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董事独到见解不多 只做摆设花瓶无胜于有。
万科股权之争在过去四个月偃旗息鼓,而随着知名经济学者、万科独立董事华生最新的接连发声,持续良久的宝万之争未来走向或再次被公众所关注。10月20日,在时隔两个月后,华生再度撰文《万科之争的公司治理和国企改革意义——我为什么不赞成大股东意见(续三)》,意为透过万科股权之争的表象看本质,力陈中国公司治理、国企改革和资本市场规范等重大问题。他的观点一如既往的鲜明:“万科之所以过去长期被称为企业改革的标杆和公司治理的典范,其实并不是他们做的真有多好……而恰恰因为万科是国内罕见的经营者支配、所有者监督的现代企业制度样本,也是国有企业作为第一大股东监督不经营的成功改革模式。”华生是中国独立董事制度下特别的存在。自今年6月24日以来,他已撰写《我为什么不赞成大股东意见》系列文章共计6篇,总字数5.4万有余,详细披露万科股权之争各方争议的内情及细节,有评论人士就称其无论对于同行还是媒体都有巨大的信披贡献。
中国资本市场看似完美,该有的都有了。独立董事制度就像模像样地建立了起来,但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前一阵,大批退休高官从独董队伍中退出,一些亦官亦教的专家也撤了出来。独董人才结构应该是怎样?反正与权力太近不是个办法。现在,独董数量虽然不少,但有独立见解的不是太多,真正懂得资本市场之事的,也有限。华生是知名的经济学家,又是资本市场运作高手,在独立董事中属于不太多见的少数。关于华生的观点究竟如何,价值取向有无问题,不做评论。只是想说,独立董事应该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多多表明自己的独到见解,多多发表建设性的意见,这样才有利于企业决策机制的有效性和多元化,有利于代表中小投资者发声。可以说,华生这样的独董不是太多,而是太少。那种只作壁上观,只作投票机器的独董,实在是作用不大,可有可无。独董队伍的建设,看来也要费些功夫。
延伸阅读:
海天能源非执独董遭香港会计师公会谴责
永大集团独董韩波辞职 现任中准所副董
中电广通独董辞职现任职首经贸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