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财融合是全球企业管理发展的趋势,财务不仅要参与经营活动的分析,更要参与经营活动的决策。业财融合需要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紧密协作、沟通,并协同处理跨部门的风险问题。
从财务视角看业务
如今,传统银行纷纷进入了变革与发展的时期,促进业财融合能更好地适应当下社会发展的需求,为银行创造价值。在业务与财务领域都工作多年的中信银行石家庄支行行长韩肖红表示,从多年的实践经验来看,她在业务工作上的顺利发展受益于自己的财务背景。韩肖红认为,合格的企业管理者应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考虑工作,并从财务的视角看业务,同时,将创利和风险导向作为价值导向。
具体到如何用财务的视角看业务,韩肖红说:“每一项业务都是伴随着财务资源的配置和财务效益的产生而完成的,如果没有财务效益的产生,业务就没有价值。所以,无论是开拓市场性的业务,还是经营性的业务,都应该用财务的视角去判断其价值与风险。”韩肖红说。比如,要做一个放贷款给相应企业的业务,这时,需要业务人员用财务的眼光去分析对方企业财务情况,关注其财务是否健康,因为这关系到业务后续的回款风险。如果业务对象所在的行业很好,但是企业的财务不健全,那么就不能为了拓展业务盲目接手,而应该慎重对待。”企业有投入就要有产出,做业务应时刻考虑到财务效益,要为所在的单位或者行业起到财务收益推动的作用。
韩肖红现在负责银行的财务计划部的管理工作。她要求财务部门人员主动和业务部门人员进行沟通,以了解开拓市场的业务人员需要什么样的资源和配置。
“我根据实际需求,调配财务资源给业务人员进行配置。这样业务人员在开拓业务时就有立体的思维。这更有利于计财部有计划地开展工作,而不是任由业务人员野蛮式增长。”韩肖红解释到,“如果单纯事后算账,结果可能是亏也可能是赢,那么,为了防止发生亡羊补牢的后果,计划配置和财务配置应当很好地引导业务发展,使得业务人员有目标、更合理地开拓市场,真正做到业财融合。”为应对利率市场化做好准备
财务与业务的融合也体现在对未来的发展规划中,财务通过有计划地规划,可配合与促进业务的多元化发展。谈到这点,韩肖红表示,从自己所在的金融行业来讲,未来要面临的发展趋势是利率市场化。“以前虽然有声音不断提出银行要利率市场化,但直到今年此话题算是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现在,人民银行规定一个基本利率后,各行可以有一个差异化利率。利率市场化后,银行的资产负债配置不再像以前的存款银行那样———根据负债去配置资源,而是根据资源配置负债。”通俗地讲,就是以前银行根据存款利率,然后规定贷款利率。现在是根据市场企业贷款需求情况,来安排收纳多少存款,以及存款利率的调整。
与此同时,韩肖红将继续关注银行的多元化发展态势。她说:“以前的银行是以表内资产为主,随着银行经营的多元化发展,我们与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的表外资产合作会越来越多,计财部还需对这些表外资产有前瞻性的规划。”而为了准确地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不断学习和保持良好心态非常重要。韩肖红属于不断学习的类型。在工作初期,坚信有耕耘就有收获的她一个人就承担了三个人的业务。“这么多年,我都是快乐地工作着。我觉得每个工作的人首先要服务于他供职的单位,他供职的单位又服务于社会,树立这种服务精神,就能保持良好的心态。”
延伸阅读:
Clariant税务总监:软硬功夫都需要
实现精益的蜂巢财务模型
转型者的财务顶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