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微信号:esnaicom

中国会计视野
[]金币中心|设首页|收藏|Eng|XBRL中国|可做?|帮助|         手机版
首页 图片新闻 国内行业资讯 行业评论 税务资讯 会计信息化 海外财会动态 财经要闻 企业动态 往日头条 专题列表 
您的位置:首页资讯国内行业资讯正文
 

武汉:多措并举提升公共投资审计穿透力

来源:湖北审计厅   发布时间:2025-10-26  作者:陶琛莉   编辑:lucy93

打印   RSS 字号:|| 
核心提示:武汉市审计局聚焦公共投资领域“重建设、轻管理”“重投入、轻效益”等痛点难点,通过延伸审计链条、创新审计方法、强化成果运用,持续提升公共投资审计穿透力,推动公共投资从“量的积累”向“质效并重”转变,以高质量的审计监督保障武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武汉市审计局聚焦公共投资“重建设、轻管理”“重投入、轻效益”等痛点难点,通过延伸审计链条、创新审计方法、强化成果运用,持续提升公共投资审计穿透力,推动公共投资从“量的积累”向“质效并重”转变,以高质量的审计监督保障武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全过程覆盖,破解公共投资审计“碎片化”难题。打破就项目审项目的局限,构建前期决策—中期建设—后期运营全过程公共投资审计模式,实现审计监督与项目管理的深度融合。一是关注前期决策,聚焦合规性与科学性。重点审计项目立项审批、可行性研究、概算编制等环节,核查是否存在未批先建、虚报概算、论证不足等问题。二是关注中期建设,聚焦关键环节的规范性。审计工程质量控制、进度管理、资金使用等情况,重点核查监理履职、工程变更、价款支付等环节的规范性。三是关注后期运营,聚焦绩效性与可持续性。突破竣工即审计终点的传统认知,将审计延伸至项目运营维护阶段,重点评估项目投入使用后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依托数字化赋能,打破公共投资审计“信息壁垒”。面对公共投资项目规模大、数据多、涉及单位广的特点,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搭建“数据共享+智能分析”审计平台,提升公共投资审计穿透力和精准度。一是用好大数据审计平台。充分发挥武汉市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大数据审计平台中整合的环保、规划、农业、水利、园林、测绘等部门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环境保护数据,实现自然资源资产大数据共享应用。二是深化大数据技术应用。通过分析大数据平台的卫星遥感影像资料,核实项目征收补偿中存在的虚增补偿面积、违建房屋套取补偿款等问题。三是改进审计技术方法手段。自行开发Java招投标查重小工具,对投标电子文件内容、MAC地址、CPU序列号、硬盘序列号等进行一致性比对核查,严查工程招投标围标串标行为。利用无损探测技术、借助地质雷达等各类高新检测手段加强延伸核查隐蔽工程质量,揭示建设单位虚列工程成本、监理资料不实等问题。

三、强化成果转化,推动公共投资审计“治已病、防未病”。坚持审计查出问题与推动解决问题并重,通过“问题整改—制度完善—责任追究”的闭环管理,将审计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一是抓好成果开发,推动整改更加到位。坚持监督与服务并重,注重审帮促结合,站在被审计单位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找准问题症结,提出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意见建议,增强审计建议的针对性、可操作性,推动被审计单位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举一反三、建章立制,以审计整改的实际成效促进政府治理效能提升。二是推进成果转化,有效服务宏观决策。坚持把揭示微观问题与服务宏观决策结合起来,加强对审计成果的总结、提炼和加工,打破时间界限、项目界限,开展跨年度、跨领域、跨行业的综合分析,积极撰写、报送高质量的审计专报、综合分析报告、“两办”信息,为市委、市政府宏观决策提供有价值、有分量的参考依据。三是强化成果共享,凝聚强大监督合力。加强审计监督与各类监督的贯通协同,形成整改合力,切实把审计成果用到位。建立健全与纪委监委机关、巡察办的协作配合机制,做到信息互通、成果共享,加大案件线索移送力度,提高移送问题线索质量、完善线索查处结果反馈机制,凝聚监督合力、增强监督效力。

延伸阅读:

  • 强化审计监督 全力护航学生营养改善
  • 组织年轻干部能力培训、加强国企审计监督
  • 明光市创新举措不断提升审计监督质效
  • 更多关于 审计监督 的新闻 关于 审计监督 的论坛帖子
    返回视野资讯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最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