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澜, 曹文俊, 王晶莹)
访谈十四:为重大改革计划提供决策支持——访Eileen Morrissey(美国)
“没有财务知识,我不可能做到今天的层次。”
Eileen Morrissey是制药大亨默克(Merck)公司“Operational Excellence” 计划的第二负责人,具体的工作就是为该改革计划提供战略支持。“我们小组33位成员努力为默克经营中的各个流程提供更好的改进思路。
Morrissey说,“例如,如何提高收集和分析临床试验数据的速度?如何使用精益生产技术去降低存货?”
在制药业历处重大变革之际,Morrissey的角色无疑是十分关键的。“制药业正在经历一场变革。由于新的价格控制、行业中的兼并和激烈的竞争,我们必须找寻加更先进、更低廉、
和更迅捷的经营方式。” Morrissey强调。
Morrissey和她的小组为企业创造了价值。Morrissey举了一些例子。“我们与科研和营销小组合作,降低了临床试验的周期。从产品到商品的时间越短,对我们越好。我们还改变了分销程序,与批发商和零售商联系密切。我们是行业中第一个与批发商订立有偿服务合同的。”
Morrissey踏上会计生涯的方式十分直接。“我喜欢和数字打交道,也喜欢会计的逻辑。”
她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了4年,但那段时间并没有让她满意——“按审计流程发现公司账目中的问题,然后再转向另一个审计业务。我感到十分枯燥。我希望能解决问题。”
于是,Morrissey重返校园进修MBA课程,然后进入KPMG Peat Marwick从事咨询业。她形容道:“这是我酷爱的工作。总是有一个又一个的项目,自己总是在不断的分析和解决问题。”
80年代末,Morrissey开始接触作业管理法(Activity-Based Management)。1991年加入AlliedSignal后成立了公司的作业管理小组,为整个公司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她的概括是“基于财务的背景,又要跳出财务的框框。你还需要了解所有其他的经营活动,让整个流程跨越不同的活动,而且始终考虑成本因素。所以我们是处在全局战略之中。”
随后,AlliedSignal收购了Honeywell, Morrissey跳槽到默克。Morrissey非常庆幸自己总能够经历企业的变革。“我从来没有做过公司的会计或者管理者,但一直参与企业整体流程改进的工作。作为CPA,我并没有从事本专业。流程改进的工作风格是创新和充满竞争的。”
不可否认,她的会计背景对她的工作而言功不可没。“没有财务知识,我不可能做到今天的层次。人们总是会问‘这么做能帮公司节省多少?’作任何事我总会首先考虑对利润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如果缺乏这种专业敏感,其他人也许会觉得有挫败感。”
在会计的职业道德和企业利益最大化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矛盾。Morrissey坦言:“我也曾遇到过此类冲突,真是让人发疯。工作伊始我就很看重职业道德。我不想失去CPA执照。有一次在先前工作的会计师事务所里,一位员工向我报告他把周末的餐费算到客户的帐上,我十分生气把他拉到合伙人那,没想到合伙人对此竟无动于衷。我颇为心寒,这也是我离职的原因之一。”
在其他公司做的时候Morrissey亦不是一帆风顺。“有些公司采用两套体系,一些人需要诚信需要道德,另一些人则不用。在默克就不这样。我欣赏默克的整体诚信水平。在默克,诚信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任何可以通融之处。这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基础。”
和许多财务人员一样,Morrissey认为在职业发展中,实战远比上课有意义。“我在转型管理中学到很多东西,造就了自己的成功。我从来不留意那些所谓的课程培训。”
“注册会计师为企业增加了诚信和便利。现在公司里人们总爱咨询CPA的意见。企业已越来越重视注册会计师的作用。可是会计行业自己尚未意识到这一点,认为事务所的管理更重要。在行业里,我们的作用被低估了。”被问及如何提高会计师声誉时,Morrissey如是说。
Morrissey认为应该充分挖掘注册会计师在企业中的作用。 “当你在一线工作时,你起到的作用,比当一位审计员从CPA事务所进来偶尔播洒审计公正的粉末要更加了不起。真正能造成影响的人是在公司中的职业会计。”
“在企业中工作要比会计师事务所一年一次的审计影响更为深远。” Morrissey总结。
注:
1、 精益生产(Lean Manufacturing)——精,即不投入多余的生产要素,只是在适当的时间生产必要数量的市场急需产品(或下道工序急需的产品);益,即所有经营活动都要有益有效,具有经济性。精益生产虽然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九十年代末加入了柔性生产)已经成型,但现在仍然是制造业最佳的生产组织体系和方式之一。目的在于减少资源浪费和迅速应对市场。发源于丰田公司。
2、 作业管理法(Activity-based Management)——作业成本法(ABC法)就是以作业来作为确定分配间接费用的基础,引导管理人员将注意力集中在成本发生的原因及成本动因上,而不仅仅是关注成本计算结果本身。利用作业成本法改善一家公司的运营即为作业管理法。
校对:王晶莹
点此下载报告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