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十而立
本文摘自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会计学泰斗——娄尔行》
1950年8月,母校上商改名“上海财经学院”。1952年秋,实行院系大调整,娄尔行担任会计系教授,兼任有四十多位教师的工业会计核算教研组主任。
六十年代,财政部为了从根本上整顿会计工作秩序,指名邀请娄尔行、赵玉珉、葛家澍、吴诚之四人编撰“会计原理”教材,并由会计制度司的杨纪琬教授总纂,这被吴波副部长称为“翰林院编修”的精品于1963年公开出版,

1962年在北京应财政部之邀编写“会计原理”时组成的四人“翰林院编修”
此书在20多年里畅销不衰,重印16次,发行100多万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是我国会计学的一本最热门的基础教材,产生了重大影响。此书1988年由原作者修订后再次出版。该书曾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
七十年代中叶,娄教授在中国会计学会的组织下,会同京、沪、闽等地部分会计教授,由杨纪琬教授任主编,娄教授担任总校阅,着手翻译卷帙浩繁的“现代会计手册”。他根据“信、达、雅”的原则,力求译稿既忠实于原文,又流畅可读。为了对读者负责,他不惜自己多花精力,不计较个人得失。1982年8月由娄教授亲手翻译的“现代会计手册”第一分册正式出版。至今该书已出版了一、二、三、四、六分册。

杨纪琬葛家澍教授一起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娄教授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外,夜以继日地将全部精力倾注于著作之中,一心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体系而发奋工作。这一段时期也是娄教授学术活动最活跃和科研成果最丰富的时期,他要将十年动乱失去的时光追回来,他的科研和著作激情如春泉喷涌,一发不可收地进入了他学术研究的第二个春天。
1984年他主编的“资本主义企业财务会计”一书出版,首次系统地向国人介绍了国外会计学具有代表性的基本理论和实务,对我国会计学研究具有重大影响。许多高校都将它作为讲授西方会计的教材,此书对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和涉外企业的会计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1988年该书获财政部优秀著作二等奖。

资本主义企业财务会计等著作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撰写新的会计教材已成当务之急。1984年,娄教授主编出版了“基础会计”一书,对我国以往受苏联影响的传统会计原理和教材体系做了重大突破,指出应将会计看作是一项管理活动,并以此观点统帅全书,使此书以全新面貌出现,受到学术界的一致好评并于1988年获国家教委全国高等院校优秀教材奖。与此配套的由娄尔行主编的“财务会计”以及其它教材此后也相继出版,使我国会计教学有了一套系统完整的会计教材。
1987年娄教授受国家审计署委托主编了“审计学概论”,此书集中反映了他多年来对审计学研究的成果。该书成为1988年度十大中文畅销书之一,发行量达百万册之巨,受到学术界的一致称道,并在1992年获国家教委全国高等院校优秀教材奖。
九十年代我国进入改革的新时期,会计与国际接轨已成为经济改革中的一项大事。娄教授毅然再次统帅全局,主编全新的“基础会计”,突破了我国长期以来资金平衡表的会计模式,他主编的“中级财务会计”一书,充分体现了超前的会计意识,再次表现了这位会计学泰斗的风采。随后与其配套的、由其他同志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等相继出版,使我国会计教学真正拥有了一套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系统教材。
娄教授几十年来从未间断过对会计研究各种新领域的探索,并撰写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其中有:“建立我国会计理论体系的设想”、“试论成本计算原则”、“论管理会计”、“中美比较会计”、“建立中国的会计准则体系”、“研究我国会计理论和会计准则,促进会计实践”、“关于会计要素的若干思考”、“试论经济效益审计”、 “试论管理审计”、“三式记帐法的探索”、“物价变动会计的理论基础和模式选择”、“中外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等。其中许多论文获得奖励。
娄教授还有大量译著,除了“现代会计手册”外,还有“质量管理手册”、“论财务会计概念”、“三式薄记与收益动量”等书,以及“会计概念与会计准则”等译文。他译笔淋漓流畅,生动确切,读来毫无晦涩难懂之感,深受编辑和读者的推崇。
娄教授还主编了大量会计学专业的辞典,主要有:“辞海”会计部分辞目、“经济大词典”(会计卷)、“英汉大辞典”经济学方面的辞目、“会计辞典”外国会计辞目、“英汉、汉英会计名词汇译”等。

辞海
娄教授在学术上所取得的成果是引人瞩目的,纵观其浩瀚的学术文献,可以归纳出他最突出的学术贡献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体系的贡献
他认为会计是会计学和会计工作的统一,也就是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的统一。会计理论是会计实践的抽象。不仅要有个别的会计理论,还要有会计理论体系。完整的会计理论体系,必须是结构严密、浑然一体、协调一致、首尾一统。同时,也提出了我国会计理论体系的构成内容。娄尔行在会计理论研究中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复教诲他的学生不能曲高和寡,脱离现实;但应具有明锐的观察力和冷静的分析力,也就是要有前瞻性和超前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为不断发展的会计实务提供理论根据。
第二,对于建立我国会计准则的贡献
娄教授历来认为建立系统的会计准则,是完善我国会计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资产、负债、净权益、营业收入、费用(成本)和利润六大会计要素的学术观点、对我国会计准则的建立具有奠基性的贡献。自1988年他担任中国会计学会“会计理论和会计准则研究组”组长以来,组织了多次全国学术会议,发表了大量有关会计准则的学术论文,既大声呐喊,又潜心研究,为制订我国的会计准则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
第三,对会计研究方法论的贡献
他率先在我国开创了用比较的方法来从事会计研究的先例,通过将中国会计与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会计的比较,来提示会计的共性,从理论上探其渊源,并赋予合乎逻辑的解释。他还对三式记帐法原理作了潜心研究,这在其“三式记帐法的探索”一文和有关论文中有充分的体现。他的工作在会计研究方法论方面给人以启迪。

花脸搞
第四,对新会计思想的传播所作的贡献
娄教授为使国人能更多地了解世界各国科学的会计思想而作了不懈的努力,他在坚持洋为中用的同时,时刻不忘告诫人们必须要结合国情来进行会计理论和实务的研究,并使自己成为这种结合的典范。我国今天会计春天的到来,与娄教授几十年来孜孜不断地传播多种崭新的会计理论和思想所起的重大作用是分不开的。
第五,对中国会计走向世界所作的贡献
娄教授历来认为中国会计研究应该是世界会计宝库中的一个重要部份,应该让世界了解中国会计,所以他除频频参加国际会议,用英语撰写学术论文,向世人介绍中国会计外,还在1987年在美国出版了由他主编,用英语撰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和审计”一书,开创了中国会计走向世界的先例。
第六,对审计理论研究的贡献
娄教授首次从我国的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及社会审计三种审计机构的现状来研究审计的职能,高度地将审计的基本职能概括为“经济监督”、“经济评价”、“经济鉴证”三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对审计学下了科学的定义,使这门在我国起步较迟的学科,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阶段。同时,他对经济效益审计和管理审计等也有很深入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