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中的几点感受
从一个刚出校门的学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员工,我想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对于财务人员的面试,我组织了很多,想就此谈谈我的感受,也许对将要走入社会的学弟、学妹们能有一点帮助。
1、通过求职表准确表达你自己
每次招聘中浏览应聘人员的申请表,总会发现诸多问题,比如字迹了草,也许是招聘的现场太过拥挤,许多表格的字都是龙飞凤舞,遇到这样的表格,你哪里还有心思继续看下去啊。也许这电脑用多了,不少同学连起码的字都写错了。好不容易碰到一张清晰的,可仔细一看,期望的年薪填了1000元,这位老弟把年薪当成了月薪,这要是给人开支票,还不得把企业给赔塌了啊。兴趣爱好填的是五花八门,什么唱歌、跑步、舞蹈,这些和工作不搭边的东西实在难以给人留下什么印象。一位老弟的求职业意向居然填了四五个,财务管理、人力资源、企业管理、计算机管理,如果真有这水平,创造财富的能力真是超过了盖茨,用人单位可不喜欢这样花花心思的求职者,再说,连校门都没出也不可能具备这么多的能力啊。
职位申请表是一个人应聘中的门面。要通过这有限的空间尽可能准确地传达最多的信息。首先字迹要工整,这是小学一年级就要求的功课了,要给人以整洁大方的感觉,否则就象一个人脸都没洗干净,怎么出去见人。其次,填表要看清项目,不要出现填错的内容,可以设想,连求职表都能填错的人,工作上会用心吗?第三兴趣要填写和求职意向有关的内容,一个老板是不关心他的会计人员是否擅长短跑的,还有一些模棱两可的爱好,比如擅长交际,实在传达不了什么信息。一切行动都要为思想服务,如果没有就不要强求,否则会弄巧成拙,冲淡了你要表达的主题。第四求职意向要专,不是说网撒的越大,打的鱼就越多,填多了反而给人用心不专、没有所长的印象,第一轮就被淘汰了。第五薪资要求不要与众不同。许多同学薪资要求离奇得高,对于一个没有实践经验的大学生工作能力和薪资应该差距不会很大,而且大多数公司对于新人都有相应的标准。薪资要求还是随大流的好,如果你真有能力,用不了多久,你的工资自然会涨上去的。当然薪资要求低也不见得有什么好处,并非所有的老板都喜欢廉价的劳动力,如果你的要求低,别人会误认为你能力不足。第六履历尽可能简单,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讲不会有很复杂的经历,所以履历也不要弄得很复杂,大可不必从幼儿园写起,密密麻麻写了一篇才到说到大学毕业。除非你有特殊的经历,比如跳级等等,来说明你的智力和努力超人的。
总之一切为目的服务,有助于表达你很适合这个工作的要多讲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少说,最好是不说,否则可能会使阅读者忽略了你的关键点。
2、把握面试机会
能参加面试,说明你已经胜了一局。接下来要把握面试的机会。
在面试中多数同学礼貌倒也周全,但有些僵硬做作,有的还涨红了脸,不知该说什么,也许他们太看重一次面试,也许是从来没有锻炼的机会。许多学财务的学生并不了解真正的财务,在他们的印象里,财务就是每天拨拉着几个数字,算来算去,颠三倒四。对于财会的知识体系也并不清晰,因为从他们历数所学过的课程就可以看出,学得并不扎实,连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的一些基本课程也丢了。多数的人还怕麻烦,不愿干一些简单的工作比如出纳,说最好是能从一些会计岗位做起,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连重复的工作都不做,有机会做创新的工作吗?哪一个单位会把一个重要的岗位交给一个生手,这需要一个过程。还有的同学说,更愿意做一些财务管理的工作。我说,你能阐述一下你理解的财务管理的大体内涵吗,可他答的东撤一片,西撤一片,竟然谈到了营销策划和人力资源,而真正的资金管理、成本控制并没有谈到,更别说在业务流程中贯穿财务的管理了。
实际上面试是一个检验应聘者能力、知识的过程,通过面试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脾气、基本功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面试时,首先要心情放松,太紧张了显得拘谨,发挥不出正常的水平。而且给人以不堪大用的感觉。无论这份工作对你多么重要,你都不能把他当作全部,否则会背上无形的枷锁。许多面试都是从一些轻松的话题开始,比如说家庭,学习,经历等等,虽然话题简单,但可以了解面试者深层次的一些东西。比如对学习的态度可能决定着其未来的发展潜力。家庭环境和个人经历对一个人的性格有很大的影响。其次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有系统地梳理,财务工作对条理性要求很高,一个优秀的学生应该对掌握的知识了如于胸。这样别人才会合理推断你能胜任将来的工作。第三要对所申请的公司和职位有所了解,有个初步的了解,双方才能很好地沟通,否则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进行面试,给人以饥不择食的感觉,会降低对你的信任度。第四做好长期准备。一个人的成长是经历由低到高的过程,只不过个人能力不同,各阶段时间长短可能有所差异。但你不可能一下子筑起空中楼阁,一个单位不会把一个新手任命为主管或经理,这就象把一客车的乘客交给一个刚拿到驾照的司机一样危险。所以不要惧怕基础、重复的工作,如果你足够用心,你会从中学到许多在学校里没有见过的知识。一个成熟的财务管理者需要十年的历练,是急不得的,需要对业务的环节了如指掌,需要把财务税务知识疏理成体系,需要学会如何沟通,如何管理,这一切都需要从最简单的一步步做起。
总之,许多同学对自己并没有清晰地认识,对所要进入的企业和从事的工作更是一无所知,象是在打一场无准备的战役。这也怪不得这些学生,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大学里学的只是从事财务工作的一些基本技能,并没有传授给学生对财务的整体的宏观的认识,以及如何将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如何进入这个社会,实际上这些比课堂上讲授的单纯的条款对一个人帮助更大。如果一个人足够用心,在校时就应该多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多阅读一些课外的书籍,你会发现除了课本还有更精彩的天地。
最后总结我的经验送同学们几个字:自信、踏实、思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