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重庆】重庆市构建资产评估机构执业质量评价新机制——以制度创新引领资产评估行业高质量发展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部署,落实财政部关于加强行业自律监督工作的要求,重庆市资产评估协会立足行业监管实际,制定《重庆市资产评估机构执业质量评价管理暂行办法》,通过制度创新破解行业发展难题,为提升行业执业质量提供“重庆方案”。
一、创新评价体系设计,构建质量提升新格局
重庆市资产评估协会深刻把握新时代行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建立“双维度、全链条”的质量评价机制。该体系融合质量控制体系评价与项目质量评价,前者聚焦评估机构内部治理、风险管控和业务执行等关键要素,后者重点考察评估报告等业务成果的专业水准,通过1:3的权重配比形成最终评级。既关注执业过程的质量管控,又强调业务成果的专业价值,实现从“入口”到“出口”的全过程质量管理闭环,为行业质量提升提供了系统化解决方案。
二、坚持问题导向,破解行业发展深层次矛盾
针对当前行业存在的质量管理标准不统一、监管资源配置不精准、质量提升动力不足等突出问题,《办法》进行了系统性制度设计。通过整合历年执业检查数据建立统一评价基准,解决质量评价的纵向可比性问题;建立以评促建机制,引导评估机构由被动合规转向主动提质。在制度制定过程中,协会坚持开门问策,广泛征集行业意见,确保制度设计既符合监管要求,又契合实务需求。
三、健全工作机制,筑牢评价体系制度保障
为确保评价工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办法》构建“三位一体”的质量保障体系。在组织架构上,组建专业化评价团队并设定统一标准,实行严格的回避制度;在程序规范上,设立独立的专家复核组,对评价过程实施全程监督;在信息反馈上,建立评价结果告知机制,主动接受监督。这一制度设计既保证了评价工作的专业性,又确保了评价过程的透明度,更强化了评价结果的公信力,为构建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提供制度保障。
四、强化结果运用,释放制度创新乘数效应
《办法》着力打通评价结果应用的“最后一公里”,构建了多维度的结果运用体系。评价结果将作为协会等部门实施分类管理的依据,为精准施策提供数据支撑;建立评价反馈机制,帮助评估机构找准短板精准提升。通过构建“评价-反馈-提升”的良性循环机制,推动形成优质优价的市场环境,激发评估机构提升质量的内生动力,以期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重庆市资产评估协会将以《办法》实施为新起点,持续深化行业监管改革创新,着力培育一批治理规范、质量过硬、公信力强的品牌评估机构,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专业力量。
延伸阅读:
福建评协成功举办首席评估师培训班
云南评协举办2025年首席评估师培训班
山东评协开始2025年评估机构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