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求职参考正文
 

中国会计人才亟待国际化

来源:财会信报   发布时间:2006-04-17  作者:刘草茵   编辑:zlcx

阅读:5681  打印   RSS 字号:||

会计作为通用的商业语言,越来越受关注。尤其中国加入WTO以来,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因此,中国的注册会计师及普通会计人员,要面对越来越多的国际化的挑战。

AA:中国缺乏管理型的会计人员

最近,由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所做的一项调查表明,52%的被调查企业缺乏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

近几年,我国大中型企业不惜天价年薪,从海外和知名中介机构聘请高级财务人员做企业的财务总监等财务高管。国资委前不久在全球范围对外招聘的职位中,也是以财务高管职位居多。这一方面反映出国内企业正迅速与国际趋同,进而对事关企业发展大计的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战略要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国内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与企业尤其是大中型、外向型企业集团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脱节现象。

在AA于2005年末对关于财会人员技能的一项调查中。发现大多数财务经理人的职业技能仍局限于传统的会计核算、会计报表和税务处理等方面,而在内控、预算、投资融资、风险管理和信息管理等现代财务经理人应有的技能方面普遍不足。

“目前中国会计人员不少,但缺乏高层次、高素质与复合型人才。国内财会队伍现有1000万人左右,有高级职称的会计人才也有6万多人,但是高层次的,尤其是素质比较全面,既熟悉国际市场规则,又懂国内法律法规的人才严重不足。”AA大中华地区总监叶慧琍表示:“根据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至少急需35万名注册会计师,而目前实际具备从业资格的只有8万人左右,其中被国际认可的不足15%。而随着中国经济继续跨越式发展,未来高层次财会人员和国际注册会计师的需求缺口会越来越明显,中国急需更多与国际接轨、熟练掌握国际财会界游戏规则的高级人才。”

由于新准则的出台,中国会计市场培训方面的工作量不容低估。AA近些年来在中国已经培训了数千名掌握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会计师,但中国目前拥有135,000名注册会计师,要确保这些会计师在2007年以前全部掌握新准则要求的会计处理和披露方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澳洲会计师公会:国际化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澳洲会计师公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章海贤将中国会计人员的国际化问题分为三点:

从国家角度讲,经济日益全球化,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日益加快,经济管理人才需要国际化,会计人才作为经济管理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国际化进程具有更加实际的意义。

从企业角度讲,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在中国经济全球化、国际化的大形势下,企业的经营方针、内部管理等也必须转轨,从而企业会计人才也必须国际化。

从会计行业角度讲,中国的会计行业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与国际会计行业相比仍然有一定差距。新的形势下,中国的会计人员必须要有一定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提高整个会计行业人员的水平,使他们能够参与到国际人才竞争中去。

章海贤指出,如何适应国际化的要求,是会计人员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1、知识结构。中国的会计人员很多,但是真正具有管理能力、知识结构完善的高级会计人员占少数。

2、经验。派到海外工作、实习,是取得相应经验的良好途径,是扩大中国会计人员视野的有效的方式。在国际性的公司工作,对于达到国际化目标也有很大帮助。

3、语言。想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业务打交道需要国际语言。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中也把英语作为自选科目的考试范围。由此可见,英语对于会计人员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也是一种能力。

4、诚信。要走向国际化,诚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

章海贤提醒中国的会计人员,国际化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过于心急,要有耐心和毅力。同时,要了解自己,了解自身的实际需求是什么,了解在新的竞争环境下,需要哪些本领。善于发展自己、剖析自己,这样才能“对症下药,缺什么补什么”,因为需求是因人而异的。

同时,他指出,国际化并不是完全模仿外国学习,是一个各国相互学习和影响的过程,要从国情出发。我们在国际化进程中,要善于发扬中国本土的东西,坚持中国“特色”。

更多关于 求职参考 的新闻 关于 求职参考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