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队伍中有一些人,他们并非会计专业出身,却因各种原因与这个行业结缘,成为会计队伍中的精英。中日友好医院总审计师蔡晓峰便是其中之一。转行会计18年来,蔡晓峰感触颇多。他认为,财务工作需要与管理理念相结合。
蔡晓峰有一个让他自豪的身份,就是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行政事业类医改班学员。正是这个身份,让他的会计人生迎来新的升华。
从计算机专业转向会计领域
1993年,蔡晓峰于大庆石油学院计算机软件专业毕业,进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大庆石油管理局从事计算机工作。5年后,在全国企业普遍实行会计电算网络化的热潮中,他转入财务部门承担会计电算化任务。2001年,蔡晓峰辞职并考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
“清华大学的MBA专业分设几个方向,因为从事过会计电算化工作,所以当时就选择了总会计师方向的研究生,毕业之后就正式进入了财务领域。”蔡晓峰回忆说。
2004年7月,蔡晓峰从清华大学毕业,进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担任财务处副处长。当时,他的很多同学因为待遇优厚都选择进入企业工作,特别是外资企业,而蔡晓峰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企业特别是外资企业一般已经积累了成熟的管理经验,作为管理学专业的毕业生,去企业工作施展空间有限,而到管理相对较弱的单位更会学有所用,医院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10余年来,包括阜外医院在内的全国医院,面临着医院内外持续增长的经营压力和医改要求,越来越重视管理工作,蔡晓峰对医院管理也有了越来越多的感悟。去年6月,蔡晓峰受国家卫生计生委委派,到中日友好医院任总审计师一职。
为不辱使命,蔡晓峰边工作边总结,对审计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到岗的第1个月,我初步了解了中日友好医院的一些管理情况,有了很多思考。中日友好医院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能够投身于这样一场医院变革的事业当中,我很荣幸,愿意奉献才学和汗水,在中日友好医院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作为‘医院管理人’的印迹。”蔡晓峰说。
在“跨界交流”中深受启发
2012年底,蔡晓峰顺利通过领军班面试,成为“会计领军雁阵”中的一分子。
“会计这个职业是活到老学到老,尤其在医改的大形势下,会计人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能力,而会计领军项目这个培训机会很难得,我非常珍惜。”蔡晓峰说。
从2013年在厦门国家会计学院的第一次培训开始,蔡晓峰对每次培训都充满期待。在这里,他提高了业务水平,开阔了职业视野,通过培训中的“跨界学习”,回到医院“跨界应用”。
“首先,医改班的同学都来自于医院财务系统,大家遇到同样的工作问题,能激发充分的交流和深入的探讨。同学之间的交流往往不需要学院班级组织,随时都会自发地互相学习讨论。”蔡晓峰说,会计领军培训不仅为学员延请了顶级专家授课,也创造了一个深入交流、借鉴学习的机会,能够切实提高大家的业务水平。
领军班的培训也开阔了学员视野。
“会计人员专业性强,倾向于深入研究问题,但也正因为如此,容易纠缠于单纯的财会问题。而领军培训告诉我们要‘跳出财务看财务’,很多课程不是纯粹的财会知识,甚至与财会领域看似相距甚远,这为我们深入理解这个社会和这个时代,理解医疗体制和财税体制变革的背景和政策,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他说。
此外,培训项目还对医改班学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学员对医院乃至整个医改做出贡献,不只是贯彻执行制度和医改要求,还要积极参与医改政策的讨论和制定,这让包括蔡晓峰在内的学员感受到了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
在联合集中培训中,蔡晓峰还认识了很多其他类别的同学,这种“跨界交流”让蔡晓峰大受启发。
“我在集训时了解到了一些企业的先进经验,比如在与企业领军班四川长虹的财务总监胡嘉的交流中,我得知他们企业的票据全部实行了电子化。国有医院现在还做不到企业那么先进的电子化水平,但是我们可以借鉴这些经验去积极影响医院的变革,跨界学习,跨界应用。”蔡晓峰说。
按制度要求开展审计工作
从财务岗位走到审计岗位,蔡晓峰对审计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体会。对于下一步的工作,蔡晓峰说:“我的理念就是一定依据制度开展审计工作,而不是用自己的经验和监督权去压制其他部门。”这也是蔡晓峰今后的工作思路之一,“我们要强调制度建设和科学管理的重要性,要求业务部门拿出相关制度,没有制度要求建立;如果有制度,评价制度是否合规合理,是否可执行,是否有相应的纠偏和惩处机制;再看业务活动是否严格按照制度执行。依据制度进行审计,审计才更有说服力,按照制度进行要求,也才能督促建立长效机制,而不是一事一议,被动应付。”蔡晓峰说,只有持续强调制度建设,才能摒弃无章可循、因人而异的经验式管理。
此外,蔡晓峰认为,医院内部审计应建设性地开展工作,发现问题时不是简单地否定,而是与业务部门共同讨论,协助分析查找问题根源,共同商议解决办法,把审计部门由“否决处”转变为“咨询处”,充分发挥审计的咨询确认职责。
蔡晓峰发现,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有重要区别。外审发现的问题虽然专业全面,但往往是重现象、轻剖析,重问题、轻解决,被审计单位往往只是整改审计报告提出的表面问题,而很少从机制上予以彻底整改。“为改变这一尴尬局面,我希望探索在中日友好医院开展内部控制专项审计,主要针对近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开展审计提出的重点问题,通过分析问题,追溯问题产生的根源。”蔡晓峰说,通过深入剖析问题一个点,查找业务流程一条线,将一个独立问题举一反三扩展到一类问题和相关问题,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重点对制度建设和流程优化提出明确的建设性意见,以协助业务部门建立长效机制,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发生。通过为多个业务流程优化整改,形成内部控制一个面,推动提高医院内控管理水平。
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蔡晓峰说:“我希望自己成为医院管理方面的专家,在医疗管理,尤其是医院财务管理方面,形成自己的一套管理理念,这一领域大有可为。我对自己,对这一领域的未来充满信心。”

延伸阅读:
领军新十年规划助力行业改革与发展
毕业季:领军,永远在路上
全国会计领军人才第11次大集训在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