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微信号:esnaicom

中国会计视野
[]金币中心|设首页|收藏|Eng|XBRL中国|可做?|帮助|         手机版
首页 图片新闻 国内行业资讯 行业评论 税务资讯 会计信息化 海外财会动态 财经要闻 企业动态 往日头条 专题列表 
您的位置:首页资讯税务资讯正文
 

重提"结构性减税降费"深意何在?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24-03-09  作者:车柯蒙   编辑:lucy93

打印   RSS 字号:|| 
核心提示:减税降费是助企纾困直接有效的办法,也是近年来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普惠性、全面性的减税降费在助企纾困、稳经济、稳就业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原标题:重提“结构性减税降费” 深意何在?为谁赋能?

减税降费是助企纾困直接有效的办法,也是近年来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普惠性、全面性的减税降费在助企纾困、稳经济、稳就业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3月6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的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表示,在落实好去年延续和优化的税费优惠政策基础上,今年将有针对性地研究出台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更好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不同于普惠性、全面性的减税降费,结构性减税降费主要针对特定群体或领、特定税种来降低税费负担。

事实上,“结构性减税降费”并非新提法。记者梳理发现,最近一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有关政策的部署,是在2015年。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继续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负担。”

重提“结构性减税降费”有何深意?更精准、更有侧重的税费支持政策又将如何更好地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业界专家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结构性减税降费一方面强调了政策精准性和针对性,有助于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另一方面,政策也有利于稳定宏观税负

“中国已连续十几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长期实施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导致宏观税负逐步下降下行,财政空间仍有但总体在持续收窄。”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告诉人民网记者,此次重提“结构性减税降费”,未来的减税降费要注重效率和效果,注重结构性减税降费,侧重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等领域,这有利于稳定宏观税负,避免债务规模因减税降费而过快攀升。

与此同时,政策强调“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体现了精准调控,针对性和导向作用明显,有利于增强发展新动能。

事实上,随着近年来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相继实施,一套覆盖面广、优惠力度大、涵盖企业创新全流程各环节的税收支持政策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具体来看,提高相关行业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并且将这项政策作为制度性安排长期实施,能有效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创业投资、支持研发设备更新、支持重点产业链、鼓励创业创新等税收优惠政策也通过正向激励,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的另一领域是制造业。近年来,下调制造业增值税税率、加大制造业增值税留抵退税的力度等减负措施接续推出,“真金白银”的政策红利正助力制造业发展壮大。

“减税降费的精准性,体现了财政政策的‘提质增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长聘副教授清华大学中国财政税收研究所副所长吴斌珍对人民网记者表示,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当前的税费支持政策主要聚焦研发投入、创业投资、研发设备、重点产业链、鼓励创业创新等方面,相关政策正不断夯实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结合2023年的减税降费情况来看,制造业及与之相关的批发零售业是享受优惠占比最大的行业。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方面,我国出台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抵减优惠政策,推动先进制造业升级发展。同时,我国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巩固和扩大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优势。延续实施民用航空发动机和民用飞机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吴斌珍表示,一系列更具针对性的税费优惠政策能提升政策效能,更激发市场活力,服务高质量发展。 

延伸阅读:

  • 研究出台结构性减税降费支持科技创新
  • 减税降费红利"落袋" 支持企业创新发展
  • 减税降费年度账单出炉 民营经济受益明显
  • 更多关于 减税 的新闻 关于 减税 的论坛帖子
    返回视野资讯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最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