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职场动态正文
 

你,真的毕业了吗?

来源:中国会计视野   发布时间:2016-12-24  作者:小韦   编辑:无忧草

阅读:672  打印   RSS 字号:||
这样就能毕业了?我也不知道。社会也是大学,你真的毕业了吗?

时常有人觉得,终于熬到大四了,终于可以不用上课了,终于可以轻松地打游戏,睡上一整天。真的是这样吗?

初入大四,如何选择?

刚刚进入大四的时候,几乎所有同学都被课表惊喜了,只有一门《就业辅导课》。哈哈,辅导员的课程,就是和大一的《职业生涯规划》一样水吧。而且只要上半个学期,剩下没课的半个学期岂不是更爽?

可是,这门课上着上着就不对劲了。大四虽然没有考试,但是我们面临一个更大的问题:毕业了,要干吗?要去哪里?该如何选择?每个人都不想成为新闻中那个毕业即失业的人,都想有个称心的归处。正是这种压力,让我们不断前行,看起来轻轻松松,实则步履维艰。而当真要选择时,每个人内心都是迷茫的,不知道该选择什么。按照父母的期望去做,可是又不甘心过那种波澜不惊的生活;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又害怕头破血流。大四一年,表面看起来无比洒脱,实际却是暗流涌动。大四,我们似乎又站在了同一起跑线。

工作?

有一部分人会选择工作。对于工作,无外乎两条路:一是通过各类型的考试进入体制内,比如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银行考试等等;还有就是投简历,赶招聘会,进企业。讲真,每一条路走得都是那么艰辛。

小陈,一个普通的大学生,说他普通是因为就是除了学习、游戏、吃饭、睡觉就没有其他的了。大一的时候,他参加过学生会,后来觉得没啥意思,就不去了。他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学习上相对比较用功,每年都有奖学金,拿过两次国家励志奖学金,有会计证、初级会计职称,是个很中规中矩的学生。他的求职之路似乎不太顺畅,第一次求职就碰壁了,面试官当场拿出会计题目,让他写分录,他当时就皱紧了眉头。后来听他说,这题目和教科书上的不大一样,多数涉及税收,处理难度较大。

过一阵子,他又去了一家会计师事务所面试。会计师事务所发了空白的资产负债表,让面试人员填写会计科目。小陈又傻眼了,交了白卷走人。

小陈还有一次被骗经历,他接到一家公司通知,让他去苏州面试,小陈很是欢喜,一大早就坐了高铁去苏州。公司不是很大,面试的人确实挺多的,公司让小陈交面试费500元,说是押金,面试完了就还给他,小陈想了想最后交了200元。与前几次相比,这次似乎太容易,没有问小陈专业问题。面试结束后,他去要押金。公司翻脸了,说你过来面试就要交这个费用,双方吵了起来。这时,有个好心人说可以帮他要回来,但是要给50元好处费。小陈一想这人肯定是一伙的,就报了警。没有收据,空口无凭,最后他也只要回了100元。回到宿舍,小陈和我们说起这个事,音色都变了。

找工作不容易,大四毕业前,小陈总算签了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但是薪水太低,只能勉强维持生活。我们问他,为啥一心只想做财务?他说财务有前途,越老越吃香。

除升学外,班级其余同学全部找到工作,大部分和财务有关系,其中公务员、事业单位4人,占10%;银行人数最多,达到12人,占比29%;会计师事务所以及企业人数9人,占比21%。

升学?

晓波觉得自己在一个非211、非985的“双非”理工高校,学的又是会计,不利于就业,想提升学历,去一个更好的学校。

升学要么出国,要么考研,还有就是保研、研究生支教团。晓波是准备考研的,但是,考研之路也是很艰难。晓波考的会计专硕,相对学硕更简单,竞争压力还是一样的大!

晓波大三下学期就开始准备了,暑假还报考了辅导班,花了一万多块。其实考研是痛苦的,这个苦只有自己知道。考研并非一帆风顺,最难的逻辑部分,搞得晓波整日紧张兮兮的。为了勉励自己,他把自己的复习状态每天都发在朋友圈,请大家监督。出于善意,大家都给他点赞加油,可是时间久了也就懒得点了。

在报考学校的时候,晓波犹豫了好久,是理工科的211,还是“双非”财经专业学校?最后他报考了本市的一所理工科211。他顺利进入复试,但是排名不是很好。复试范围很广泛,包括中级会计学、高级会计学、成本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等,基本涵盖了本科的所有主干课程。可惜,最终录取名单中没有他。

晓波沮丧了好久,有时候和父母电话,态度都不太好。无奈,晓波也加入找工作的行列,最终通过银行春招,找到工作。在班级最后一次聚餐上,晓波说怨他自己大学没努力,太多知识漏洞,根本补不上。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考研的功夫还在平时。

对于班级整体情况而言,保研3人,占比7%;国内考研成功10人,占比24%,其中985高校1人,211高校4人,本校4人,其他高校1人;国外留学4人,占比10%。

真的毕业了吗?

在大四,经常有些人抱怨工作不好找,却不知道自己烂得不行;有些人抱怨那个谁保研了,却不知道人家用你去星巴克享受星冰乐的时间去看书;有些人抱怨学校不是211,不是985,却不知道自己整日偷懒。在大学这个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下,他们没有真正毕业。他们拿到的毕业证、学生证,是他们学费的收据,是他们来过大学,在大学住过四年的凭证。殊不知,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毕业后,要考职称,要考CPA等等,没有继续学习,可能就面临资产减值了。

什么是大学?从会计角度来看,大学是一项投资,投入的是学费和课时,而收益是未来生活水平。想获得高收益,化解风险的方法就是加倍努力。对于一般的人,需要考虑综合收益,一是看长远收益,就是会计上讲的未来现金流及其现值如何?二是考虑数学期望,也就是在不同概率情况下的综合收益。

正如李宗盛所唱的一样:“等你发现时间是贼了,它早已偷光你的选择。”这项投资该如何选择?不是车到山前必有路,而是未雨绸缪。只有用三年的时光不断打拼,才能真正写满简历。真的到毕业的那一刻,有些人才幡然醒悟,但是,他们始终没有明白,大学到底该怎么读。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学也是,但是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和内心有深刻的对话,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二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实现;三是目标调整与坚持不懈,知道如何分解目标,调整策略,最后实现目标。

这样就能毕业了?我也不知道。社会也是大学,你真的毕业了吗?

(作者:长三角某理工类大学会计系2016届毕业生 小韦)

会记2016-2017

延伸阅读:

  • 2016 财会行业关键词
  • 2016年财会领域人事变动
  • 2016年度企业会计准则修订概览
  • 更多关于 会计毕业生 会记年刊 的新闻 关于 会计毕业生 会记年刊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