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瑞昌市审计局:'三点发力'提升审计服务能力"
为进一步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瑞昌市审计局三“点”发力,提升审计服务能力。
一、夯实人才培养“关键点”
一是建立学习机制。建立学习目标责任管理制度,实现从“工作忙没有时间学”到“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的转变。将学习运用新审计方法与优秀审计项目评定挂钩,激发审计人员的进取创新精神。充分利用审计大讲堂的学习机会,定期召开业务会议,交流学习心得,研究新的审计方法,达到锻炼队伍,提升队伍的目的,不断为审计事业的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二是启动“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针对审计涉及的领域广、专业性强特点,制定“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鼓励全局党员干部根结合个人专业特长、股室职责、个人爱好、擅长领域等确定个人主攻的审计专业方向。在经济责任、自然资源、国有企业、财务收支、固定资产等领域确定领军人物,通过专题研讨、业务培训等方式进行专题学习、整体提升,发挥好“传帮带”作用。
二、找准审计方法“着力点”
一是突出重点原则。采取“审计部分单位、核查全部问题”的传统模式和“覆盖全部单位、核查重点问题”的创新模式相结合,实行“统一数据分析+现场重点核查+被审计单位自核自证”的审计方式,选取重大政策落实、企业民生资金等专题,对被审单位开展分析。
二是不断深化大数据分析。依托全市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平台,对被审单位财务数据进行采集、整理、转换。同时,加大数据分析比对,加强对预算执行数据与业务数据、单位数据,行业数据与跨行业、跨领域数据的综合比对和分析,构建审计数据分析模型,切实增强审计的精准度和穿透力。
三是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审计工作中除继续关注被审单位资金运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外,结合被审单位主责主业,重点关注中央、省、九江市、瑞昌市重大决策部署是否落实,重点关注各单位“放管服”改革;重点关注各单位聚焦主责主业、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抓好理念创新“突破点”
一是创新组织模式。积极探索“1+N”、融合式审计组织方式,以预算执行审计为主线,融合开展绩效专题审计、政策跟踪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努力做到一审多项、一审多果,避免重复交叉,提高审计效率。整合审计资源,改变职能科室“各自为战”的传统组织模式,打破科室界限,抽调业务骨干组建综合性审计组,以最大发挥个人在不同领域的专业特长。
二是开展研究型审计。以审计推动改革、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更加有效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宗旨,切实转变过去审计内容接触点停留在资金层面上,审计以财务内容为主,不会过多地涉及业务领域的观念。深入研究被审单位的职能职责、行业特点、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等内容,做到既关注资金使用,也注重重大政策、行业法规的落实。
下一步,瑞昌市审计局将不断提升审计服务能力,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有力的措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利益保障。
延伸阅读:
巴彦淖尔市审计局多举措提升审计监督实效
栾城联社念好"三字诀"延伸审计监督触角
门头沟区审计局持续深化救灾重建审计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