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获得视野知行社提供的福利,免费参加了两天在杭州的课程,其中一门则是郭永清教授的《财务领导力》。在领导力流行的时代,作为财会人与其有哪些融合呢?带着这个问题在郭教授授课的基础上我进行了思考。
看财务领导力的定义,是提升经济活动能力,支撑领导行为的各种领导能力的总称。从定义看比较虚,似乎无从着手,但从我们财务的现实状态看,比如汇总财务数据,更多精力对外,财务部门价值体现不出,一直做重复的事。这些事情与定义里面要求的来说,确实存在很大的差异。
如果说把财务领导力做一个细分,应该具备:感召力、前瞻力、决断力、控制力、影响力这些方面,我觉得这要成为一个智能专业信息中心了。以前瞻力为例,需要分析宏观经济学,当地行情,价值格局,市场竞争情况等等,不由得联想起一些证券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是不是就是关注这部分信息?
很多媒体都在说财务需要大转型,从会计到会计财务,而不仅仅是会计。为什么转型?什么是真正会计?这些平常的问题是需要我们思考的。中国目前大多是低成本企业,在做低附加值的工作,而且很多都是基础工作。随着科技发展智能化提升,基础工作将越来越少,比如随着信息处理平台智能化需要300万财务人员转型,不转型就没工作了。这些变革其实也映射出CFO的生存并不理想,CFO需要与业务经理、财务经理配合好,不能够太清高搞独立王国。
财务现状,一方面是外部环境不理想,另一方面是财务人员自己的能力没达到。财务部门不仅是支持服务部门,更重要的是对单位全局的财务资源的控制。其实财务要体现价值的地方非常多,就看财务负责人的格局了(这个判断你有不同意见吗?)。有效的办法是每年一个年度主题,每年上一个台阶。比如第一年,以展现能力为主,如果是大的公司可以考虑成立一个财务公司,如果是小企业可以考虑成立资金池,聚焦资金的高效稳健的运作,来产生效益。第二年则可以聚焦采购,如果是大企业通过集中采购的方式获得资源的优化组合。第三年可以考虑预算管理,第四年可以考虑内部控制等等。上述其实都是假设,但突出了一个中心思想,就是稳步向前,先聚焦一点,产生成果了积累经验了,树立信心了,再开始下一个环节,财务的专业形象就是通过一件件的事来建立的。
作为财务人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机制不健全,那微小的一件事都能够累死人。如果想提升财务领导力,根基是需要财务管理的平衡架构,而这需要组织角色、流程、衡量、架构、技术与工具等层面的综合考虑。作为财务总监能不能树立起权威,关健是在工作中有所表现,让大家看到你对公司业务发展有所帮助。而整个过程,是财务团队共同提升能力的过程,财务总监是身兼多职的,既需要谋划布局,又需要跟进进展,还需要及时总结提升,这个过程也是深入业财融合的过程。
从上面的要求来看,CFO/财务总监面临的挑战还是很严峻的。挑战之一是缺乏与战略的有效结合,财务管理与企业战略执行脱节,财务缺乏战略执行力、战略的思维、与战略目标脱节、与企业高层缺乏共同语言。战略+执行=良好的结果。挑战之二则是财务与业务分离,重财务、轻业务,只能事后反馈,财务被企业其他部门视为碍手脚的挡路石,缺乏参与经营决策的能力;挑战之三是缺乏对核心业务的高效管理手段;挑战之四是没有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要有全面风险观,列出公司的风险清单,持续监控风险、风险叠加,分散它,系统管理,要设有风险管理岗,制度跟上,要有预警系统管理。
我一直在思考,其实领导人是关键因素,一将无能累死三军,来一个有抱负的财务负责人,带起的是一个有战斗力的财务团队,撑起的是企业内部有价值的财务资源网络。我们都在往这条路上努力。
(本文来源视野知行社活动感悟,图片转自网路,转载请注明出处)

延伸阅读:
提醒!企业违规作废2张发票!税务追查10个月!这4个发票作废雷区一定不要踩!
管理会计都干啥 请听我来告诉你(之八)
手慢无!会计人最需要的每月重点工作流程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