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再次取消和下放了45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了企业法律顾问、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税务师等11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将31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那么,变化对从事该行业的“考证”派有哪些影响,对于企业又将带来怎样的改变?
取消部分职业资格,企业活跃度将增强
上海蓝白律师事务所许嘉怿律师表示,以本次取消的职业资格之一“房地产经纪人资格”而言,原本在上海开设一家房产门店一般需要5张“房地产经纪人执业资格证书”,对于创业企业而言,如此的规定遏制了许多想跨入这一行业的创业人群,原本为房产营销的主营业务不得不被无形地遏制在这一规定中;而已身处这一行业中的企业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则需要通过多种灰色途径来解决,比如“借证”、“买证“等,这样的做法不仅无法正面引导行业的发展,而且给行业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另外,对于劳动者而言,其为了更高的收入愿意花很大的代价获得类似的职业资格,从而靠“借证”“卖证”即可获得很高的收入;对个人而言无法实现其个人的良好职业规划,对劳动力市场而言则陷入了“持证人不干活也能赚钱”的怪圈,严重遏制了正常的人才流动需要。
又如“企业法律顾问”资格,其是诞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法治初期及市场经济初期的产物,在那个时代、特别是国企中可能是有众多需求的职业资格,但在如今却已鲜有闻之。随着现在法治社会的逐步完善,企业、特别是外资企业需要多样化的、法律与管理相结合的法律人才,规模较大的企业都会设立法务部门,而法务部门也不再以“企业法律顾问资格”作为劳动者的入职条件,可想而知,如此职业资格的存在更多的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
而今取消了部分职业资格的情况下,企业、特别是创业企业的发展门槛降低,行业可以良性地接受更多的市场竞争,而不会再受职业资格的限制;而劳动力市场的流动也会给企业选择真正有能力的人才提供更优质的平台。
企业引进人才不应被职业资格所约束
许嘉怿律师分析,许多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对某岗位、某职位人员会有职业资格的要求,企业职业资格的管理也一直是企业管理的课题之一。而在目前国务院逐步取消部分职业资格的大背景下,企业应顺势而下,引进真正需要的人才,淡化非必须职业资格对劳动力引进的限制影响。企业在面对职业资格时应首先考虑该职业资格的“含金量”,并不是所有职业资格都能够体现劳动者真正价值的;如在法律领域:含金量最高的当为司法考试资格,而此次被取消的企业法律顾问资格的含金量可能就没有那么高了。其次,企业应考虑该职业资格是否为本企业、本岗位所需?对劳动者在企业中的任职发展有多少促进影响?换言之,并不是所有职业资格都有含金量,也并不是所有有含金量的职业资格都适合某一企业。
企业可依据自身发展需要,及岗位职责要求理性地分析对劳动者职业资格的需求;合理区分强制性资格需求与非强制性资格需求,并对强制性资格与非强制性资格做区分管理,定期对企业资格需求进行审核调整,以满足自身人力资源的最优化。
企业系列相关招聘文本将有望调整
在取消了部分职业资格以后,对企业的招聘工作也可能会产生一定影响。企业的招聘流程往往会经过发布招聘广告、面试、试用等相关环节。在某些需要职业资格的岗位上,企业往往会在人才引进环节的岗位要求中即设定相关资格要求,如人员招聘信息、应聘登记、面试记录、录用通知,试用期通知、劳动合同、岗位聘用协议等。诸如此类的文本为人力资源招聘流程中较为常见的配套文本,而随着部分职业资格的取消,类似文本中对于求职者类似的强制性要求条款亦应该随之做出调整,对于非法定强制性职业资格建议企业相应取消。
当然,企业亦可依据自身运营需求,在法定的条件下对需要设定职业资格的岗位进行确定,然后与劳动者进行协商约定,并签订相应条款。职业资格的取消也可以让企业在劳动力市场迅速流转的情况下约定真正所需的岗位资格要求,招聘合适的人才;文本与政策的相应匹配调整有利于降低法律风险,帮助企业避免不必要的诉累。
[专家视点]
此次调整有利于刺激劳动力市场的合理流动
许嘉怿律师表示,需要肯定的是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很大的必要性。如《劳动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订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类似的法律规定确定了国家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法律依据。
但是随着我国市场化经济的逐步成熟发展及企业多元化发展对人才的更高需求,部分职业资格的含金量在逐步降低,相关行业内的职业资格重复率高。在法律、行政法规的限制下,企业必须通过多种途径使自身运营合规,从而限制了其主营业务的发展;而劳动者亦必须花大量的金钱、精力去取得这些职业资格,不仅不能保证就业、限制了劳动力市场的流转,还遏制了劳动者本身的职业规划及发展。
因此,许嘉怿律师认为,本次国务院取消11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其实质顺应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之需求,此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调整亦有利于刺激我国日益疲软的劳动力市场。
[行业声音]
■房地产中介公司
经纪人职业资格认定取消加强监管才能健康发展
国务院发布通知决定取消房地产经纪人职业资格许可和认证。此前,凡从事房地产经纪活动的人员,必须取得房地产经纪人员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并经注册生效。未取得证书者一律不得从事房地产经纪活动。准入门槛的降低不利于行业良性成长。
上海中原地产研究咨询部经理卢文曦表示,从上海地区对设立中介公司的要求之一,就是至少需要5张经纪人证,取消经纪人职业资格证也意味着准入门槛几乎没有了。
参考国外中介行业,如美国都是独立经纪人,以自己名义参加中介活动,责任主体是个人,所以必须要用严格的制度去考核,规范个人行为。
而在中国,都是以中介公司的名义进行经纪活动,因此责任主体在于公司。既然责任主体是企业,那么再对企业内工作人员加以限定,在做法上有欠妥当的地方。而且从主观意愿上,中介公司为业务会对员工进行培训,以符合业务需求。也正是这种责任主体的不同才显得经纪人资格考核在国内存在错位,难免成为鸡肋。
由于降低中介行业准入门槛,会增加企业活跃度,市面上的企业难免会良莠不齐。对于一个有专业要求的公司而言,降低标准很容易造成市场混乱。因此,有必要加强后续的行业监管力度,使得中介企业走向规范化道路。
但目前来看暂时没有相关规划和建设,因此有必要建议设立一套相关考核体系。比如增加对公司的专业水准体系设定,对于一些实力小的企业只能限定于某些业务,比如只能从事租赁业务等。
对于执业人员也需要建立诚信体系以及追责制度。即便是不再从事该行业,之前的业务仍有追诉责任的权利。这样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约束力,从而提高执业经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更好地为市场服务。届时市场上“有证不干活,干活没有证”等各种诟病自然会迎刃而解。
呼吁地方政府出台相关行业规范
德佑地产研究总监陆骑麟表示,目前虽然取消了该项考试,但此项证书还未取消,基于此的证书用途,如需要5证开设公司等要求也还未得到进一步的通知。但对于该证的作用和影响,陆骑麟表示,由于之前对中介公司有硬性要求,因此有很多拿到证书的人“挂靠”的情况,最早10几年前证书稀缺的情况下,每年持证人挂在房产中介公司下月均可拿到2000元左右,而随着近年来考出该证的人逐渐增多,目前市场上大约为每月300-500元。
陆骑麟表示,假设该证完全取消,对行业来说,对人才流动有积极的意义,也有可能降低门槛,而中介行业多年来树立起来的规范、专业、标准的形象,很有可能被一些缺乏规范的小公司所破坏。据此,陆骑麟也呼吁本市地方政府可以出台详细的规范,以起到约束行业的目的。
■税务师事务所
职业资格取消后,可能会变为水平资格测试
日前,在AIA国际会计师公会与瑞华会计事务所联合举办的高端财会讲座上,众多企业的CFO、CEO到场参加,对中国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准则,以及税务筹划的最新政策进行了解读。对此,我们特别针对注册税务师职业资格许可和认证被取消的通知采访了中瑞岳华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合伙人郑福泉,郑福泉表示,一般来说,企业年度资产损失鉴定报告等均须有资质的注册税务师事务所出具,而对于“资质”,也如房地产中介行业一样,需要5个注册税务师证书持有人才能开设该类公司。
郑福泉表示,对于注册税务师事务所的准入门槛是否会降低目前还难下定论,假设考试等全部取消,其也可能变为水平资格测试的形式。对于持有该证书的薪酬问题,郑福泉介绍,其薪水一般不会相差太大,同一岗位,持证人的薪水约比其他人多500-2000元,而不会太多,其薪金主要看经验阅历。取消了此职业资格,也并不会影响行业的人才流动。
对于该证的含金量,郑福泉表示含金量还可以,因为其考出来并不容易,考注册税务师3年内要通过税法(一)、税法(二)、税务代理实务、税收相关法律、财务与会计五个科目。比注册会计师稍微容易一点。此证书不能代表其职业水平的高低,只能说是一个理论学习的阶段,对于初级的人员,还是要先打基本功,而后在为客户服务的阶段,随着时间的积累,增加经验提高竞争力。
延伸阅读:
专家:注税职业资格取消将致行业重新洗牌
人社部要求做好取消准入类职业资格工作
国务院取消注税注评职业资格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