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也奇葩
    导读:2015年过去了,可能有些人并不怀念它。无论爱恨,这一年的大起大落、跌宕起伏,也肯定都会深刻地写入每个人的记忆空间。按照思维定势,财会领域除了枯燥的报表、数据、分析和统计,应该没有太多的话题点。但正是在这个雷点与亮点频现,奇事与怪事辈出的时代,连财会领域的消息都变得好看了起来。所以,我们不妨放下紧绷了一年的神经,去看一下这些让人啼笑皆非的呆萌财会新闻吧...[详情
不“靠谱”的年报数据
  • ST春晖年报出错员工人均薪酬金额为0.33万元

    问询函表达了公众的困惑,“据年报第36页披露显示,你公司2015年度所有员工人均薪酬金额为0.33万元,该数据是否计算有误?” 该公司总经理办公室的关先生纠正了年报中最为明显的两项错误,一个是所有员工人均0.33万元的年薪,正确数据是每年3.61万元/人;另一个则是高管人均2.21万元的年薪,正确数据则是17.08万元/人。他同时表示,*ST春晖年报所披露的另外一组数据,年报当期公司领取薪酬的员工总人数为1083人,总体薪酬发生额3911.48万元,则是正确的。[详细]

  • 道博股份年报披露过于笼统

    道博股份这份年报却让人有些“看不清”。毕竟,对于市场而言最关心的莫过于其影视类业务的具体情况,而其年报所提供的相关数据却有些笼统,让人多少有雾里看花之感。例如,在“主营业务分行业、分产品、分地区情况”当中,道博股份并未提到主营业务按地区的分类情况,而根据2015年修订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第27条规定,公司应当结合行业特征和自身实际情况,分别按行业、产品及地区说明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构成情况。[详细]

  • 长高集团年报填报了错误的业务数据致信披处理异常

    深交所3月3日发出的监管函指出,长高集团计划于2016年2月27日披露2015年年度报告,在办理信息披露业务过程中,由于准备工作不充分,公司工作人员于20:25分才提交信息披露文件,并填报了错误的业务数据,导致后续信息披露业务处理出现异常。 深交所认为,上述行为违反了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14年修订)》第2.1条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直通车业务指引(2015年修订)》第九条的规定,要求公司董事会充分重视上述问题,吸取教训,及时整改,杜绝上述问题的再次发生。[详细]

  • 对照零售业指引新华百货年报须打

    新华百货是上交所去年下半年发布零售行业信息披露指引后,披露年报的第一家零售业上市公司。上交所对新华百货的问询函,明确要求公司根据零售行业信息披露指引的相关规定,对报告期内公司行业经营性信息进行细化补充,意在强化行业指引的落地与执行。[详细]

  • 如意集团诸多财务数据未说透

    如意集团发布2015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4亿,较上年同期增加97亿元,增长21.31%;实现净利润3.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46%。如意集团认为,业绩增长得益于依托公司较强的现货分销能力和扎实的行业研究能力,公司大宗商品期现结合,套期、套利交易为主的经营模式日臻成熟与完善。 尽管业绩靓丽,但年报中的诸多财务数据存在“未说透”的问题,由此招致监管层的问询。深交所在对如意集团年报审查的过程中,共关注到11大事项,其中七成涉及财务数据。[详细]

  • 湖南发展三季报财务报表负号丢失

    湖南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0722 )发布《关于2015年第三季度报告的更正公告》,公告称,因工作人员疏忽,将公司2015年第三季度报告全文和正文的第3页“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表格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年初至报告期末比上年同期增减”数据的负号丢失。 公告指出,原报表总“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年初至报告期末比上年同期增减”数据为28.93%,改为-28.93%。[详细]

  • 桑德国际CFO漏记20亿巨款事件

    2015年桑德国际2015年12月18日公告称,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王凯当时决定将相关交易暂不入账,原因是他想观望潜在收购可否在2014年底完成。如果可以完成,该等竞买诚意金将会全部退回给桑德国际。但是,桑德国际还称,由于王凯的疏忽或工作量大,他忘记了跟进潜在收购的进展情况。2015年12月18日,桑德国际免除了王凯首席财务官的职务,王凯同时辞去执行董事一职。 [详细]

  • *ST博元会计主管称无法保证年报真实

    上交所2015年4月30日早间公告,*ST博元因重要事项未公告全天停牌。在*ST博元披露的年报中,公司负责人许佳明、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李红及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李红声明:无法保证年报报告中财富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详细]

挑战“极限”的上市公司奇葩事
  • 山水水泥被前董事带黑帮袭击

    12月31日消息,山水水泥今早公告,母公司山东山水在济南的总部发生了一宗暴力事件。山东山水前任董事陈学师连同一群黑帮成员于2015年12月27日强行闯入总部,破坏办公室内的财务,并袭击山东山水的雇员。[详细]

  • 獐子岛扇贝归去来事件

    獐子岛6月1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15年5月15日启动春季底播虾夷扇贝抽测活动,抽测涉及2012年、2013年、2014年底播未收获的海域160余万亩,共完成抽测点位75个,其中2012年底播未收获海域的点位18个,2013年底播未收获海域的点位37个,2014年底播未收获海域的点位20个。抽测调查结果显示,公司底播虾夷扇贝尚不存在减值的风险。[详细]

  • 中国动物保健:一卡车财务文件正本被盗

    2015年12月29日消息,据中国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hk,00940)公告称,公司一辆卡车装载有截至2014年12月31日止四个财政年度及本年度的本集团所有财务文件正本于中国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被盗。股份已于2015年3月30日上午九时正起在联交所暂停买卖,以待刊发2014年年度业绩。[详细]

  • 上海物贸铬矿离奇失踪事件

    A股再现奇闻。继獐子岛(002069.SZ)8亿元扇贝失踪之后,“连续四年虚增利润被罚”的上海物贸(600822.SH)价值5亿元的铬矿不翼而飞。 不过此次不是天灾,而是上海物贸的“管家”山西省绛县明迈特有限公司(下称“明迈特”),将30多万吨铬矿挪为己用。等到上海物贸11月30日发现之时,距离委托保管已有一年之久。 “你说可能吗?30多万吨矿要装100多个火车专列,不翼而飞要‘飞’多久?”12月1日,明迈特一位内部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上海物贸不知情的说法很难让人信服,其实是害怕承担责任。[详细]

  • 中超电缆紫砂壶迷局事件

    2015年5月23日,中超电缆(002471)发布公告,子公司向一名自然人购入了28把紫砂壶,代价为1.04亿元,交易目的是“适应公司业务发展需要,增强公司竞争能力”。消息一出,舆论哗然。 2015年5月25日,中超电缆再度公告,公司于5月23日收到深交所关注函,要求公司就上述交易的决策程序、定价依据等进行自查,尽快向深交所提交说明材料。对此,公司表示,将立即开展自查工作,并承诺尽快将自查结果报送深交所。[详细]

  • *ST博元中国好同学续命事件

    *ST博元于2015年5月28日起被暂停上市,当下正面临终止上市风险,但在2015年12月12日,突然“时来运转”。*ST博元公告称,已与自然人股东郑伟斌签署《资产捐赠协议》,郑伟斌将其持有的福建旷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95%的股权无偿捐赠给上市公司,福建旷宇股东全部权益评估值为9.04亿元,95%股权对应评估值高达8.59亿元。因不忍看到上市公司退市,董事长同学郑伟斌也被市场称为“中国好同学”!这起在A股史上罕见的小股东赠予上市公司大额资产事件不仅引起市场的“惊呼”,更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上交所此前已经分别在12月14日、17日发出问询函,要求公司解释相关疑问。[详细]

  • 上市公司更名转运事件

    5月10日晚间,上海多伦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多伦股份”:600696)发布公司更名公告,拟将公司名称变更为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匹凸匹”)。这次改名遭到上交所发函问询,要求多伦股份对改名进行专项风险提示。 近期,已有多家公司表示欲进入互联网金融领域而更改公司名称。[详细]

  • 上市公司的另类分红事件

    又到一年分红季,随着上市公司年报悉数出炉,“我能分多少?”又成为投资者关注的话题。历年来,分红少、融资多曾被认为是A股市场的一大顽疾,安全套、感冒药颗粒、艾滋病快速自检试剂、鸡尾酒等奇葩“分红”频频遭遇股民吐槽。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坚持“一毛不拔”的上市公司依然存在,但是其他上市公司即将慷慨派发的千亿级红包或可抚慰一下等待多时的股民。[详细]

行业评论
  • 这些年我们看到的奇葩年报

    近三年上市公司奇葩年报案例汇总:2014年 *ST博元会计主管称无法保证年报真实,泰达股份审计机构变更 财务数据"搬家";天目药业年审口水战 审计斥独董不专业,华策影视成"年报上传失败"首例;2012年 “万元”写成“元” 北大荒年报漏洞百出,ST宏盛承认年报不规范 重组公告矛盾。[详细]

  • “奇葩”财报并不“奇葩”

    作为上市公司的高管,公开表示不保证公司财报的真实性,这样的事情在上市公司中还是极为少见的。而且这种做法是明显违反《证券法》规定的。根据《证券法》第68条规定,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保证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因此,*ST博元高管的做法遭到了上交所的问询。[详细]

  • 细数那些香港上市公司的奇葩公告

    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市场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中国动物保健品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有审计师、财务总监等,众目睽睽之下竟然将5年的财务资料弄不见,很难让市场相信其真实性。而在连续出现两起财务文件失窃事件后,想必会有很多财务有问题的公司效仿此做法,未来很难杜绝这样的事件发生。[详细]

网友讨论
  • 税法史上最奇葩的断案逻辑

    第一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本条例规定的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为营业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营业税。 这公司收了补偿,但是,是提供劳务了,还是转让无形资产了,还是销售不动产了?都没有?那凭的啥征人家营业税? 啥?收的钱是为了补偿路费的,所以就是路费,按路费收营业税?[详细]

  • 也谈妖税的奇葩判例 土地增值税合并清算之争

    如果说在当下,哪一个税种的争议最大,恐怕绝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土地增值税。以至于有人把“土地增值税”戏称为“土地争执税”。2012年10月8日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维持”海口市地方税务局普通住宅与其他开发产品不得合并清算的行政处理。这一判决,也造成了涉案项目在土地增值税清算上“普通住宅巨额亏损”、“其他开发产品巨额增值”的结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