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会计人物正文
 

齐大庆:一名会计学教授的人文情怀(2)

来源:新浪   发布时间:2007-09-29  作者:待查   编辑:zlcx

阅读:6895  打印   RSS 字号:||
 一名会计学教授的人文情怀   ——访长江商学院副院长、会计学教授齐大庆博士
  海外生活:难忘的“8·15”

1990年8月15日对于齐大庆来说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日子,这一天他第一次出国,来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这一天发生的点点滴滴,即使过了15年,他依旧记忆犹新。他说:“进美国海关时,海关官员看了我的护照和签证之后,什么也没说,而是让我到旁边的一个屋子里等着,那屋子里坐着二三十个来自菲律宾等国家的人。”默默地坐了大概有三四个小时后,进来一位海关官员,说没问题,就让他过关了。虽然最终是过了关,但原本约好来接机的中国同学会的朋友等了两三个小时,一直不见其人影,以为是航班延误,早已离开。

初到夏威夷的齐大庆,怀揣着仅有的30美元,忐忑地坐上了一辆出租汽车。他一路上都在担心自己这点钱是否够付出租车钱,到了学校,计价器停在了27.5块上。付过车钱,齐大庆的兜里还剩下2.5块。这时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没吃午饭的他就在学校附近逛来逛去。这时,他发现了一家Burge King(快餐店),从没点过洋快餐的他边看别人点餐边学,当他发现了一款2.49元的套餐后,几乎倾其囊中所有,终于吃到了中饭。所幸的是,晚饭是在学校的中国同学那里解决的。这就是他记忆中第一个难忘的“8·15”。第二天,东方研究中心安排妥了一切,齐大庆在美国的留学生活开始步入了正轨。这一年的圣诞前夕,远在北京的妻子也来到了他的身边。

在夏威夷攻读MBA的两年中,有着三年自在记者经历的齐大庆被教授们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深深地吸引了。还是学生的他看到教授们不需要坐班,不需要朝九晚五,似乎是自己时间真正的主人。但后来真的成了教授之后,齐大庆才知道“教授其实有很多的压力”。

出于对教授职业的向往,他开始和相处比较好的教授聊天探讨这一话题,才知道在美国做教授一定要有博士学位。这时已是1991年的12月,申请就读博士已经有些晚了。恰好此时,密歇根大学一位到访的会计学教授,因为和齐大庆处得很好,邀请他师从于自己,于是齐大庆就只申请了密歇根大学。当时,妻子认为,只申请一所大学不保险,强烈要求他又申请了密执安州立大学。1992年是美国经济的一个调整期,当年博士毕业生找的工作不是特别好,密歇根大学商学院就将会计学博士的录取名额缩减了,于是他就去了妻子要求他额外申请的密执安州立大学。

转眼间,四年的博士学习结束了。1996年春天,齐大庆开始了在美国大学的求职面试。其间,刚面试过宾希?法尼亚州立大学、正准备去密歇根大学面试的齐大庆得到香港科技大学的面试邀请,很快就拿到了聘用通知。但是该大学当时施行的国与国不平等的聘用待遇使其非常不满意。他回忆说,“香港科技大学当时仍然保持着殖民地传统,给教授职位的待遇分两种,一种是给香港人、大陆人、台湾人,还有一种是给外国人,给外国人的待遇要比当地人好很多。”齐大庆觉得受到了歧视。正在这个时候,得知齐大庆在香港的香港中文大学会计学院也请他去面试,并很快也发出了聘用函。这时的香港科技大学已经取消了对当地人和外国人的差别待遇。考虑到学中国哲学的妻子喜欢在亚洲工作和生活,齐大庆最终选择去香港中文大学会计学院。到达香港的那天是1996年8月15日,这距离他初踏美国土地的1990年8月15日,整整六年。又是一个难忘的“8·15”。

事业梦想:渐行渐近

齐大庆在香港中文大学工作了整整六年。那段日子,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的管理学院里,聚集了很多国内去美国留学归来的博士,这个圈子里的人都互相熟识。有时坐在一起聊天,大家普遍觉得优秀的私立商学院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成长应该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中包括当时正在香港科技大学任教的项兵教授。回忆起大家促膝长谈、意气风发谈论成立商学院的往事,历历在目。他回忆道,“那时大家总觉得这是一个很遥远的梦想,因为大家都知道一个真正的优秀的私立的商学院是需要大量的资金的支持,虽然是好事,但却遥不可及。”

没想到,2001年底,齐大庆突然接到项兵教授的电话,说当初大家在香港的梦想有可能成为现实。他以为项教授在开玩笑,没想到项教授说,“现在是李嘉诚先生愿意捐资办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私立的商学院”,并邀请齐大庆一起参与。这时的项兵已经离开香港来到了北大,是北大EMBA和EDP项目的创办主任。于是,从2002年的春节过后,他就开始参加到长江商学院前期的筹备工作中。

采访中,齐大庆娓娓道来那段筹建长江的时光,充满了辛苦、喜悦、激动……当时,筹备小组只有项兵院长、齐大庆本人、Cascade、薛云奎教授以及项院长的助理杨洋五个人,筹备组借用了位于东方广场西三座五层的周凯旋基金会的一个办公室。大家每天聚在一起讨论、撰写长江商学院的章程、法律文件等等,“那是非常有意义、终生难忘的一段时光”。有一次,他和薛教授草拟上报教育部的文件,工作到很晚,两人在麦当劳买了汉堡后,就坐在君悦酒店前面高高的台阶上,看着过往的车水马龙和匆匆的行人,一边吃着麦当劳,一边讨论一些细节……那个场景已在他的记忆中定格。

齐大庆当时主要负责筹建的EMBA项目,完全是白手起家。为了让EMBA的宣传手册能吸引人,大家常常坐在一起不断讨论,字斟句酌。为了在宣传手册中加入首期班申请同学的入学感言,当时还在香港中文大学工作的齐大庆从香港到深圳,再从深圳坐直通车到广州,然后从广州坐出租车到顺德的格兰仕,到当时首期班申请学员、格兰仕公司总经理助理赵强那里索取他的入学感言。随后,他又马不停蹄地回到广州去索取首期班另外一位申请同学、易方达基金的董事长梁棠的感言和照片。当第一批EMBA宣传手册在香港印出之后,招生工作非常紧迫,等不及把宣传册从香港邮递到北京,齐大庆索性就扛着整整60公斤重的三箱手册从香港先到深圳,然后坐飞机将三箱宣传册带回北京。

回顾长江从诞生到成长的三年,齐大庆回味说,“其实我想长江的路和很多同学企业的路其实是差不多的,刚开始的时候可能都是一个似乎遥不可及的梦想,随着一些时间的推移,再加上一些有利的外部条件,梦想变成了一个可以为之奋斗的理想。长江的理想是成为世界最优秀的商学院,甚至说得更直接一点,成为世界前十名的商学院。这是一个理想,理想成为现实可能还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这和长江学员经营企业的经历很类似。”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更多关于 齐大庆 会计学教授 的新闻 关于 齐大庆 会计学教授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