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9点钟的船从漓江的磨盘山码头出发,当地人说,到桂林旅游,3月份最合适,2月初的漓江,水还比较少,但依然清澈,山还不很绿,但有雾的笼罩,隐约间依然妩媚。百里漓江,百里画廊,奇峰倒影,碧水萦回,岚雾缭绕,若隐若现,风光迤逦,真是“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漓江风光中有三绝:九马画山,黄布滩倒影,兴坪风光。九马画山:“自古山如画,而今画如山。马图诚九首,奇物在人间”。黄布滩倒影:山上色彩斑斓的石纹,像一匹匹黄布倒映在水中,船行此处有“船在青山顶上行”之妙境。兴坪风光:江畔古镇,风光如画,似桃源仙境一般。
下午两点,我们到了“风光甲桂林”的阳朔,首先去了位于城南6公里的“天下山水”(似乎是遏龙河上),这里的自然风光更为迷人:河水清澈见底,两岸奇峰跌荡,翠竹葱郁,田野纵横,村庄错落,真可谓“翠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离“天下山水”不远的地方有一棵距今已有1500多年树龄的大榕树,它的树干要10多个人才能合围过来,枝叶茂盛,据说当年刘三姐曾在树下对歌。离大榕树不远的地方是月亮山,山顶上有个巨大的圆形孔洞,人从山下走过,你能经历从月出到月落、月圆到月缺的奇观。我们在月亮山下买了沙田柚,2块钱一只,这可是正宗的哦。这里的田里还种了很多橘子树,树上长满了黄澄澄的橘子,好看且很甜。
晚上去阳朔县城逛西街,据说外国人(也有台湾地区的人)在这里开了很多酒吧,晚上这里有很多外国佬,所以叫西街。西街其实很一般,那些房子和街道古不古今不今的,街上的小店有按外国风格装饰的门脸,更多的是我们自己的样子,感觉就像个大杂烩(也可以叫中西合璧吧,呵呵)。这里的啤酒鱼很多,还有莲子芝麻糊什么的,当然更多的是酒吧,是夜间消费的地方,所以我们这些白天活动的人在晚上8:30就离开了。
第三天继续在桂林市区游荡,从火车站做100路旅游观光车(其实就是双层BUS,上面那层顶棚去掉了)一路到底,然后慢悠悠地往回走。桂林市区沿漓江呈南北走向,长条形,最重要的一条马路就是中山路,其重要程度似深圳的深南大道。走了不多的时间,我们来到了虞山公园,据说这个地方是以前的政府所在地,民国时的桂系人物以及蒋介石都在这里居住过。公园里还有一个树龄4000年的古榕树,虽然它的树枝都死了,树干外表也死了,但它的“心”还是活的,因为树干顶部又长出了新叶,据说是这里的地气旺盛所致。虞山山顶上建有亭台,还有罗汉像,虞山又恰好像一块高高的扁扁的玉石,我们到达山顶的时候风又大,整个山似乎都在晃动,不由得我腿不发软,但我还是仔细地看了看眼底下的桂林:两江(漓江、桃花江)似玉带一般缠绕其间,流转蜿蜒;四湖(木龙湖、桂湖、榕湖、杉湖)如瑰丽的明珠镶嵌其中,碧如宝石;一座座山峰如雨后的竹笋一般平地拔地,四壁如削,一点不拖泥带水,奇峰罗列,气势万千,形成了桂林独特的地貌。
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两江四湖笼罩着金色的光辉;金银双塔,雄伟壮观;玻璃水晶桥,匠心独运;中心广场那可以记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人工大瀑布,气势恢弘……但这一切的美好,随着火车“呜……”的一声鸣叫,只能写在我的文字里、留在我的记忆中了。
