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为解决访谈、实地查看等传统外调方法难以应对项目分布广、数据量大、专业性强等挑战,恩施州审计局创新运用大数据思维,通过构建数据分析模型、运用遥感影像比对、建立多源数据关联等方式,有效破解了审计外调取证难、效率低、覆盖窄等难题,显著提升了审计工作质效。
一是运用大数据全量分析,精准绘制多维数据画像。利用被调查对象的公开数据、第三方平台数据等,整合开展全量分析,挖掘不同数据源之间的隐性关联,为每个外调对象绘制多维数据画像而非孤立验证。在某国有企业审计中使用“天眼查”、文小言等工具,收集所有与调查对象(如主要供应商、客户)相关的多源公开数据,获取目标公司的全量工商信息,采集与目标公司相关的招投标数据、知识产权数据等,查找同时连接被审计单位多个供应商或客户的个人或空壳公司,定位“隐身”关联方锁定核查重点。
二是依托大数据审计云平台,推动技术赋能与方法创新。通过审计云平台将常用功能模块化,减少审计分析对脚本的依赖,审计人员只需结合数据和分析事项选定对应的模块,系统便能自动生成分析模型,采用多源数据交叉验证,通过多维度信息的相互印证,筛选出疑点数据,大大降低核查范围。同时,审计人员不断尝试借力新技术有效克服传统审计中“看不全、找不准”的难题,在全州水资源审计中,审计组用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设备,极大延伸审计人员的视野和触角,显著提高现场核查的效率和安全性,实现“靶向核查、精准打击”。
三是整合多维数据,洞察异常并精准固定证据。在项目实施中坚持“研究先行”,在过程中注重问题挖掘与根源分析,在动态变化中洞察静态账册无法反映的异常,通过有效整合与时间、空间相关的多维度数据,重构被审计对象的活动轨迹与业务全貌并精准固定电子证据。在税收审计中,审计组从“本地个体工商户集中向全国开票后快速注销”这一微小异常切入,通过跨部门数据协作与精准关联分析,成功锁定关键职业代理人暴力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最终揭露并斩断了一条实行“注册、开票、注销”一条龙作业、涉税金额达百万元的“产业链”。
延伸阅读:
平度:推进巡察监督与审计监督贯通联动
武汉强化应急管理审计监督筑牢安全防线
强化审计监督 全力护航学生营养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