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收藏|Eng|XBRL中国|可做?|帮助|         手机版
首页 用户帮助 视野发展 视野活动 相关规定 
您的位置:首页视野动态视野活动正文
 

内控与审计的那些事儿!

来源:中国会计视野   发布时间:2016-07-04  作者:蔡秋红   编辑:无忧草

阅读:779  打印   RSS 字号:||
视野思享会第47期聚焦内部控制专项审计,邀请来自事务所的嘉宾分享他对所经历的内控审计工作一些思考。

内部控制是个常谈常新的话题,6月15日视野思享会第47期《一个审计员所经历的多家企业内控审计故事》聚焦内部控制专项审计,邀请来自事务所的嘉宾分享他对所经历的内控审计工作一些思考。

本期嘉宾视野网名“待兔者”,目前就职于某国内八大所,有比较丰富的上市公司内控审计经验,有自己的独到认识和思考。本期还特邀了一位嘉宾,中国会计视野-内审版面资深版主“小职员”,内部控制方面的专家,一起加入本次的分享与讨论。

上市公司内控状况

嘉宾在开端介绍了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情况。上市公司披露内控缺陷的比率,2012年至2014年披露缺陷的占比都小于30%,也就是大部分的上市公司认为自己是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通过数据佐证了企业的规模与内控实施情况呈正相关,企业规模越小,内控完善程度越差。

事实又如何呢?无论我们谈论多少内部控制,最终要做的就是要改善和提升内部控制水平。嘉宾称,在审计的过程中,做穿行测试时,有时候审计人员从技术的视角会说这个环节好像有点不太合理,可能会有什么风险、什么问题,企业的财务人员或内审人员经常就会回一句:那你们觉得应该怎么改善呢?把难题又抛了回来。

找到利益相关者与关键控制点

企业内部控制推行的主体是企业的全体员工,这句话是内控规范体系建设中经常会说到的“全员参与”。内控最难的在于执行,因为调整内控、改变内控是要会触动一些利益相关者。但很多时候,企业内控的变化,会影响企业内部的利益格局。弄清利益相关者,找对人就成功了一半。那么,要怎么弄清利益相关者?作业员、审核人、审批人。

嘉宾认为,就算是不影响业务进度和效益,人的本性其实一开始是抵触变化的。他举例说记得几年前在企业做成本会计时,每个月都有填三张不同的成本表,但内容有很多是重复的。尝试把成本表整合在一起,刚开始其他成本会计都觉得不习惯,说花的时间比以前多;但是过了两个月,他们就觉得新成本表还是不错的。一开始的抵触情绪通过这样的小改变经过时间就变得适应了。

嘉宾借助参与者“Tawan”在报名时跟帖提的查找关键控制点问题展开谈,确实内控要了解要做的实在太多,每一次的流转都可以做测试。怎么才能找到内部控制的关键点?嘉宾建议可以考虑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成本效益,如果这个环节不控制或者控制不好,可能带来多大的后果?第二个是发生的频率。如果像超市的收银,一天可能是上百笔、上千笔的交易,这就需要依靠内部控制,这就是一个关键控制点。第三个考虑因素:复核的难度。比如现金盘点,这是个控制措施,在点钞机上过一下,就能够完成复核。但是像软件系统,某个程序设计得合不合理,需要专业能力,这种复核难度比较大,也是一个关键控制点。

提出针对性建议

当关键控制点显现后,对应的控制办法也就清晰了,关键是提建议的方式。嘉宾介绍了三种方式。

其一为借助外人。比如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可能比内部的审计人员更容易引起重视。其二为借助外部的事件。借别人家的亡羊案例来进行自己家的补牢事项。其三为用适当的方式引起老板的足够重视。这些都是需要执行者动脑筋考虑的事项。

嘉宾分享的多个接地气的案例引发参与者的讨论,特邀嘉宾“小职员”也被现场的气氛所感染,上台分享他在内审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奇葩事,也分享了他的经验。嘉宾“小职员”认为,可以用审计来推动内控的建立,对老板关心的内容可以通过专项审计,来建立相关的内控制度和体系,进而推动整个内控制度和体系的建立,一定要跟老板或是负责人建立信任,内控制度会很快的推行下去。嘉宾“小职员”认为做好内审的关键不是审计技术,而是沟通能力和审计思路。

相关链接:

视野思享会历届内容汇总(一)——第1期至第10期(包括视频回放)

视野思享会历届内容汇总(二)——第11期至第20期(包括视频回放)

视野思享会历届内容汇总(三)——第21期至第40期(包括视频回放)

视野思享会历届内容汇总(四)——第41期至第48期(包括视频回放)

视野思享会专题

延伸阅读:

  • 阿米巴哲学改善经营管理之道
  • 汽车行业融资租赁风控、财税处理面面观
  • 真正的一个思路价值万金的体现
  • 【已有1位网友发表看法,点击查看】 分享 打印 意见反馈
    更多关于 内控 审计 的新闻
    评论区
    我来讲两句:
    • 昵称: (评论通过审核后可获得10个金币奖励) 快速登录
     
    返回视野动态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最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