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洪湖审计:创新‘经济体检’‘望闻问切’四诊法”
作者 陈建荣 李顺凯
近三年来,洪湖市审计局始终聚焦经济监督主责主业,全面审视审计工作目标定位,不断创新审计工作方式方法,探索出经济体检“望闻问切”四诊法,持续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洪湖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一、以“望”明向。“望”,即从多角度进行审前调查,全方位了解被审计单位,制定并完善审计实施方案,为审计现场实施阶段确定方向。一是从社会面“望”。通过搜集网络舆情、开展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形式做好社会调查,从群众口中了解被审计单位社会评价情况。二是从被审计单位内部“望”。通过搜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和业务等资料,同比趋势分析、环比节点分析,从财务管理、项目实施上了解被审计单位整体运转情况。三是从政府或主管部门视角“望”。通过收集整理上级部门对被审计单位的规划要求,被审计单位对应采取的具体措施及所取得的成效,从绩效上了解被审计单位工作作风情况等。
二、以“闻”聚焦。“闻”,即时刻留意听取有用信息,积极收集来自不同群体的声音以发现问题线索,聚焦审计重点,集中审计资源,高效有序推进现场审计。一是“闻”审计事项相关人员的声音。听被审计单位负责人总结自述,听经办人员具体讲解,了解某一审计事项的运转模式及基本逻辑,分析各环节存在的薄弱点,确定审计重点,合理评估审计成本,便于组织审计力量。二是“闻”被审计单位其他人员的声音。采取驻点审计方式,扩大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人员的接触面,弱化交流壁障,利用“人多嘴杂”的人性特点,旁听获取重要审计线索。三是“闻”审计组内其他成员的声音。定期开展组内汇报讨论,对已查明事实进行论证,对未查明事项提出疑问,信息共享、集思广益,同时也便于及时掌握组员工作动向,加强审计廉政风险管控。
三、以“问”查症。“问”,即立足政策法规,把握准、领会透文件精神,依靠大数据审计技术支撑,结合审计沟通技巧,让审计人员查的出问题,问题定性准确,让被审计单位心服口服、积极配合,推动审计工作向纵深开展。一是向政策“问”。广泛收集与被审计单位行业相关的政策措施,以及出台的背景、目的、预期目标,把握其中的重点内容和关键环节。紧跟时事,学习领会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确保问题线索具有充分的政策支撑。二是向技术“问”。每年采集全市各行业部门财务、业务等数据,形成全覆盖的数据库。总结历年审计经验,探索新的审计思路,针对不同审计行业建立审计模型库。组织大数据信息化培训,用以老带新的模式形成梯队型人才库。将数据库、模型库、人才库三库贯通,为审计提供强大技术支撑。三是向主体“问”。提前做细与被审计对象谈话方案、列好谈话提纲,谈话中做好记录、不遗漏重要问题、敢于设问和追问,谈话后做好梳理及时汇总分析,通过询问了解及时发现审计风险点。
四、以“切”促改。“切”,即以壮士扼腕的力度,联合多方力量督促整改形成合力,督促被审计单位深刻剖析问题发生原因,举一反三,建章立制,治已病防未病,切实做好审计“下半篇文章”。一是精准“切”。向被审计单位点对点、面对面列出问题单、责任单、任务单,制定整改“时间表”“路线图”,对照清单一个不落、逐一“销号”。二是联动“切”。构建报告抄送、线索移送和处置结果反馈的纪审监督协作格局,形成“纪审联动”“巡审联动”审计整改工作机制,定期开展联合督查,到被审计单位现场核实整改情况。三是跟进“切”。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提请市政府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及时跟进审计整改成效,切实做到“发现一个、整改一批、规范一片”。
延伸阅读:
德阳市罗江区审计局借力大数据提升监督
中江县审计局加大力度推进预算绩效管理
林州市审计局关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