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会计人物正文
 

告别吉通——一个“海归派”财务总监的6个月(2)

来源:经济观察报   发布时间:2002-03-08  作者:邢林池   编辑:admin

阅读:2790  打印   RSS 字号:||
  1月28日,在韩利收拾办公室物品准备离开吉通的时候,两个保安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此前一天,他还在与吉通的老总齐鸣秋商谈与其他电信企业合作事项,第二天就被公司以解聘的方式辞退。
  资历调查
     韩利任职3个月后,一场针对他资历、学历等方面的全面调查在吉通人力资源部展开。日前,吉通人事部副总长给记者提供了一套关于韩利盗历学历的调查结果。吉通人事部认为:韩利自己提供的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相关学历与在金光集团、固特异轮胎公司的工作资历并不存在,而他声称国际注册会计师资格也遭到吉通怀疑——吉通人事部通过互联网,并没有在注册会计师名单中检索到“Hanli”这样的名字。
     而在韩利方面,被吉通以资历问题解聘已经引起他的极大愤怒,吉通人事部背后的调查行为更被他认为是“行为卑鄙”。他承认自己的简历与存储在青岛某人才中心的国内档案不符合,但他在美国的学习工作经历在国外留有档案。
    吉通为什么会选择一个并不信任的人担任财务负责人?其人事部门仅仅将此归结为工作漏洞是否可信?如果吉通从一开始就怀疑韩利,那么,他不可能在吉通的财务部大刀阔斧有所作为。
     韩利则认为自己一开始是齐鸣秋的心腹,后来之所以被抛弃主要源自“海归派”经历与吉通作为国企企业文化方面的冲突。
     其他的原因还有:从吉通公司2001年下半年的发展趋势来看,由于即将合并,吉通将进入清盘结算阶段,进一步增资扩股的动力消失,因此韩利在融资方面的能力失去价值。
     但是,韩利曾经制定了“电信成本核算体系”——该方案受到其他电信公司老总的赏识,在未来合并后的公司格局中,他依然有作为财务主管的竞争优势。
     心情忧愤的韩利始终认为,作为国企,吉通内部复杂的人际关系与自己的个性难以相容,自己原则性的做事方式遭到某些同事的倾轧——他将之归结为吉通“独特的企业文化”。但实际上,韩利承认自己当初进入吉通,是抱着一种谦卑而收敛的心态,并没有给吉通管理体系带来多大冲击。然而,当他最后离开的时候,不少下属和同事对他唯恐避之不及。

原地划圈
    目前总部设置在北京西长安街88号首都时代广场的吉通公司下辖121个分公司,员工人数有2300人。
     2001年底,吉通进入合并前的财务审计程序。国务院大型企业工委和财政部分别派员对吉通资产进行审计,据记者了解,目前审计工作尚未完结。
    不管作何评价,吉通7年来不成功的发展确是事实。齐鸣秋在去年接受一些媒体采访时曾将吉通发展缓慢的原因归为政策与资金两个因素。实际上,吉通获得的政府支持并不比其他电信公司少,起码吉通以最小的资金规模而赢得了几乎所有电信业务的牌照,应应被视为政府给予的最大支持。
     在资金层面,吉通曾获得多次增资扩股的机会,但2000年这前,吉通基本上放弃了这些机会。
     关键的问题在于吉通定位不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电信研究者这样评价。但某位吉通前工作人员则认为管理层决策不当是主要原因:“他们根本不了解电信发展的基本趋势,比如,到2001年下半年还提什么IDC(数据中心)、服务器托管,这是1999年左右的热点。何况,以吉通的连接速度,能和网通、中国电信相比吗?”
     在重组的多事之秋,解聘财务总监也给吉通当前的财务审计带来阴影。“重组方案最终依靠谈判完成。”某位知情的电信研究者如是说。他对记者暗示:吉通7年道路的最终结论,将直接影响齐鸣秋本人在未来新网通格局中所占的位置。
     走到合并这一步,齐鸣秋将不再是一家独立电信公司的老总,7年努力宛如原地划了一个圈。

上一页 1 2
更多关于 吉通 海归 CFO 韩利 的新闻 关于 吉通 海归 CFO 韩利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