理企业的职业经理人。
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曾表示,中国建材职业经理人有三种来源,第一种是企业自己培养,第二种是从市场上选聘,第三种是跟着重组企业进来。中国建材对于职业经理人,坚持按市场论价,根据做过什么,有多大能力,有没有职业操守,给出职业化待遇,做不好也有退出机制。
除企业之外,如何在更高层面规范职业经理人制度也成为国资部门近期探索的重点。6月21日,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副书记、国资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张喜武主持召开国资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专题会议,会议就研究了关于中央企业董事会行使高级管理人员选聘、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职权试点工作方案。
延伸阅读:
国资委:今年试点国企董事会直选经理层
谭浩俊:审计央企利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国企改革意见或迟出 民企冷对外企试探
国资改革参照淡马锡:采用职业经理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