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通山审计:‘三举措’提升经济责任审计质效”
近年来,通山县审计局对标县委审计委员会“深入推进领导干部权力规范运行、促进全县反腐倡廉”工作要求,采取“三举措”加强全县经济责任审计,着力提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落实情况监督质效。2024年完成经审项目17个,查出各类违规和管理不规范金额3949万元,并针对管理不规范问题提出整改建议47条,均得到被审计单位认可、落实。
一是“以大拖小”推进项目计划。进一步完善全县经济责任审计对象数据库,根据党政部门监督性质不同,把审计对象分为A、B、C三大类别,组织业务大股室与小股室形成结对,针对民政、财政等重点项目和监督对象搭档、组队实施协同审计,以项目“联合赛马”取代单个审计“单打独斗”,既弥补小股室力量资源不足,又拓展审计人员视野,有效提升了对领导干部经济监督效果。
二是“以外带内”统筹项目实施。以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和监督对象为主轴,构建“经责审计平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经责审计平台+工程决算”等模式,由分管领导统筹法规审理、信息宣传等内勤人员参与到融合式审计之中,到项目实战一线锻炼业务能力,通过跨领域人才优势查找出问题线索,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切实提升审计要情专报、综合报告的含金量。
三是“以老带新”确保项目审透。明确1名业务实战能力突出的“老审计”搭档1-3名“审计小白”开展工作,围绕领导干部职责履行、政策执行、项目资金使用等重点工作和重要环节,沿着资金流、业务流、信息流实施审计,深挖问题线索的内在价值,提升撰写、上报信息和审计专报的深度与时效性,推动审计成果更好更快转化为社会治理绩效,扩大审计影响力。
延伸阅读:
广元出台经济责任审计责任界定参考指引
赵炜参加省工商联经济责任审计进点会
经济责任审计助力深圳海洋检察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