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咸安:审计监督‘唤醒’沉睡资金 筑牢财政资金效益防线”
作者 朱建新 石奥林
近日,咸宁市咸安区审计局以“摸清底数、找准症结、畅通循环”为目标,对全区近五年立项的627个政府投资项目结余资金管理情况开展专项审计调查,聚焦存量盘点、成因分析、制度完善、长效管理四个方面,推动构建“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提升质量”的财政资金管理新格局,为咸安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聚焦存量盘点,摸清结余资金“蓄水池”。审计以项目闭环管理为切入点,纵向核查立项审批、竣工验收、决算审核等环节的规范性,横向比对资金拨付进度与项目实施周期的匹配性,全面梳理超期未用、终止撤销、验收滞后等项目结余资金规模;借助大数据筛查技术,分类统计长期沉淀资金、可统筹调剂资金、待清理回收资金,建立动态台账,为精准盘活提供数据支撑,推动资金“家底”更透明、管理更有序。
聚焦成因分析,疏通资金循环“中梗阻”。紧扣结余资金形成根源,审计深入分析规划衔接不紧密导致的“重复投入”、预算编制不精准引发的“过度预留”、部门协同不畅造成的“信息孤岛”等问题;关注项目前期论证不充分、实施过程变更频繁、后期验收效率偏低等管理短板,揭示资金滞留的“堵点”“难点”,推动从源头优化项目全周期管控机制,促进资金分配与需求实现“动态平衡”。
聚焦制度完善,激活统筹使用“新引擎”。针对跨部门、跨领域资金统筹难点,审计重点核查财政存量资金收回机制执行情况,评估结余资金调剂使用程序的便捷性与规范性;关注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的挂钩机制,推动建立“定期清理、分类处置、滚动整合”的盘活模式;建议强化财政、发改、项目单位三方联动,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探索“闲置资金定向转化”“同类项目资金拼盘”等创新路径,促进资金高效流转、精准滴灌。
聚焦长效管理,织密资金监管“防护网”。咸安审计以“防沉淀、促增效”为目标,推动构建结余资金预警机制,依托信息化手段动态监测项目进度与资金支付偏离度;关注资产管理与资金清理的衔接,核查已完工项目固定资产登记及闲置资产处置情况,防止“项目完工、资产沉睡”;建议将结余资金管理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强化主体责任,推动形成“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良性循环。
延伸阅读:
达州开江推动人大监督与审计监督贯通协同
以有力有效审计监督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